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996 930 65 0 34 208 -/+ buffers/cache: 688 308 Swap: 1023 90 933
这个经常执行的命令,你明白其中具体的含义吗:
简单来说,buffer是即将要被写入磁盘的,而cache是被从磁盘中读出来的。,
1. Cache:缓存区,是高速缓存,是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的容量较小但速度很快的存储器,因为CPU的速度远远高于主内存的速度,CPU从内存中读取数据需等待很长的时间,而 Cache保存着CPU刚用过的数据或循环使用的部分数据,这时从Cache中读取数据会更快,减少了CPU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Cache并不是缓存文件的,而是缓存块的(块是I/O读写最小的单元);Cache一般会用在I/O请求上,如果多个进程要访问某个文件,可以把此文件读入Cache中,这样下一个进程获取CPU控制权并访问此文件直接从Cache读取,提高系统性能。
2. Buffer:缓冲区,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通过buffer可以减少进程间通信需要等待的时间,当存储速度快的设备与存储速度慢的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储慢的数据先把数据存放到buffer,达到一定程度存储快的设备再读取buffer的数据,在此期间存储快的设备CPU可以干其他的事情。
Buffer:一般是用在写入磁盘的,例如:某个进程要求多个字段被读入,当所有要求的字段被读入之前
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所以在Linux系统中有这么一种思想,内存不用白不用,因此它尽可能的cache和buffer一些数据,以方便下次使用。但实际上这些内存也是可以立刻拿来使用的。
最后是swap,我们的内存没有用尽,这时已经使用了90M的swap。为什么?
linux系统每过一定时间就会唤醒kswapd进程,看看内存是否紧张,如果不紧张,则睡眠,在kswapd中,有2个阀值,pages_hige和pages_low,当空闲内存页的数量低于pages_low的时候,kswapd进程就会扫描内存并且每次释放出32个free pages,直到free page的数量到达pages_high.
linux在负载比较大(内存很紧张)的时候一般会看到这样的两个进程kswapd0和kswapd1,如果这个进程占用系统资源很多,尤其是在rac环境会引起系统的宕机,如果这个进程占用资源非常高,那就要考虑优化系统,或添加硬件资源。
Linux 会使用硬盘的一部分做为 Swap 分区,用来进行进程调度�C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C把当前不用的进程调成‘等待(standby)’,甚至‘睡眠(sleep)’,一旦要用,再调成‘活动(active)’,睡眠的进程就会在 Swap 分区,把内存空出来让给‘活动’的进程。
如果内存够大,应当告诉 Linux 不必太多的使用 Swap 分区,可以通过修改 swappiness 的参数来设置。swappiness=0 的时候表示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内存,然后才是 Swap 空间,swappiness=100 的时候表示积极的使用 Swap 分区,并且把内存上的数据及时的搬运到 Swap 空间里面。
在 CentOS 中,swappiness 的默认值是60。
通过以下命令可以看到: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60
我们可以调整 swappiness 的值到一个合适的参数,从而达到最优化使用 Swap 的目的。这里我们将其设为10。
使用 sysctl 命令:
#sysctl vm.swappiness=10 或者 #echo 0 > /proc/sys/vm/swappiness
但是这只是临时性的修改,在你重启系统后会恢复默认的60,要永久设置,还需要在 vim 中修改sysctl.conf:
#vi /etc/sysctl.conf 在这个文档的最后加上这样一行: # Search for the vm.swappiness setting. Uncomment and change it as necessary. vm.swappiness=10
这样一来,Swap 分区重启后都会生效了。
另外讲一下linux如何获取内存等信息的:/proc目录为我们提供了所有的信息,实际上top等工具也通过这里来获取相应的信息。
# cat /proc/mem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