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业的突飞猛进发展

从1949年解放初期,全省电话用户10261户,打通一个长途要两三天;到2009年7月我省电话用户7362.6万户,普及率高达96%;移动电话从两三万元的“大哥大”,到今天飞入寻常百姓家的3G;老百姓的通信从写信、电报到如今互联网用户超过2200万户……
  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可以说,没有哪个行业像通信业发展得如此迅猛,如此广泛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它为我们每一个人打开了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道门!
  固话变迁
  难装
  副市长批条子装电话
  “我们厂上世纪80年代想装电话可真是求爷爷告奶奶,最后找到副市长批了条子才装上。”当时在南京搞汽配的王毅说。当时中央门汽配搞得很红火,生意都做到了全国,但是没有电话联系起来太不方便。
  1986年全省私人和工商户电话才1901户。要装电话必须找人走后门。“要找必须找一把手局长,或者是市长、副市长,其他人不行。”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任南京市副市长的诸吉κ还记得,当时很多厂长找他来“走后门”批条子,就算有了条子也要等个把月,甚至半年。
  老百姓住宅电话大量申请安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时在电信号线中心工作的胡成管的就是装电话。他介绍说,1991年南京住宅电话只有4万用户,1992年8万用户,那时候电话号码和线路资源非常紧张,装电话排队就像商场打折和前两年买房。电信局门口找武警站岗,排队申请装电话的每天队伍都有几千米。
  他印象非常深的一次,“1993年在江北放装,好多用户夜里3点就去排队了,把电信大门都挤破了。其中一位妇女的项链挤掉地上了,根本就不能弯腰。”
  难打
  长途电话一星期才通
  长途电话难打到什么份上呢?电信人经常会讲一个故事,一位私人老板要往深圳打一个电话,因为牵涉到一笔生意,结果在电信局等了一天也没打通,最后他找到了电信局局长,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半夜11点终于打通了,这位私人老板当场就给局长给跪下了。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在南京,不过在南京打个长途电话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老电信员工何保富记得,1983年,鼓楼电信大厦开通了一个人工长途电话柜台,十几个话务员配摇把子电话,电话间外面设置了一个100个座位的候话间,这里长年排着上百米的长队。打长途电话,需要先填一个单子给话务员,如果要深圳某个区,话务员先要把电话要到省电信局,再由省要到国家级,再从国家级要到广东省,再从广东要到深圳,一遍电话要不通,就得几遍几十遍,两天能打通那就是快的了,多则一个星期也有。“当时很多做生意的老板、出差来的业务员,急得在候话间里直转,也没有办法,有人晚上也住候话间。”直到1987年,我省长途电话仍只有4482条,长话接通率不到70%。港资、外商到了江苏,第一打听路,第二打听电话,因为电话不畅通,很多外商只能无奈地走了。
  如今 村村都通上电话了
  何宝富回忆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街头就有了公用传呼电话。
  在传呼式公用电话最初发展的时候,市民打一次电话只要4分钱,传一次电话的费用为白天3分钱、晚上5分钱。
  传呼电话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城乡推广自动公用电话,1986年,南京等开始在市区主要公共场所及繁华地点设置投币式公用电话亭。1992年,在南京火车站首次设置磁卡电话机,不久IC卡电话问世。截至1992年底,全省公用电话5455部。而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的人还记得,学校里各种磁卡电话,201电话卡、9989卡、鸿飞卡、17908IP电话卡,种类繁多。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还记得,当时电话初装费是5000元,后来降到了3000元、2000元,2001年7月1日,国家正式宣布取消市话初装费,而那时江苏固定电话用户突破了1000万户。如今全省电话用户7362.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780.7万户,并在1997年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去年底,江苏再次率先实现了2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电话”。
  手机变迁
  买着贵
  “大哥大”3万元一部
  1992年12月,江苏移动模拟A网开通,省政府定价移动电话初装费2万元。中电电气集团董事长陆廷秀,是我省最早一拨买“大哥大”的用户,他记得第一台大哥大,像砖头一样厚,重1斤多,当时有个手机广告就是小孩拿着手机砸核桃,砸着砸着手机响了。“第一台机子我花了35000元,第二年换了一个摩托罗拉翻盖手机,花了29000元”。他告诉记者,当时的“大哥大”除了打电话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通话。
  时任南京电信局无线通信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的田荣,犹记得当时南京“大哥大”放号时的热闹场面。南京号码以“900”“901”开头,买砖头机要26500元,买翻盖机则要31500元,而当时一般人的工资也才几百元,买得起“大哥大”的绝对是有钱人。尽管如此,“大哥大”当时还是一机难求,南京在鼓楼电信大厅里有个放号点,带钱买机子根本就买不着,要先预约,交钱等通知才能拿机子,就算等上半年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于是又四处找人批条子。
  1992年12月全省放号,一个月移动用户达到985户,1993年发展到23842户。当时买“大哥大”的人以老板、私营业主居多,拿出去谈生意,“砰”往桌上一放,很有身份很有气势。“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也成为了富人的标志。
  1995年12月1日G网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出现,第二代的GSM、CD鄄MA手机开始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此时,移动电话初装费降到5000元,用户猛增,到1998年全省已达140万户。
  如今 谁都有手机
  2008年12月20日,电信天翼3G手机189号段正式放号,3G从此进入我们的生活。手机已经不再是当年只有“大哥大”才能用得起,如今就连街头卖菜的大妈、收破烂的大爷都配有手机。
  数据显示,我省移动电话用户4581.9万,超过固话用户,普及率59.69部/百人。手机也不再只是单一的通话工具,而变成一个多媒体多功能的信息终端。陆廷秀现在的手机则是他移动的“办公室”,通过手机的办公软件,他可以在世界各地处理公司业务。
  用着贵
  月租费为150元
  让我们看看1992年“大哥大”用户的资费单:基本月租费为150元每月,本地话费单价0.5元每分钟;漫游加收月功能费,省际80元省内30元,通话费1.1元每分钟,同时加收通信建设费每次0.2元;移动电话与本地用户通话,每次加收通信建设附加费0.2元;移动电话拨打国内、国际长途,每分钟加收长途通信建设费0.4元;呼叫转移10元每月;呼叫等待10元每月……
  “那些‘大哥大’老板们,每个月的话费要好几万!”田荣说,一直到2001年7月份,国家才取消了移动电话的初装费。固话也要长途附加费、市话初装费、基本月租费,电话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一项奢侈业务。
  如今 单向收费已实现
  随着国家打破电信垄断,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竞争加剧,各项套餐纷纷出台,如联通推出100打200、100打300、300打800,最便宜的套餐折算下来有6分钱、8分钱。最早短信每条1毛5,一分钱不能少,后来有些学生套餐每条2分钱了。2007年4月使用长达10年之久的双向收费取消,手机实现了单向收费。
  60年里寻呼机、话务员、电报、胡同传呼、大哥大……消失了;拇指族、博客、晒客、微博……出现了。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说,60年一甲子过去了,通信从最初的通话功能,发展到现在,已经包含了媒体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通信在方便我们的同时,已不知不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它让世界变小了,让百姓变大了,世界真正成了一个地球村!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