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详解

Nginx 配置文件详解

 

user nginx ; 

#用户

 

worker_processes 8; 

#工作进程,根据硬件调整,大于等于cpu核数

 

error_log logs/nginx_error.log crit; 

#错误日志

 

pid logs/nginx.pid; 

#pid放置的位置

 

worker_rlimit_nofile 204800; 

#指定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描述符

这个指令是指当一个nginx进程打开的最多文件描述符数目,理论值应该是最多打开文

件数(ulimit -n)与nginx进程数相除,但是nginx分配请求并不是那么均匀,所以最好与ulimit -n 的值保持一致。 

现在在linux 2.6内核下开启文件打开数为65535,worker_rlimit_nofile就相应应该填写65535。

这是因为nginx调度时分配请求到进程并不是那么的均衡,所以假如填写10240,总并发量达到3-4万时就有进程可能超过10240了,这时会返回502错误。

 

events 

 

use epoll; 

#使用epoll的I/O 模型 

补充说明:

与apache相类,nginx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事件模型

A)标准事件模型

Select、poll属于标准事件模型,如果当前系统不存在更有效的方法,nginx会选择select或poll

B)高效事件模型 

Kqueue:使用于FreeBSD 4.1+, OpenBSD 2.9+, NetBSD 2.0 和 MacOS X.使用双处理器的MacOS X系统使用kqueue可能会造成内核崩溃。

Epoll:使用于Linux内核2.6版本及以后的系统。

/dev/poll:使用于Solaris 7 11/99+, HP/UX 11.22+ (eventport), IRIX 6.5.15+ 和 Tru64 UNIX 5.1A+。 

Eventport:使用于Solaris 10. 为了防止出现内核崩溃的问题, 有必要安装安全补丁

 

 

worker_connections 204800; 

#工作进程的最大连接数量,根据硬件调整,和前面工作进程配合起来用,尽量大,但是别把cpu跑到100%就行

每个进程允许的最多连接数,理论上每台nginx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数为worker_processes*worker_connections

 

keepalive_timeout 60; 

 

keepalive超时时间。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4k; 

 

客户端请求头部的缓冲区大小,这个可以根据你的系统分页大小来设置,一般一个请求头的大小不会超过1k,不过由于一般系统分页都要大于1k,所以这里设置为分页大小。

分页大小可以用命令getconf PAGESIZE 取得。 

[root@web001 ~]# getconf PAGESIZE 

4096

但也有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超过4k的情况,但是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该值必须设置为“系统分页大小”的整倍数。

 

open_file_cache max=65535 inactive=60s; 

 

这个将为打开文件指定缓存,默认是没有启用的,max指定缓存数量,建议和打开文件数一致,inactive是指经过多长时间文件没被请求后删除缓存。

 

open_file_cache_valid 80s; 

 

这个是指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缓存的有效信息。

 

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1; 

 

open_file_cache指令中的inactive参数时间内文件的最少使用次数,如果超过这个数字,文件描述符一直是在缓存中打开的,如上例,如果有一个文件在inactive时间内一次没被使用,它将被移除。

 

 

 

#设定http服务器,利用它的反向代理功能提供负载均衡支持

http 

include mime.types; 

#设定mime类型,类型由mime.type文件定义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ain '$host $status [$time_local] $remote_addr [$time_local] $request_uri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bytes_sent $request_time $sent_http_x_cache_hit'; 

log_format log404 '$status [$time_local] $remote_addr $host$request_uri $sent_http_location'; 

$remote_addr与$http_x_forwarded_for用以记录客户端的ip地址;

$remote_user:用来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time_local: 用来记录访问时间与时区;

$request: 用来记录请求的url与http协议;

$status: 用来记录请求状态;成功是200,

$body_bytes_s ent :记录发送给客户端文件主体内容大小;

$http_referer:用来记录从那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记录客户毒啊浏览器的相关信息;

通常web服务器放在反向代理的后面,这样就不能获取到客户的IP地址了,通过$remote_add拿到的IP地址是反向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反向代理服务器在转发请求的http头信息中,可以增加x_forwarded_for信息,用以记录原有客户端的IP地址和原来客户端的请求的服务器地址;

access_log /dev/null; 

