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眼中的“袁承志”(以前的文章,这几天先充一下门面)

终于把《碧血剑》(以下简称《碧》)看完一遍了,我读《碧》的初衷只是在于读它的附篇《袁崇焕评传》。值得注意的是金庸说此书的主角是明末的忠臣袁崇焕,而并非他的儿子袁承志,但袁崇焕未出场,故补录《袁崇焕评传》一篇。曹正文认为该书的败笔也在于此。
 
《碧》一书确实不能说是金大侠的佳作,在我看来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树立了袁承志这样一个令人不爽的名义上的主角,他的性格中有张无忌的优柔寡断,也有慕容复的虚伪与假仁假义,还有不少的狡黠。譬如:他在对爱他的女孩的取舍上,始终是犹豫不决的,他既不肯背弃对温仪的承诺而舍弃温青青,又难以割舍对阿九的爱,甚至在对金龙帮的焦宛儿的问题上也是若即若离,搞的人家为避免袁承志背上负心薄幸的骂名,而主动向她的残疾的师哥提出成亲的要求。袁最终选择了温青青,虽然他最爱的是阿九,但是就是他骨子里的虚伪让他难以背弃给温仪的承诺去照顾青青一生,而他却害了阿九与焦宛儿一生,一个成了尼姑(《鹿鼎记》中的九难),一个委身给一个残疾人。唉,还是安小慧聪明,选了一个傻里傻气的崔希敏。(原来小慧早就看穿了袁承志^_^)
 
袁承志的失败还在于他的假仁假义,致使他不能被称为一个真正的“侠”,这一点在他与仙都派的闵子华和洞玄比武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青青见这个素来谨厚的大哥忽然大作狂态,却始终放不开,不大像样,要说几句笑话,也只能拾他大师哥的牙慧,不禁暗暗好笑。要知袁承志生平并未见过真正疏狂潇洒之人,这时想学金蛇郎君,其实三分像了大师哥黄真的滑稽突梯,另有三分,却学了当日在温家庄上所见吕七先生的傲慢自大。青青笑道:‘大哥,有人陪你捉迷藏,你倒快活,可没人陪我玩耍。我不如作一篇文章,也免得闲着无聊。’
袁承志笑道:‘好啊,作甚么文章呢?’洞玄喝道:‘小子,看剑!’青青笑道:‘有了,题目叫作‘金蛇使者剑戏两傻记’。’袁承志笑道:“题目不错,文章必是好的。’”
 
他这里分明不把人家放在眼里,虽然后来他解释这是为了让两人的剑招露出破绽,但是袁承志以上的做法未免太过分了。其实就是他一个人要出风头而故意为之。包括紧接着他向闵子华讨要大胜坊的魏国公旧宅,也尽显他的无礼与傲慢。
袁承志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他的名字,他的父亲是何等英雄,但他却不及他父亲的万分之一,真是愧对“承志”二字。他也率领众人打清兵,但是一群乌合之众是远不及袁崇焕的宁远精兵,就算有他父亲手下的良将的指挥,这些“江湖儿女”也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不听号令,随意乱打一气,与清兵展开了“江湖厮杀”。不过算是袁督师在天有灵,他们这样打也让他们胜了,可谓是天大的笑话!!!到了最后,他看到他一直支持的李自成军腐化堕落,义兄自杀,终于离开了中国,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离开之前还留下了一段狗屁不通的十六字誓言(不降鞑子,不投朝廷,不跟闯王,不害良民)来约束不肯随他出国的手下。终于他离开了中国,留下了阿九在藏边苦苦等他去找她,她自己却携了青青等一干人等去海外过逍遥的日子去了……
 
总而言之,读完《碧》让我很是不爽,袁承志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他甚至不及卑鄙的温氏五老,也及不上为爱而心理变态的何红药,自然就更攀不上《碧》的另两位主角:袁崇焕和金蛇郎君夏雪宜了。正如曹正文所说袁承志“实在丢男人的脸”。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金庸,碧血剑,袁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