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漫谈

中秋节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中秋节如约来临。深邃夜空中那一轮皓月,给人无尽的遐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美丽的神话传说,更令人浮想联翩。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在秋季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国古代历法把处在秋季是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称“仲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夏官·大司马》,而据中国最早的岁时专著《荆楚岁时记》所载,在南北朝时还没有“中秋节”的概念,中秋成为节日大概在隋唐之时。

  佳节中秋,圆月当空,令人想起那些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是最动人的传说。汉代《淮南子》最早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汉代张衡的《灵宪》也记有此事:“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上古传说中嫦娥被罚化身蟾蜍,终日捣药,在月宫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这故事到六朝发生了变化,六朝宋谢庄《月赋》有“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的诗句,可见嫦娥已不再是捣药的蟾蜍,而是置身于天帝宫廷中的素娥。

  后代的文人墨客渐渐地把月亮地温柔美丽、恬静可爱想像成嫦娥的形象,嫦娥化蟾的传说便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蟾蜍捣药也变成了玉兔捣药。于是民间出现一种供玩耍的“兔儿爷”。“兔儿爷”用泥土做成,肥耳着色,有些还描金。粉白色兔脸,穿金黄色盔甲,身披战袍,左手抱臼,右手拿杵,背插伞或旗帜,底座为虎、鹿或莲花等。成品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惹人喜爱。

  唐代诗人李白《古朗月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关于月亮的种种引人胜的传说: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去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则演绎出吴刚伐桂的故事:“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砍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因此后人又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月宫为桂宫,科举中第喻为“折桂”,“蟾宫折桂”,并演化出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

  祭月赏月,是人们在中秋节举行的隆重的庆祝活动。古制就有春季早晨祭日,秋季夜晚祭月的礼制。赏月风俗于汉代形成,相传汉武帝曾建造“俯月台”用来赏月,名叫“眺蟾”,俯月台下又有“影娥池”,来映现台上宫娥嫔妃和天上的明月,影入池中生动如画,似仙女在赏弄明月,这便是赏月、玩月之始,流传到唐代已蔚然成风。据载中秋之夜,唐玄宗与杨贵妃临太液池望月,还盛会“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夜游月宫时所得天上名曲,有诗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赏月最盛的是宋代,《梦梁录》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时金风送爽,银蟾满光,王孙公子,富家闺室,莫不登楼玩月,琴瑟铿锵,举杯高歌,竟夕欢乐。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皇家为祭月修建的。晚间庭院设案,放置芋头、柚子、柿子、香蕉、花生、菱角、藕等时令果品及清茶、素油、酒、月饼等于桌案,焚香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喝边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除了拜月赏月,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江苏有“走月亮”,广东有“竖中秋”、山东有“唱月饼”,陕西有“赏桂花”等习俗。中国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更为热闹有趣,台湾的阿美族,在中秋举行为期七天的“中秋半年祭”,最后一天是最热闹的掷“状元饼”的活动。八月十六,壮族年轻人往往通过中秋吃米糕的形式寻找终身伴侣。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在中秋举办歌圩,青年男女趁机选择意中人。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宋代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因此,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月饼也称为“团圆饼”。古往今来,多少客居异乡的游子,以明月来寄托思乡之情。如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秋的供月物品除了月饼之外,其他瓜果之类也都讲究圆满之意。边赏月边品尝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节日的习俗。

  关于月饼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唐代。唐高祖李渊和群臣欢度中秋时,手里拿着吐蕃商人所献的精美雅致的圆饼,指着天上的明月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随即分圆饼于群臣。《洛中见闻》则载:唐僖宗中秋吃月饼之时,正值新科进士曲江宴饮,于是便命用红绫包着月饼赐给进士们。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书中描绘“月饼”,当时只是菱花饼一样的食品。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的文献就多了。清袁枚《随园食单》记有月饼的做法。近代以来,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美考究,饼面上印有“嫦娥奔月”、“西施醉月”、“银河夜月”或福、禄、寿、禧等吉祥图案,月饼的用料与风格蔚为大观。如今有京式、广式、苏式、滇式等风格各异的月饼,饼馅也甜、咸、荤、素一应俱全,大致可分酥皮、硬皮、外提浆三大类。苏东坡在一首诗中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对月饼的形状和成分作了描绘。如今,月饼已成为大众喜爱的节日食品,百吃不厌。中秋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此时瓜果成熟,西瓜、香瓜、哈密瓜、葡萄、石榴、枣子等应有尽有,所以老北京人又称中秋节为“果子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中秋,月饼,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