#用了log_format指令设置了日志格式之后,需要用access_log指令指定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

# access_log /usr/local/nginx/logs/access_log main;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128; 

#保存服务器名字的hash表是由指令server_names_hash_max_size 和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所控制的。参数hash bucket size总是等于hash表的大小,并且是一路处理器缓存大小的倍数。在减少了在内存中的存取次数后,使在处理器中加速查找hash表键值成为可能。如果hash bucket size等于一路处理器缓存的大小,那么在查找键的时候,最坏的情况下在内存中查找的次数为2。第一次是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第二次是在存储单元中查找键 值。因此,如果Nginx给出需要增大hash max size 或 hash bucket size的提示,那么首要的是增大前一个参数的大小.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4k; 

客户端请求头部的缓冲区大小,这个可以根据你的系统分页大小来设置,一般一个请求的头部大小不会超过1k,不过由于一般系统分页都要大于1k,所以这里设置为分页大小。分页大小可以用命令getconf PAGESIZE取得。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8 128k; 

客户请求头缓冲大小
nginx默认会用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这个buffer来读取header值,如果

header过大,它会使用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来读取
如果设置过小HTTP头/Cookie过大 会报400 错误nginx 400 bad request
求行如果超过buffer,就会报HTTP 414错误(URI Too Long)
nginx接受最长的HTTP头部大小必须比其中一个buffer大,否则就会报400的

HTTP错误(Bad Request)。

open_file_cache max 102400

使用字段:http, server, location 这个指令指定缓存是否启用,如果启用,将记录文件以下信息: ・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大小信息和修改时间. ・存在的目录信息. ・在搜索文件过程中的错误信息 --没有这个文件,无法正确读取,参考open_file_cache_errors指令选项:
・max -指定缓存的最大数目,如果缓存溢出,最长使用过的文件(LRU)将被移除
例: open_file_cache max=1000 inactive=20s; open_file_cache_valid 30s; 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2; open_file_cache_errors on;

open_file_cache_errors
语法:open_file_cache_errors on | off 默认值:open_file_cache_errors off 使用字段:http, server, location 这个指令指定是否在搜索一个文件是记录cache错误.

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语法: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number 默认值: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1 使用字段:http, server, location 这个指令指定了在open_file_cache指令无效的参数中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使用的最小文件数,如果使用更大的值,文件描述符在cache中总是打开状态.
open_file_cache_valid

语法:open_file_cache_valid time 默认值:open_file_cache_valid 60 使用字段:http, server, location 这个指令指定了何时需要检查open_file_cache中缓存项目的有效信息.

 

client_max_body_size 300m; 

设定通过nginx上传文件的大小

 

sendfile on; 

#sendfile指令指定 nginx 是否调用sendfile 函数(zero copy 方式)来输出文件,
对于普通应用,必须设为on。
如果用来进行下载等应用磁盘IO重负载应用,可设置为off,以平衡磁盘与网络IO处理速度,降低系统uptime。

tcp_nopush on; 

此选项允许或禁止使用socke的TCP_CORK的选项,此选项仅在使用sendfile的时候使用

 

proxy_connect_timeout 90; 
#后端服务器连接的超时时间_发起握手等候响应超时时间

proxy_read_timeout 180; 

#连接成功后_等候后端服务器响应时间_其实已经进入后端的排队之中等候处理(也可以说是后端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时间)

proxy_send_timeout 180; 

#后端服务器数据回传时间_就是在规定时间之内后端服务器必须传完所有的数据

proxy_buffer_size 256k; 

#设置从被代理服务器读取的第一部分应答的缓冲区大小,通常情况下这部分应答中包含一个小的应答头,默认情况下这个值的大小为指令proxy_buffers中指定的一个缓冲区的大小,不过可以将其设置为更小

proxy_buffers 4 256k; 

#设置用于读取应答(来自被代理服务器)的缓冲区数目和大小,默认情况也为分页大小,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可能是4k或者8k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256k;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256k; 

#设置在写入proxy_temp_path时数据的大小,预防一个工作进程在传递文件时阻塞太长 

proxy_temp_path /data0/proxy_temp_dir;

