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企业机房设计(下)

接上文:完整的企业机房设计(中)
. 消防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包括智能火灾报警控制主机,用于集中报警及控制。
消防控制中心外围报警及控制包括光电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组合控制器和气瓶等。  
采用 FM200 气体灭火系统,设置烟感及温感。当有火情时,烟感报警,同时室内声光讯响器报警,保护区内人员开始疏散,当温感报警 30 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喷气,同时保护区门口的放气指示灯点亮,警告人员不得入内。如在火情时,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可通过保护区门口的紧急起停按钮,手动按下进行人工放气。如出现误报警状态,也可通过该按钮,停止向保护区放气。
参考规范
  FM20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 防雷系统  
1. 防雷工程
(1) 雷电损害电子设备的途径
直击雷:
闪电直接击中架空在野外或山上的电源线,电话线或天线上,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线缆融化,设备的元器件烧焦,炸裂,雷电高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感应雷:
在雷电放电过程中,无论是云对云、云对地之间放电都将产生强大的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在临近的架空线路、接地线路和导体上产生感应过电流和过电压,当耦合到电子设备上时,可直接击毁设备。这种由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感应雷。感应雷一般没有直击雷那麽猛烈,但因其是通过静电感应和磁感应产生作用,故可在较大范围内多个局部同时发生雷灾。感应雷发生的概率大大多于直击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常因动力线,网络通讯线感应过压或过流而损坏,故对计算机类设备而言,感应雷的危害往往大于直击雷。
雷电反击:
当前建筑接闪器(避雷针、网,带)接闪雷电时,在强大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网泄放大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分立接地及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于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坏最为严重。 
2 )线路防雷
1 )在动力室电源线总配电盘上安装并联式专用避雷器构成第一级衰减。
2 )在机房配电柜进线处,安装并联式电源避雷器构成第二级衰减。
3) 机房布线不能延墙敷设,以防止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墙雷电流时,瞬间变化的磁场在机房内的线路上感应出瞬间的高脉冲浪涌电压把设备击坏。
(3)  地极保护器
大楼防雷接地系统与计算机直流地系统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接地系统。当有雷电流泄入大地时,由于防雷接地电阻的存在会造成电位上升至远高于大地电位,而此时直流地仍是大地电位,这时机房内将会因两接地系统电压差过高而毁坏设备,这种现象称为地电位反击。
为防止地电位反击,设计机房工程方案时在机房入口处的直流地和防雷地间安装了一套独立地极保护器。该独立地极保护器使两个接地系统在雷电期间合二为一,两个接地系统电压差为零。非雷电期间,两个接地系统独立运行,确保直流地不受干扰。
 
2. 接地系统
1 )机房设有四种接地形式,即: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
2 )接地系统的选择
计算机的各种不同机型对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值及接地方式的要求各异。为了避免对计算机系统的电磁干扰,宜采用将多种接地的接地线分别接到各接地母线上,由接地母线采用一根接地线单点与接地体相连接的单点接地方式。由计算机设备至接地线的连接导线应采用多股编织铜线,且应尽量缩短连接距离,并采取格栅等措施,尽量使各接地点处于同一等电位上。
机房接地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抗干扰的效果。具体形式如下:
1
点接地系统:将计算机中的接地信号接到机房内的活动地板下的逻辑地网上,再将地网单点与总接地装置或接地端子箱作金属连接称为一点接地系统。其特点是有统一的基准电位,相互干扰减少,而且能泄漏静电荷,容易施工又经济,所以规范推荐这种一点接地系统。   
多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接地系统,除各计算机系统单独采用单点接地外,也可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为避免相互干扰,应将各计算机系统的接地母线分别采用接地线直接与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体相连接。
2
)混合接地系统:在计算机内部的逻辑地、功率地、安全地在柜内已经共同接到一个端子上了,所以在设计时,只将此端子和接地装置作金属连接即可,由于相互干扰一般不采用。
3
)悬浮接地系统: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内部部分电路之间依靠磁场耦合(例如变压器)来传递信号,整个计算机设备外壳都与大地相绝缘,也就是悬浮。或计算机内部各信号地接至机房活动地板下与建筑绝缘又不与接地体相连的铜排网上,安全地接至总接地端子或接到专用线 PE 线上。                                                 
悬浮接地的抗干扰性比较差,所以新规范计算机信号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
计算机的逻辑接地系统与防雷接地应该相距 20 以上,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建筑物供电系统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一般是合一的,推荐电阻不大于 1 欧姆。防雷接地通常有许多组接地装置,相距不过 20 ,建筑物密度往往也比较大,所以很难把计算机的逻辑地接与防雷接地分开做。但有条件时尽量满足此要求,否则采用综合接地方式 (各种接地分别接至统一的综合接地极)。
在接地系统中,用接地电阻来表示与大地结合好坏的指标。在《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中规定如下:
a. 计算机系统直流地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以及诸地之间的关系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一般要求该电阻不应大于
b. 交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c. 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
计算机系统接地以接地电阻越低越好。
 
