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P(BSCI)读书笔记 第二章RIP

一、静态路由
     1. 什么时候最适合使用静态路由
�~ 链路的带宽较低(如拨号路由),不希望它们传输动态路由选择更新。
�~ 管理员想完全控制路由器使用的路由。
�~ 需要为动态路由提供一条备用路由。
�~ 前往只有一条路尽可以到达的网络(末节网络)是。
�~ 路由器不够强大,没有足够的 CPU 或内存资源来运行动态路由协议。
�~ 需要让路由器看来路又是一个直连网络。
 
 
 
  2 . 浮动静态路由
 仅当主路由不可用时才被加入到路由选择表中的静态路由,被称为浮动静态路由。
 实现:用 ip route后面的可选参数distance(配置成比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管理距离大即可)
 
 
 
二、按需路由(ODR
1.ODR 使用 Cisco CDP 协议来在分支(末节)路由器和中央路由器之间传输网络信息。与动态路由相比, ODR 提供 ip 路由选择信息的开销非常小;二与使用静态路由相比, ODR 的手工配置量更少。
2.ODR 只适用中央―分支拓扑。中央路由器需要获悉每台分支路由器链接的网络,二分支路由器只需一条指向中央路由器的默认路由。
3.ODR 报告子网(支持 VLSM
  4.CDP 使用组播方式发送更新。
5. 只要在中央路由器上适用全局配置命令 router odr 即可。
 
 
三、分类路由
RIPV1 为分类路由,发送的路由选择更新不包含子网掩码。
RIPV2  OSPF EIGRP IS-IS 和BGP属于无分类路由选择协议。
RIPv2 和EIGRP自动在网络边界进行汇总路由(比如A类和B类),OSPF不是这样。可以用no auto summary 关闭
 
四、IP 路由选择协议之比较
管理距离(越小,协议的可信度越高)
路由来源
管理距离
直连接口
0
使用出站配置的静态路由
0
使用下一跳地址配置的静态路由
1
EIGRP 汇总路由
5
外部 BGP
20
内部 EIGRP
90
IGRP 12.3 版本起不支持)
100
OSPF
110
Is-is
115
RIPv1 RIPv2
120
外部网关协议( EGP
140
ODR
160
外部 EIGRP
170
内部 BGP
200
未知
255
 
 
2. 比较路由选择协议
   IGRP EIGRP OSPF 都是运行在 IP 之上的传输层协议,而 RIP 和BGP都位于应用层中。(这里有点疑问)
路由选择协议
协议号
端口号
更新的可靠性
IGRP
尽力而为地传递
EIGRP
88
1-to-窗口
OSPF
89
1-to-窗口
RIP
UDP 520
尽力而为地传递
BGP
TCP 179
使用 TCP 窗口技术
 
注意: IS-IS 是一种网络层协议,不使用IP服务来传输其路由选择信息。 Isis 分组被直接封装到数据链路层帧中。
 
五.相关配置命令
基本配置命令
R1(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no ip domain lookup           
R1(config)#line console 0
R1(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Show ip protocols
Show ip route
Debug ip rip
Ip classless
Version 2
No auto-summary
Clear ip route *
接口配置命令
Ip summary-address rip network-number mask 指定网络和子网掩码,手工汇总
Ip rip send version 1 
Ip rip receive version 1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ip,静态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