#proxy_temp_path和proxy_cache_path指定的路径必须在同一分区
proxy_cache_path /data0/proxy_cache_dir levels=1:2 keys_zone=cache_one:200m inactive=1d max_size=30g;
#
设置内存缓存空间大小为200MB,1天没有被访问的内容自动清除,硬盘缓存空间大小为30GB。

keepalive_timeout 120; 

keepalive超时时间。

tcp_nodelay on;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512k;
如果把它设置为比较大的数值,例如256k,那么,无论使用firefox还是IE浏览器,来提交任意小于256k的图片,都很正常。如果注释该指令,使用默认的client_body_buffer_size设置,也就是操作系统页面大小的两倍,8k或者16k,问题就出现了。
无论使用firefox4.0还是IE8.0,提交一个比较大,200k左右的图片,都返回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错误

proxy_intercept_errors on; 

表示使nginx阻止HTTP应答代码为400或者更高的应答。 

 

upstream img_relay { 

server 127.0.0.1:8027; 

server 127.0.0.1:8028; 

server 127.0.0.1:8029; 

hash $request_uri; 

nginx的upstream目前支持4种方式的分配

1、轮询(默认)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2、weight
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例如:
upstream bakend {
server 192.168.0.14 weight=10;
server 192.168.0.15 weight=10;
}

2、ip_hash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
例如:
upstream bakend {
ip_hash;
server 192.168.0.14:88;
server 192.168.0.15:80;
}

3、fair(第三方)
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server1;
server server2;
fair;
}

4、url_hash(第三方)

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为缓存时比较有效。

例:在upstream中加入hash语句,server语句中不能写入weight等其他的参数,hash_method是使用的hash算法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squid1:3128;
server squid2:3128;
hash $request_uri;
hash_method crc32;
}

tips:

upstream bakend{#定义负载均衡设备的Ip及设备状态
ip_hash;
server 127.0.0.1:9090 down;
server 127.0.0.1:8080 weight=2;
server 127.0.0.1:6060;
server 127.0.0.1:7070 backup;
}
在需要使用负载均衡的server中增加
proxy_pass http://bakend/;

每个设备的状态设置为:
1.down表示单前的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
2.weight默认为1.weight越大,负载的权重就越大。
3.max_fails: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当超过最大次数时,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模块定义的错误
4.fail_timeout:max_fails次失败后,暂停的时间。
5.backup: 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机器down或者忙的时候,请求backup机器。所以这台机器压力会最轻。

nginx支持同时设置多组的负载均衡,用来给不用的server来使用。

client_body_in_file_only设置为On 可以讲client post过来的数据记录到文件中用来做debug
client_body_temp_path设置记录文件的目录 可以设置最多3层目录

location对URL进行匹配.可以进行重定向或者进行新的代理 负载均衡

 

server 

#配置虚拟机

listen 80; 

#配置监听端口

server_name image.***.com; 

#配置访问域名

location ~* \.(mp3|exe)$ { 

#对以“mp3或exe”结尾的地址进行负载均衡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request_uri; 

#设置被代理服务器的端口或套接字,以及URL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以上三行,目的是将代理服务器收到的用户的信息传到真实服务器上

location /face { 

if ($http_user_agent ~* "xnp") { 

rewrite ^(.*)$ http://211.151.188.190:8080/face.jpg redirect;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request_uri;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error_page 404 502 = @fetch; 

location @fetch { 

access_log /data/logs/face.log log404; 

#设定本服务器的访问日志

rewrite ^(.*)$ http://211.151.188.190:8080/face.jpg redirect; 

 

location /image { 

if ($http_user_agent ~* "xnp") { 

rewrite ^(.*)$ http://211.151.188.190:8080/face.jpg redirect;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request_uri;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error_page 404 502 = @fetch; 

location @fetch { 

access_log /data/logs/image.log log404; 

rewrite ^(.*)$ http://211.151.188.190:8080/face.jpg redirect; 

server 

listen 80; 

server_name *.***.com *.***.cn; 

location ~* \.(mp3|exe)$ {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request_uri;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location / { 

if ($http_user_agent ~* "xnp") { 

rewrite ^(.*)$ http://i1.***img.com/help/noimg.gif redirect;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request_uri;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error_page 404 http://i1.***img.com/help/noimg.gif; 

error_page 404 502 = @fetch; 

location @fetch { 

access_log /data/logs/baijiaqi.log log404; 

rewrite ^(.*)$ http://i1.***img.com/help/noimg.gif redirect; 

