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端口选举的依据:1)比较到跟桥的开销,越小越好 2)转发跟桥(转发跟BPDU的被称为转发跟桥)的ID号 3)转发端口的ID号(优先级+编号)优先级默认为128
指定端口:转发跟桥BPDU的端口,在物理链路上选举(选举过程跟根端口选举一样)
最终,在网络中,有唯一的跟桥,在非根桥上有唯一的根端口,在每个网段中有唯一的指定端口。
阻塞端口:这个端口并非是关闭而是技术上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端口(落选端口)
根端口只能接收BPDU ,指定端口只能转发BPDU,阻塞端口也是只能接收BPDU
阻塞端口进行转换端口时:要进行阻塞(20s)侦听(15s)学习(15s)和转发
侦听:不能接收和发送用户数据,也不能学习MAC表,但能接收和处理BPDU
学习:不能接收和发送用户数据,但能接收MAC表,为数据转发做准备
拓扑变更:MAC表15后老化,默认300秒
1.直接故障 拥有阻塞端口的交换机能直接发现故障,所以阻塞时间为0s因此阻塞端口切换到转发状态要30秒。
2.间接故障 拥有阻塞端口的交换机不能直接发现故障,所以阻塞时间是20s因此阻塞端口切换转发状态要50s.
3.细微变化 MAC被快速老化 连接PC UP时对拓扑没有影响,可以启用fortfast,防止MAC表被快速清空。
sw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sw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 priority 8192
或者是
sw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
sw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 root secondary
查看的命令是:show spanning-tree vlan 1(2)
在接入层交换机上,不能是trunk接口上,在连接PC机的接口上可以配置如下命令使接入的PC机快速变成转发模式。
sw1(config)#int fa0/1
sw1(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fast
802.1W在802.1D的基础上做了重大改进,加快了收敛速度,减少了延迟。RSTP可以兼容STP
改进:1.减少了端口状态
丢弃(discarding)合并了802.1D的禁用,阻塞,监听状态
学习 转发
2.细分端口角色,快速的故障切换,
根端口;替代根端口 (主根端口,备用跟端口,出现故障立即切换)
指定端口 备用指定端口(通常不存在)
3.取消定时器,指定端口的选举采用协商机制
提议----同意(没有选出指定端口时,两个端口同时发送配置BPDU,优先级高的不做回应,优先级低的被迫同意对方为指定端口)协商时它的下一层链路会自动不接受数据
条件:端口类型为“点到点”全双工
4.拓扑并更后,MAC表立即被刷新。802.1D是15s后刷新
STP---->PVST STP增强---->PVST+ RSTP--->RSTP-PVST(用在思科中的叫法)
CST(公共生成树)不管多少个Vlan 都只有一个生成树
MST(多生成树)可以把多个Vlan加入一个组中,这个组叫实例,一个实例一个生成树 802.1s
一个Vlan就是一个生成树,如果一个企业有2000个Vlan的话,那么交换机的承载压力过大,但如果用CST的话,又无法形成负载均衡,所以现在就用MST
配置MST的命令是:先创建多个Vlan 都trunk模式
SW1(config)#spanning-tree mode mst 启用MST
SW1(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配置
SW1(config-mst)#name huang
SW1(config-mst)#revision 10 版本号
SW1(config-mst)#instance 1 创建实例(1-15)
SW1(config-mst)#instance 1 vlan 1-5
SW1(config-mst)#instance 2 vlan 6-10
SW1(config)#spanning-tree mst 1 priority 4096 SW1为实例1的主跟桥
SW1(config)#spanning-tree mst 2 priority 8192 SW1为实例2的备用跟桥
SW1(config)#end
SW2上配置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