 
. 综合布线系统
1.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所采用的线缆和连接硬件等必须符合 CESC72:95 ISO/IEC 11801:1995 ANSI/TIA/EIA-568-A:1998 ANSI/TIA/EIA-568-A-1:1997 ANSI/TIA/EIA-568-A-2:1998 ANSI/TIA/EIA-568-A-3:1998 ANSI/TIA/EIA-568-A-4:1999 ANSI/TIA/EIA-568-A-5:1999 的规定。
2.
通信路由及空间的设计可参照 ANSI/TIA/EIA-569-A:1998 执行。
3.
综合布线用于通信及办公自动化时,每个工作区必须配置两个以上信息端口,其中至少有一个 5 类信息端口( 5 类布线子系统)。
4.
综合布线在各配线区必须实行交叉连接(跳线)( I/O 设备除外)。
5.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基本链路的长度必须小于或等于 90m 。线缆的类别必须与信息端口兼容。
6.
垂直布线子系统可采用双绞线电缆或光缆。光缆长度必须小于或等于 500m ,用作高速信号传输的双绞线电缆物理长必须小于或等于 90m
7.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楼层面积很大的情况下可设两个以上水平布线子系统,某些规模较小的布线系统可不按楼层设置水平布线子系统或仅在楼层配线架进行垂直布线与水平布线的转接。垂直布线子系统中,楼层面积很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多垂直布线子系统。
8.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中,用作高速信号传输的双绞线电缆物理长度必须小于或等于 90m 。采用光缆布线时,多模光缆长度必须小于或等于 1500m ,单模光缆长度必须小于或等于 2500m
9.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接地方法可参考 GBJ79-1985 ANSI/TIA/EIA-607:1994 执行。单独设置接地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或等于 ,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或等于 。对于屏蔽双绞线电缆布线必须保证整个布线系统的屏蔽层全程连续,任意两个接地点的电位差必须小于或等于 1Vrms ,否则应采用光缆或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布线。
10.
综合布线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的接口位置、必要的设备和所接的通信终端设备均应符合国家或地方通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可参照 ANSI/TIA/EIA-606:1993 执行。
13.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端口,各配线架双绞线电缆与配线连接三硬件交接处必须有清晰、永久的编号。信息端口与它在相应楼层配线架内交接处的编号必须一致,上一级配线架与下一级配线架内相应交接处的编号也必须一致。信息端口与电缆的类别也应标明。
14.
不同区域的双绞线电缆配线架应根据不同用途标柱不同的色标。色标必须清晰、永久,便于区分。整个系统的色标必须一致。
15.
光缆布线各配线架内光端口也必须编号。上下级配线架内相应端口的编号必须一致。光缆类别(多模或单模)也应标明。
16.
当配线区位于楼层电信间时应对配线架和其他配线连接硬件采取防尘措施。
17.
综合布线系统的文档
综合布线系统的文档指的是竣工文档。包括系统图、信息端口分布图、各配线架布局图、路由图以及传输性能自测报告等。
18.
综合布线系统图
综合布线系统图反映整个布线系统的基本情况。如光缆的数量、类别、路由、每根光缆的芯数;垂直双绞线电缆的数量、类别、路由;每楼层水平双绞线电缆的数量、类别、信息端口数;各配线架在建筑中的楼层位置、连接硬件的数量、类别;系统的接地位置和每楼层配线间的接地位置。
19.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端口分布图
分布图反映每楼层信息端口在房间中的位置、类别及编号。不能使用的信息端口位置也应予以标出。
20.
综合布线各配线架布局图
布局图反映各配线架双绞线电缆数量、类别;配线连接硬件的数量,类别;进出线位置、编号及色标;光缆布线各配线架内光端口的编号、连接硬件的数量、光纤的数量、类别。若已作跳线则应反映跳线的走向。
21.
系统路由图
路由图反映路由的类型、接地情况、路由在楼层间楼层内的走向及其占用情况。
22.
综合布线系统传输性能自测报告
自测报告应反映每个信息端口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垂直电缆的每一对以及光缆布线的每芯光纤测试通过与否的情况。测试未通过的应在自测试报告中注明。
23.
综合布线系统的文档资料必须按有关技术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参考规范
  EIA/TIA568
  EIA/TIA-TSB-36
  EIA/TIA-TSB-40
  IEEE80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ISO/IEC11801:1995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由于单篇文章不能超过八万字,所以分成了几篇文,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职场,休闲,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