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计算机世界报
5月22日,上海世博园中国艺术宫被一大片蓝色包裹了起来。几块巨大的显示屏上,写着“Windows Azure,由世纪互联运营”几个字,背景投射的蓝色光线充满了未来感。
当左侧的一块大屏突然打开,微软全球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面带微笑,从显示屏后走出来时,场下众多合作伙伴、用户代表,以及微软员工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微软的公有云平台Windows Azure正式在中国落地了。
“现在Windows Azure在中国已经满足了技术上和监管政策上的要求,终于可以成为第一个将公有云落地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到6月6日,中国用户将能开始注册由世纪互联运营的微软Windows Azure。”在宣布这个消息时,鲍尔默不时地摆动双手,表现得非常兴奋,因为,为了这个结果,微软已经努力了整整18个月。
据了解,2011年,微软首次和世纪互联接触,世纪互联所拥有的IDC执照、ISP执照等,都是微软公有云落地必不可少的东西,这让微软看到了希望。
不过,对微软来说,Windows Azure在中国落地只是一个开始――公有云来了,然后呢?所有人都在等微软的答案。
微软做“局”
2008年10月27日,前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Ray Ozzie在洛杉矶举行的专业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微软的云计算战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微软为云计算专门推出的平台Windows Azure――它被认为是继Windows NT之后,微软16年以来最重要的产品,关乎微软的未来。
从那时起,微软就开始为公有云市场布局了。
按照微软公布的数字,在全球范围内,Windows Azure正在按照微软的意愿顺利发展――目前Windows Azure已经覆盖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的用户,提供超过200项全球性云服务,已有20多万家付费企业用户。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Windows Azure为微软贡献了超过10亿美元营收。
但是,当Windows Azure在全球快速发展时,这里面却几乎没有来自中国市场的任何贡献。这成为鲍尔默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因为,只要Azure缺席一天,就意味着微软“云+端”的战略在中国市场永远不完整,而这个巨大的市场,是微软绝不肯放弃的。
2010年,微软在上海成立了云计算创新中心,不仅仅是像微软高层所说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服务,帮助政府、合作伙伴和客户提高竞争力,迎接全球市场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寻找Windows Azure入华的可能。
2011年中秋节,微软中国团队赴美国总部探讨Azure入华的问题,当参会的微软员工吃着月饼,畅想着Azure在中国落地的“团圆”,决定把推进Azure落地的计划命名为“月饼计划”。
此后,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和微软中国Windows Azure事业部总经理严治庆进入了18个月的紧张忙碌状态――见客户、寻找合作伙伴,与中国各地政府积极沟通。
“当时很多国外的著名公司也与世纪互联接触过,微软也是其中一个主动接触了世纪互联的。我们公司当然也非常乐意。”世纪互联总裁萧尚文告诉记者,“不过,在中国市场想跟微软合作的公司很多,有七、八家公司来竞争微软云的项目,谈判、竞标的过程长达18个月。”
直到2012年10月,微软才最终敲定,由世纪互联作为Azure在中国的运营实体。2012年11月1日,微软和世纪互联签署协议,将向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授权技术,由其在中国运营并提供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的服务。微软终于找到了突破政策监管的路径,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提供公有云服务的跨国企业。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5月22日Azure落地的发布会上,微软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由某一位负责的高管进行详细的介绍,而是在简单的开场白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用户。对此,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COO费高敦表示:“这样的设计,就是想突出Azure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云平台,让用户体现出技术的价值。此外,对于正在转型过程中的微软来说,我们必须强调,Azure平台不仅提供微软自己的云服务,同时还有一些第三方服务。”
抢得先机
对微软来说,5月22日的发布会很特别,不仅仅因为微软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在和竞争对手的赛跑中,微软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难得的先发优势。
尽管如此,在全球公有云市场,目前有20%的企业级用户使用微软的Windows Azure云服务,但71%的市场份额仍掌握在亚马逊的手中。尽管在过去6个月内,Azure的服务增长了48%,Forrester Research也乐观地认为一年内微软将占据35%的市场份额,但与亚马逊的距离仍然不可忽视。
