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原载于《创新时代》7月刊
优酷网和土豆网在植树节共同宣布双方于3月11日签订最终协议,优酷和土豆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新公司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土豆网将退市。与之对应的是,不久之后,风行在线确认获得百视通3000万美元注资,后者成为风行第一大股东。类似业内合作还有很多,亦如百视通与CNTV成立合资公司,乐视网与土豆网成立版权采购合资公司。不仅仅视频网站如此,其他互联网行业也在近期演绎了并购风潮,盛大将边锋和浩方卖给浙报传媒,获得35亿元。紧接着,盛大又将吉胜科技以8000万元卖给顺网科技。而其他一些互联网企业如团购、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也在合作与并购上大做文章,互联网行业并购潮风起云涌,然而这真的能解决互联网目前遭遇的瓶颈吗?
土豆好吃难消化
导致并购潮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风险投资的减少,2012年,许多基金陷入募资困境,中国互联网公司也遭遇融资寒冬。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风险投资机构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投资额只有1.385亿美元,比上年投资的8.665亿美元骤降84%。
而互联网行业中,有太多需要输血和尚未找到盈利模式的产业,如视频网站、团购,以及看似一片光明却明显念歪了经的产业,如App研发、电子商务等,一旦风投的输血变少,血库告急,那结果将是哀鸿遍野。
团购站点的现状就足以说明一切,千团大战了两年,风险投资已经彻底对中国团购产业失望,失血的团购站开始大量消失。团购导航网站团800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国内团购网站共计3269家,相比2月蒸发掉357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更表示,国内数千家团购网站99%将会死掉,仅四五家已达到经营规模的团购网站最终将成市场主宰。
视频网站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现金流短缺的前提下,盈利又遥遥无期,一直是冤家对头的优酷和土豆也选择了联姻,但尽管两强联合之际,中国最大最强视频网站在两个网站合并之时成立了、但也在同时崩溃了,因为这是一次1+1=1的合并。
由始至终,在中国网民看来,优酷和土豆的区别就在于网站的底色不一样、LOGO不一致、区域设置有差别,但两者的核心即播放的视频则是大同小异。其实不光是优酷、土豆,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守纪律的少几部盗播片、不守纪律的则多几部盗播片,这样的差别让国内视频网站其实就是一个模子里的孪生兄弟,只是穿的衣服不同罢了。
“看似强强联合,其实两家在职能、模式、功能、效能上近乎一致,合并的结果只是一个资源的简单变大,对于整个公司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提高。”一位资深互联网人士如是说:“相反的,两家的诸多弊病却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成几何倍放大,盈利难题,庞大且重复的人员构成等等,都将成为并购之后的严重问题。”
显然,合并至今2个多月来,优酷土豆并没有新的举措,而其内部人员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示,公司一直在进行内务整理,部分员工还有些心慌慌,不知未来会如何。这颇为类似当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案例。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时曾为互联网用户描述了一个美妙的前景:电脑、电视、音乐、杂志以及电影等媒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用户共享。但实际上,合并后的公司在业务方面仍基本上表现为合并前的分割状态,极少有互相渗透的业务。
集体大并购之殇
互联网企业的并购行为其实在最近几年都一直在进行,特别是一些大公司的并购。盛大和酷六、新浪和分众等等,而研究机构汤森路透23日发布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报告。截至3月21日的数据显示,2012年迄今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总金额达338亿美元,共计571项并购,较2010年同期的458亿美元下降2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互联网相关并购案大幅增加,去年同期仅有9000多万美元的小额交易,今年其并购交易金额已跃升至37亿美元。主要由于阿里巴巴集团实现私有化而退出股市与优酷网收购土豆的两大案例。另外美国成为中企跨境收购的最大目标市场。
银根短缺是导致并购潮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原有投资者的套现需求。对于投资方来说,如非收购,则很难迅速退出。戈壁创投合伙人童伟亮表示,当企业发展不太容易找到商业模式形成营收规模时,并购也是一种很好的退出方式。
别说是视频、电商这些风险投资已经投入大笔资金并日趋灰心的传统互联网项目,就连移动互联网这样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新领域,投资者也在打退堂鼓。多家创投在2010-2011年展开的撒网捕鱼式投资,已经造就了一批融到A轮或B轮,但尚未找到商业模式距离上市退出遥遥无期的公司。这些创业公司的项目在资本吃紧、融资无望的现实上,只能寄希望通过高价并购实现投资人的成功退出。
然而并购的另一个后果是加速产业格局分化,依然以移动互联网这一领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易观国际分析师齐剑哲就指出,目前发生在移动互联网的复制和抄袭行为,已经超过了互联网,这对于处在二线地位的公司来说,无论是获取资本青睐还是高成本的移动互联网人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果新的资本引不进来,而又无人收购,很大一部分移动互联网公司将会活在“剃刀边缘”——面临被清理出局的危险。
然而并购并非万应灵药。太极创新管理专家,资深财经评论人孙虹钢就指出,互联网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企业并购后成功的概率只在30%左右。而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也一定是要完成基础体系的建设,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并购成功。
不并购,就会死;并购了,却没有强强联合,反而将原有的问题放大了许多,就像个换了病的人,并购就是药,不吃病情严重,吃了,却不能根治,只是暂时延缓病情,等待下一次大爆发。
除了并购还有什么路?
可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法子,却无法改变互联网产业的真正问题,即创新与发展难以兼容的难题。
摩根斯坦利4月发布报告称,在全部230万家中国网站里,目前只有40家网站成功IPO,比例为1/58000,目前不到4成中国互联网企业股价超过IPO发行价。大摩称,受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整合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总数在过去三年里已经缩水了30%,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的产业重组已经打造出中国网络的领军企业。
有了领军企业就意味着二三线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仅仅靠并购来简单相加也将难以解决最终问题。比如电子商务,在淘宝一家独大的前提下,当当、卓越、京东的日子已经过的有点难,去年最火爆的团购最先陷入裁员、拖欠商户欠款、拖欠广告费丑闻,大规模裁撤地方站和员工更为普遍,窝窝团、24券以及拉手网等曾遭遇此劫,甚至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赶集网也受困团购而卷入其中。团购黯淡未解,奢侈品网站接棒第二波电商困境,呼哈网关闭之后,走秀网、尚品网被传大规模裁员。其他类型电商网站也不例外,维棉网2月陷入裁员门并拖欠百万广告费。
要想走出困局,仅仅靠简单化的并购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深互联网评论人士谢文认为,企业打算并购时,首先要考虑所收购的公司必须符合收购企业的战略需要。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著名互联网专家吕本富也曾表示,新浪和分众的合并流产在意料之中,是因为双方业务合并前在战略上就并不统一,并且存在内在冲突,而非互补。
可除了并购还有什么路?尤其是二三线企业来说,要想突围,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特点,走一条别人无法简单模仿的互联网道路,可以通过小切口、精准营销、锁定特定消费人群等方式,进行垂直化运营,来取得在大而全的互联网一线企业夹缝中自在的小而美生活之路。其实这一样可以是从小而美走向巅峰之路,Facebook如此走过来、Hulu如此走过来,国内如淘宝在起始阶段也是如此走来,一些游戏公司也是如此走来,为何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