我的敏捷矛盾

现在越来越多的非研发岗位的领导、同事提到'敏捷',快速迭代-这个新的神谕响彻从业务到开发,从测试到运营的整个过程。有些时候无奈的发现,词汇是如此的贫乏,以至于我们用着相同的语调、相同的词汇,却描述着完全不相同的意思。

敏捷,这个被赋予了太多含义的词汇,我在这里不想引用敏捷宣言,因为说着这个词汇的人也许完全不知道或者不在意它。敏捷还被赋予了哪些有趣却有无奈的含义:

  • 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充分反映在我国人民的工作、生活、伦理、法制、思维的个个方面;它的朴素原理是尝试;行不行、好不好,试试就知道了。它的重要作用是替代了理性、逻辑、经验;当产品告诉我项目要敏捷的时候,我经常看到的是粗糙、想当然的业务流程、不明确的或者根本就没有的运营、操作规范;

  • 能用就行--当一个项目号称敏捷开发之后,产品定义是粗略的、需求分析是粗略的、设计省略、不考虑性能、不考虑系统容量、不考虑网络环境、单元测试省略;一切拜托测试保证能用就行,实在不行就先手工。这样的系统真的可以运行,临时手工很多时候就一直手工。这样还算是幸福的,为什么?请看下一条。

  • 优化似乎是不需要成本的--很多系统在无完整产品定义或者需求、无完整的设计文档、无运营手册及培训的情况下上线了,很快就收到了N个优化需求,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快速迭代的幌子下,各种优化就像免费的宣传品被排上了日程表;虽然逼迫开发人员都离职显然不符合大家的利益,所以工期仍然是可以商量的,但是每次商量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勉强够用;为了拼工期,很多时候是采用临时方案,造成的结果不言而喻。


通过上面的含义可以看出,使用这个词汇的潜台词是一致的:快速;至于能否迭代,也许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敏捷,含义,真实,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