而此前,2012年的最后几天,亚马逊云计算产品AWS中文网站就已经悄然上线,也因此,业内频传亚马逊公有云服务可能很快进入中国。
为此,能否抢得中国市场,将直接影响微软在公有云领域的话语权。据悉,Azure中国团队挑选了包括车联网、视频、游戏、ERP,甚至还有电影特效制作等在内的10个重要领域,在微软看来,如果能把这几个领域的生态系统搭建起来,那么就可以在中国占据非常大的市场。
而在中国市场,微软有着先天的优势。
“金蝶和微软的合作有必然也有偶然,偶然是因为金蝶在开放K/3 Cloud时,采用的是‘NET’技术架构,而这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选择和微软合作,做基于Windows Azure的公有云应用。”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雁飞谈起与Azure的渊源时说。
对此,计世资讯分析师曹宇杰表示:“这就是微软一个很大的优势。目前国内的SaaS应用不是基于.NET,就是用Java开发的。而对.NET架构的应用来讲,基本上可以说是被Azure平台锁定了。”他说,.NET应用可以平滑地迁移到Azure平台,但如果要迁移到其他平台,很可能要重写代码。
IDC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246.7亿元,其中在企业最需要的云服务类型中,平台即服务PaaS的需求占比最高,达到43%;其次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占比为36%。“而微软的强项正是在PaaS层面,相比亚马逊,Azure更加符合中国用户的口味。”业内人士称。另外,按照微软透露的数据,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超过一半已经使用Windows Azure平台。这些企业在中国的分公司也有可能成为快速转向Windows Azure的公司。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微软已经进入中国超过20年时间了,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生态圈,而围绕微软生态圈中的大量ISV也面临着向云计算转型的挑战。“ISV和微软的需求可以说是互补的,ISV可以通过Windows Azure便捷地开发、部署、拓展、管理Web应用程序,快速实现业务模式的变化;而微软也需要众多ISV转型为云应用服务商。”
“瘸腿”的精彩
据谢恩伟透露,微软在全球运营Azure的4年中,创造了一系列惊人的成绩:和亚马逊比,Windows Azure的增长率至少是它的两倍;Windows Azure有2650亿个认证,平均每秒约有1000万的活动目录在云平台上;从整个数据的运载来说,Azure有4万亿的存储对象,数据规模已经达到几百个PetaBytes,而且每6~9个月,存储量就会翻一番。
不过,对微软整体的“云+端”战略,或者说叫“设备+服务”战略而言,Azure的精彩并不足以弥补微软在终端上的缺失。
IDC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Windows Phone手机全球出货量为700万,虽然位列出货量第三,但仅有3.2%的市场份额,而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仍被安卓和iOS主导。而在中国市场,国内最大通讯连锁迪信通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进入5月后,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仅占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1%。
而另一方面,微软市场和财务主管Tami Reller在最近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了Windows 8操作系统失败,存在对零售人员缺乏培训、潜在顾客教育不足等问题。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一个Win8更新版,将对“核心元素”进行更改。
对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裁张亚勤表示:“我对我们的产品没那么担心,因为产品是可控的,新产品会不断补齐微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模块,无论是消费者产品还是企业级应用,都会有。但比起持续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并且将它们送到消费者手中,重新构建与这些产品相关的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他坦承,“如果哪件事让我晚上睡不着觉,那就是生态链的问题。”
张亚勤看来,在PC时代,微软有成熟健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拥有大批忠实的开发者,但进入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在微软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开发者转向了开源,“开发者原来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现在也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为了巩固对开发者的影响,2012年7月,微软还启动了对开发者的创业孵化器“微软云加速器”,为中国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导师资源以及计算资源,帮助他们把业务部署和迁移到云平台上。目前已经开展了两期项目,总共有30多家企业获得了微软的扶持。
在新业态下,苹果和Google是目前最成功的生态链,但它们都只占硬件或互联网的一个方面,而微软所要搭建的生态系统则大得多,不仅要有云,还必须有终端,因此,微软面临的挑战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