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论”,还是少鼓吹的好


昨天,2015IT领袖峰会在深圳开幕,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互联网高端对话峰会,历来受到媒体和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关注。加上今年政府报告中首次写入的“互联网+”内容,这次峰会更是备受国人关注。

今年IT领袖峰会开幕环节的高端对话主题为“未来―下一个风口在哪儿”,对于这样 的讨论主题,何玺认为以后还是少一些为好。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在鼓吹投机,讨论越多,只会让人越浮躁。

正如百度CEO在峰会上对“风口论”的炮轰一样“我觉得风口论包括猪论是充满了投机思维的方向,所以我很不认可去探讨这个东西。因为大家都想找捷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话其实挺危险的,整个社会不应该鼓励大家去找这种捷径。包括元庆、Pony和吴鹰讲的,整个中国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GDP连续这么多年快速成长,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整体来说都是很幸运的,所以不用找风口。我从2000年回国到现在,这15年来时时都处在风口中,吹得我难受,各种各样的机会。让我焦虑的是什么能够不做,而不是还有哪些可以做。我只有回答什么不做,我才能够真正聚焦,把真正适合我的东西做好。

刚才我们讲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加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做出很多花样了。即使你过去跟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做得是最传统的产业,今天从你自己产业的角度来看,你怎么能做得更好,你一定还会想到互联网,一定还会用互联网的手段,用这些手段一定能做出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踏踏实实做,很可能做得越来越成功。如果想天天跟风,互联网金融热就做互联网金融,O2O热就做O2O,医疗跟互联网结合就转去做医疗,这样是不行的。其实每一个领域,因为中国市场大,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多竞争对手,很多人,你看到的机会大家也都看到了。马云看到了机会,Pony看到了机会,我看到了机会,我们看到的都差不多的。我讲连接人和服务,Pony也讲人和服务。云计算、人工智能,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不是说你看到了这个方向就可以成功,不是说你站在这什么都不干就飞起来了。这个思维方式我觉得真的不能去鼓励,应该说我现在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要想把这件事情做成,我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努力,用什么样的手段。

我创业这么多年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很多我不擅长的事最后也勉勉强强做成了,比如说管理,比如说跟人打交道,我是做工程师的,我可能更擅长写程序,产品的功能更愿意去讨论。可是你做CEO要跟人打交道,你要去管理越来越多的人。我在创业板前一个人都没有管过,现在公司4万多人。很多时候我并不喜欢跟别人谈工资高不高,谈机会,但我真的太想把这件事做成了,我为了做成这件事什么都愿意干。所以慢慢很多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我觉得用这样的心态,可能原来不擅长的事做成了,如果你的心态是哪有风口就到哪待着去,到那待的人实在太多了,你什么都不干一会儿就被人挤跑了。所以要看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是不是能坚持很多年一直做下去。”

作为一个严谨踏实的工科男,李彦宏对“风口论”的炮轰很正常,毕竟投机并非人人都能赢。

自从雷军的小米手机做成以来,一股雷军风席卷国内互联网,再从互联网席卷各行业。多少年轻人,感觉忽然获得了能够快速致富发家的秘笈,纷纷陷身其中不自知。

君不见,现在遍地的“互联网思维”,遍地的“风口论”,卖面膜的用的是互联网思维,卖肉夹馍的也是互联网思维,卖牛肉面的也是互联网思维......当然,这些都是看得见的互联网思维。

后面还有多少看不见的“互联网思维”项目,或是未开始就已夭折,或是有开始但过得并不那么如意。

不可否认,雷军的小米是成功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雷军小米的成功刺激了中国互联网思维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和发挥,但是很多人忘了雷军只是个体,他的成功与自身拥有的经验和资源是密不可分的,缺少了雷军的经验和资源,想要在其他行业复制小米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玺想说的是,IT领袖峰会的召开是好事,特别是在“互联网+”写入政府报告的首 年,国人需要IT领袖引导了解互联网、学习思考互联网、用好互联网。但互联网+的实现需要国人踏实做事,做自己擅长的事,与互联网融合一起做事。

不功利,不浮躁、讲干货,这才是IT领袖峰会应该干的事情。

“风口论”,还是少鼓吹一些的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百度,一代人,IT领袖峰会,中国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