#access_log off; 

 

server 

listen 80; 

server_name *.***img.com; 

 

location ~* \.(mp3|exe)$ {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request_uri;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location / { 

if ($http_user_agent ~* "xnp") { 

rewrite ^(.*)$ http://i1.***img.com/help/noimg.gif;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request_uri;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error_page 404 http://i1.***img.com/help/noimg.gif; 

error_page 404 = @fetch; 

#access_log off; 

location @fetch { 

access_log /data/logs/baijiaqi.log log404; 

rewrite ^(.*)$ http://i1.***img.com/help/noimg.gif redirect; 

server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ngx-ha.***img.com; 

location /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off;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imgsrc1.***.net; 

root html;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com w.***.com; 

# access_log /usr/local/nginx/logs/access_log main; 

location / { 

rewrite ^(.*)$ http://www.***.com/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com w.*******.com; 

# access_log /usr/local/nginx/logs/access_log main; 

location / { 

rewrite ^(.*)$ http://www.*******.com/;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com; 

# access_log /usr/local/nginx/logs/access_log main; 

location / { 

rewrite ^(.*)$ http://www.******.com/; 

location /NginxStatus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on;
auth_basic "NginxStatus";
auth_basic_user_file conf/htpasswd;
}

#设定查看Nginx状态的地址

 

location ~ /\.ht {
deny all;
}

#禁止访问.htxxx文件

}

 

注释:变量

Ngx_http_core_module模块支持内置变量,他们的名字和apache的内置变量是一致的。

首先是说明客户请求title中的行,例如$http_user_agent,$http_cookie等等。

此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变量

$args此变量与请求行中的参数相等

$content_length等于请求行的“Content_Length”的值。

$content_type等同与请求头部的”Content_Type”的值

$document_root等同于当前请求的root指令指定的值

$document_uri与$uri一样

$host与请求头部中“Host”行指定的值或是request到达的server的名字(没有Host行)一样

$limit_rate允许限制的连接速率

$request_method等同于request的method,通常是“GET”或“POST”

$remote_addr客户端ip

$remote_port客户端port

$remote_user等同于用户名,由ngx_http_auth_basic_module认证

$request_filename当前请求的文件的路径名,由root或alias和URI request组合而成

$request_body_file

$request_uri含有参数的完整的初始URI

$query_string与$args一样

$sheeme http模式(http,https)尽在要求是评估例如

Rewrite ^(.+)$ $sheme://example.com$; Redirect;

$server_protocol等同于request的协议,使用“HTTP/或“HTTP/

$server_addr request到达的server的ip,一般获得此变量的值的目的是进行系统调用。为了避免系统调用,有必要在listen指令中指明ip,并使用bind参数。

$server_name请求到达的服务器名

$server_port请求到达的服务器的端口号

$uri等同于当前request中的URI,可不同于初始值,例如内部重定向时或使用index

NginxTomcat负载均衡实现session共享

以前的项目使用Nginx作为反向代理实现了多个Tomcat的负载均衡,为了实现多个Tomcat之间的session共享,使用了开源的Memcached-Session-Manager框架。

此框架的优势:

         1、支持Tomcat6和Tomcat7

          2、操作粘性或不黏性Session

          3、没有单点故障

          4、Tomcat的故障转移

          5、Memcached的故障转移

          6、可插拔的Session序列化

          7、支持异步保存Session

          8、Sessions发送到Memcached如果他确实修改了

          9、JMX管理和监控

步骤:

以下操作步骤的前提是你已经安装了,Tomcat和Memcached,和已经配置了Nginx的负载,

如果这些您都没做,请先安装和配置,这些网上有很多,不再多说。

       1、下载jar包

下载的jar有:

                     memcached-session-manager-1.5.1.jar, memcached-session-manager-tc6-1.5.1.jar, 

                jar包下载地址:http://code.google.com/p/memcached-session-manager/downloads/list

       2、把下载的jar包放到%TOMCAT_HOMT%\lib中。

       3、配置%TOMCAT_HOME%\config\context.xml

在Context.xml文件中加入

 

