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器到驱动器的WD――硬盘巨头启示录之西数篇

WD(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公司创立的时间比希捷公司还早近10年,但作为硬盘驱动器供应商的历史可不算长。
1970年4月23日,一家名为General Digital(通用数字)的公司诞生了,其最初是一家MOS半导体测试设备制造商,在几个独立投资者和工业巨人Emerson Electric(艾默生公司)提供的启动资金的支持下,很快转变为专业半导体制造商。1971年7月,General Digital更名为Western Digital,并搬到加州的Newport Beach,很快推出其第一款产品WD1402A,也是第一个单芯片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
在1970年代早期,WD通过出售计算器芯片获得收入,到1975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计算器芯片制造商。然而,好景不长,19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及其最大的计算器客户Bowmar Instrument的破产改变了WD的幸福生活。1976年,WD宣布破产重组,随后Emerson撤回他们的支持并拥有了该公司。这一时期WD推出了几款划时代的产品,包括MCP-1600多芯片微码CPU(获DEC的小型机兼容微机系统LSI-11采用),以及一系列单芯片软驱控制器芯片,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款软驱控制器WD1771。
WD1771是WD进入数据存储工业的敲门砖,到1980年代初他们开始制造硬盘控制器,并于1981年推出了第一款单芯片ST-506控制器WD1010。1983年,WD赢得了为IBM PC/AT机提供硬盘控制器的合同,推出的WD1003后来成为ATA(俗称IDE)接口的基础。1985年,已成为PC硬盘控制器领导厂商的WD受Compaq之托,为IBM PC/AT兼容系统设计一个硬盘控制器接口控制芯片,由CDC以生产高容量硬盘著称的子公司MPI(1989年被希捷收购的Imprimis)在原CDC的Wren 2半高型5.25英寸硬盘驱动器基础上推出业界第一台ATA接口硬盘驱动器CDC 94204-074 WREN 2,于1986年随首台Compaq 386系统销售。
WD以半导体业务起家,原Logo中的图案即象征集成电路
1980年代中后期,WD也涉足图形卡(1986年收购Paradise)、核心逻辑芯片组(1987年收购Faraday)和网络市场。这些新业务都很不错(尤其Paradise生产的VGA卡是当时最好的图形卡之一),但存储相关的芯片和磁盘控制器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
  • 1986年,推出WD33C93单芯片SCSI接口,用于第一款16位总线主控SCSI控制器WD7000 "FASST";
  • 1987年,推出集成PC/AT软盘控制器电路的单芯片WD37C65,成为现代超级I/O芯片的始祖;
  • 1988年,推出第一款单芯片ATA硬盘控制器WD42C22 "Vanilla"。
1988年,WD收购了PC硬件制造商Tandon的硬盘驱动器生产资产,堪称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转折。合并后首款以WD的名义推出的产品是Centaur(半人马座,可见WD以星座命名产品的习惯由来已久)系列ATA和XT附属(也称XT IDE)驱动器。
后来的发展证明WD确属“未雨绸缪”。1991年,PC行业正经历从ST-506和ESDI驱动器向ATA和SCSI的转变,后两种驱动器上都集成了控制器,对硬盘控制器板的需求逐渐减少。这时WD推出了使用最新的嵌入式伺服和计算机化诊断系统的全新设计的Caviar驱动器,可以避免公司因为原来的主营业务萎缩而陷入困境。
Caviar的销售非常之好,于是WD开始处理其他业务部门:Paradise出售给飞利浦并就此消失,网络和软驱控制器部门转让给SMC,SCSI芯片业务被当时的市场领袖Adaptec获得。至此,WD彻底完成了从半导体公司到硬盘驱动器制造商的大“变身”。
虽然只是半路出家,但已经把所有的宝都押在硬盘驱动器上的WD希望能够在行业内有更大的作为,于是便积极推动硬盘驱动器尺寸规格的变革,力图借机打破旧秩序,建立有自己参与主导的新格局。WD先是与迈拓等厂商投入1.8英寸市场,后来又与JTS(JT Storage)合作开发3英寸的Portfolio驱动器,但当时基本没有对2.5英寸以下规格的需求,而3英寸也在与2.5英寸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不仅如此,WD提出的旨在利用硬盘驱动器加速ATA接口CD-ROM驱动器的SDX(Storage Data aCCeleration,存储数据加速)标准同样未获成功,真可谓“曾经的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3英寸的Portfolio家族从1996年10月底出货的1GB型号起步,1997年8月底还推出了双碟的2.1GB型号和同样采用MR磁头的6.4GB Caviar。不过Caviar驱动器从1995年起就受到了以昆腾为首的其他厂商新产品的围剿,技术上的优势逐渐被侵蚀,到这时已落在后面,质量也开始下降,那些惯于推荐WD驱动器的系统构建商和PC发烧友都转向以迈拓DiamondMax为代表的竞争产品,WD陷入全面的困境。