[html]view plaincopy

  1.             <Manager className="de.javakaffee.web.msm.MemcachedBackupSessionManager"  

  2. memcachedNodes="n1:localhost:11211,n2:localhost:11212"            

  3. requestUriIgnorePattern=".*\.(png|gif|jpg|css|js){1}quot;  

  4. sessionBackupAsync="false"  

  5. sessionBackupTimeout="1800000"  

  6. copyCollectionsForSerialization="false"  

  7. transcoderFactoryClass="de.javakaffee.web.msm.serializer.javolution.JavolutionTranscoderFactory"  

  8.  

  9.      />  

 

也可在server.xml配置文件的<Host>...<Host>中添加配置

 

[html]view plaincopy

  1.  

  2. <Context docBase="F:/tomcats/tomcat-7.0.2_2/webapps"  path= "/msm"  reloadable= "true"  >  

  3.       <Manager className="de.javakaffee.web.msm.MemcachedBackupSessionManager"  

  4. memcachedNodes="n1:localhost:11211,n2:localhost:11212"            

  5. requestUriIgnorePattern=".*\.(png|gif|jpg|css|js){1}quot;  

  6. sessionBackupAsync="false"  

  7. sessionBackupTimeout="1800000"  

  8. copyCollectionsForSerialization="false"  

  9. transcoderFactoryClass="de.javakaffee.web.msm.serializer.javolution.JavolutionTranscoderFactory"  

  10.  

  11. />  

  12. </Context>  

 

         4、启动Tomcat查看Session是否共享成功。

说明:

            1session存储到memchached实现方案时。他主要功能是修改tomcat的session存储机制,使之能够把session序列化存放到memcached中。

       2、Manager标签属性说明:

             className

此属性是必须的。

             memcachedNodes

此属性是必须的。这个属性必须包含你所有运行的memcached节点。每个节点的定义格式为<id>:<host>:<port>。

多个之间用空格或半角逗号隔开(如:memcachedNodes="n1:localhost:11211,n2:localhost:11212")。

如果你设置单个memcache节点<id>是可选的,所以它允许设置为<host>:<port>(memcachedNodes="localhost:11211")。

             failoverNodes

可选项,属性只能用在非粘连Session机制中。

此属性必须包含memcached节点的Id,此节点是Tomcat作为备份使用。多个之间用空格或逗号隔开

              memcachedProtocol

可选项,默认为text。出属性指明memcached使用的存储协议。只支持text或者binary。

              sticky 可选项,默认为true。

指定使用粘性的还是非粘性的Session机制。

              lockingMode 可选项,此属性只对非粘性Session有用,默认为none。

指定非粘性Session的锁定策略。他的只有

                        (1)、none:从来不加锁

                        (2)、all: 当请求时对Session锁定,直到请求结束

                        (3)、auto:对只读的request不加锁,对非只读的request加锁

                        (4)、uriPattern:<regexp>: 使用正则表达式来比较requestRUI + "?" + queryString来决定是否加锁,

             requestUriIgnorePattern  可选项

此属性是那些不能改备份Session的请求的正则表达式。如果像css,javascript,图片等静态文件被同一个Tomcat和同一个应用上下文来提供,这些

请求也会通过memcached-session-manager。但是这些请求在一个http会话中几乎没什么改变,所以他们没必要触发Session备份。所以那些静态文件

没必要触发Session备份,你就可以使用此属性定义。此属性必须符合java regex正则规范。

            sessionBackupAsync 可选项,默认true

指定Session是否应该被异步保存到Memcached中。 如果被设置为true,backupThreadCount设置起作用,如果设置false,通过sessionBackupTimeout

设置的过期时间起作用。

            backupThreadCount 可选项,默认为CPU内核数。

用来异步保存Session的线程数(如果sessionBackupAsync="true")。

            sessionBackupTimeout  可选项,默认100,单位毫秒

设置备份一个Session所用的时间,如果操作超过时间那么保存失败。此属性只在sessionBackupAsync="false"是起作用。默认100毫秒

            sessionAttributeFilter 可选项 从1.5.0版本有

此属性是用来控制Session中的那个属性值保存到Memcached中的正则表达式。郑则表达式被用来匹配Session中属性名称。如

                  sessionAttributeFilter="^(userName|sessionHistory)$" 指定了只有"userName"和"sessionHistory"属性保存到Memcached中。

依赖于选择的序列化策略。

            transcoderFactoryClass 可选,默认为 de.javakaffee.web.msm.JavaSerializationTranscoderFactory

此属性值是创建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保存到Memcached中的Session的编码转换器的工厂类名。这个指定的类必须实现了de.javakaffee.web.msm.TranscoderFactory

和提供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例如其他的有效的实现在其他packages/jars中提供如:msm-kryo-serializer,msm- xstrea-serializer和msm-javolution-serializer.

            copyCollectionsForSerialization 可选项,默认false。

            customConverter 可选项

 

            enableStatistics 可选项,默认true

用来指定是否进行统计。

            enabled 可选项,默认true

指定Session保存到Memcached中是否可用和是否可以通过JMX进行改变。只用于粘性Session。

更多说明请看:http://code.google.com/p/memcached-session-manager/wiki/SetupAndConfiguration

1) 不使用session,换作cookie

能把session改成cookie,就能避开session的一些弊端,在从前看的一本J2EE的书上,也指明在集群系统中不能用session,否则惹出祸端来就不好办。如果系统不复杂,就优先考虑能否将session去掉,改动起来非常麻烦的话,再用下面的办法。

2) 应用服务器自行实现共享

已知的,php可以用数据库或memcached来保存session,从而在php本身建立了一个session集群,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令 session保证稳定,即使某个节点有故障,session也不会丢失,适用于较为严格但请求量不高的场合。但是它的效率是不会很高的,不适用于对效率 要求高的场合。

以上两个办法都跟nginx没什么关系,下面来说说用nginx该如何处理:

3) ip_hash

nginx中的ip_hash技术能够将某个ip的请求定向到同一台后端,这样一来这个ip下的某个客户端和某个后端就能建立起稳固的session,ip_hash是在upstream配置中定义的: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27.0.0.1:8001;
server 127.0.0.1:8002;
ip_hash;
}

ip_hash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因为仅仅能用ip这个因子来分配后端,因此ip_hash是有缺陷的,不能在一些情况下使用:

1/ nginx不是最前端的服务器。ip_hash要求nginx一定是最前端的服务器,否则nginx得不到正确ip,就不能根据ip作hash。譬如使用 的是squid为最前端,那么nginx取ip时只能得到squid的服务器ip地址,用这个地址来作分流是肯定错乱的。

2/ nginx的后端还有其它方式的负载均衡。假如nginx后端又有其它负载均衡,将请求又通过另外的方式分流了,那么某个客户端的请求肯定不能定位到同一台session应用服务器上。这么算起来,nginx后端只能直接指向应用服务器,或者再搭一个squid,然后指向应用服务器。最好的办法是用 location作一次分流,将需要session的部分请求通过ip_hash分流,剩下的走其它后端去。

4) upstream_hash

为了解决ip_hash的一些问题,可以使用upstream_hash这个第三方模块,这个模块多数情况下是用作url_hash的,但是并不妨碍将它用来做session共享:

假如前端是squid,他会将ip加入x_forwarded_for这个http_header里,用upstream_hash可以用这个头做因子,将请求定向到指定的后端:

可见这篇文档:

http://www.oschina.net/discuss/thread/622

在文档中是使用$request_uri做因子,稍微改一下:

hash   $http_x_forwarded_for;

这样就改成了利用x_forwarded_for这个头作因子,在nginx新版本中可支持读取cookie值,所以也可以改成:

hash   $cookie_jsessionid;

假如在php中配置的session为无cookie方式,配合nginx自己的一个userid_module模块就可以用nginx自发一个cookie,可参见userid模块的英文文档:

http://wiki.nginx.org/NginxHttpUserIdModule

 

你可能感兴趣的:(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