为挽回颓势,WD在1998年接受了IBM的帮助。双方在1998年5月4日宣布,计划达成一个广泛的硬盘驱动器部件供应和技术许可协议,WD由此获得使用包括GMR磁头在内的IBM技术和IBM生产设施的权利,于是便有了1999年上半年推出的Expert(专家)系列驱动器。这个办法见效很快,WD重新获得了媒体和用户的尊重,甚至经受住了2000年因马达驱动芯片品质问题导致的驱动器召回的考验。WD随后摆脱了对IBM的依赖。
WD公司的新Logo,突出WD这一缩写,但2004年才更换似乎太晚了点
在2000年前后,硬盘驱动器制造商中兴起了一股向相关领域扩展的风潮,纷纷推出NAS存储设备,譬如迈拓MaxAttach和昆腾的Snap Server。WD则走得更远――不仅有Connex,还开发了非常出色的SAN(存储区域网)管理软件SANavigator。不过,他们很快意识到这将与自己的客户构成竞争,于是纷纷收手,WD在2001年第三季度将Connex和SANavigator分别出售给原属昆腾公司的NAS制造商Snap Appliance和著名的FC SAN交换机供应商McDATA,紧接着在第四季度收购了刚退出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市场不久的富士通(Fujitsu)的泰国工厂,专注于核心业务。
得益于丰富的ATA硬盘控制器设计经验,WD的ATA硬盘驱动器通常具有非常出色的性能,而SCSI硬盘驱动器却一直没有很好的表现,最终在2000年左右退出市场。2003年2月WD重新推出10000RPM硬盘驱动器(即Raptor),所采用的接口却是Serial ATA而非SCSI,不与希捷等厂商在高端争锋。不过,为了掌握磁头技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竞争,WD公司在2003年7月以大约954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破产的磁头制造商Read-Rite公司的全部资产。
独特的发展史决定了磁头、盘片、马达等头盘组件(HDA,Head Disk Assembly,与PCBA共同构成现代硬盘驱动器)技术并非WD之所长,因此该公司非常明智地采取跟随策略,很少充当“出头鸟”,而是待技术成熟后再迅速投入,通过大量生产抢占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研发负担不重,风险较小,缺点是利润也不高,与一直大力提倡“垂直整合”的希捷形成鲜明对比(相关数据可参考《里面的世界很精彩――硬盘构造再揭秘》一文)。此外,WD的产品线单一,主要靠低利润的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谋生”,这种模式通常被认为难以长久,曾经的“同类”迈拓便通过与昆腾的硬盘驱动器业务合并与之“划清界限”,而非独立身份的三星则不具可比性。
WD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可能被收购”的传闻中。特别是近几年来,每逢独立硬盘驱动器供应商发生并购,WD就会成为下一个被收购的“首选对象”:迈拓联姻昆腾刚刚尘埃落定,便有消息说富士通有意收购WD,直到富士通退出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市场并将泰国工厂卖给WD,才不攻自破;希捷收购迈拓尚未完成,又有好事者推测三星将要收购WD,以达成在2007年成为最大的硬盘驱动器制造商之一的目标。
希捷之所以会收购产品线高度重合的迈拓,主要原因是后者长期亏损,市值一度低于12亿美元,高管和股东们急于脱手,19亿美元成交比较划算。WD虽然产品线单一,盈利状况却非常好,今年以来市值基本稳定在40亿美元左右,很难想象该公司的股东们能够接受60亿美元以下的交易。再者说,三星集团错过互补性很好且十分便宜的迈拓(如果确实有意扩大硬盘驱动器业务的话),却要把WD当作“后悔药”来吃,难道是《大腕》中李诚儒的粉丝不成?WD不是没可能卖,三星也不是没可能买,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双方坐到一起“谈婚论嫁”的几率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wd,西部数据,Read-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