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的未来

IPv6在1995年底提交IETF并获得批准.15年过去了,IPv6没有得到广泛商用,据行业分析公司透露,虽然IPv6在 2009年出现了增长,但是它仍然只占到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没有人知道到底何时IPv6可以成为互联网流量中更为重要的部分.孤立的看IPv6,我们 很难对其应用前景得出结论,必须要把IPv6放在大的互联网发展背景中,我们才能看清该如何对待和运用IPv6.

    目前的互联网是几千个协议在发挥作用,其中包括IPv4,也包括IPv6,它们协同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的整体.本文也不想讨论IPv4和IPv6的 各自优劣势,互联网从来不是基于完美的协议和标准才得以发展,否则也不会需要近五千个协议标准才构成当前的格局,而且协议和标准还在不断推出.当前网络世 界的现实流量是99%为IPv4,1%为IPv6;10年后有可能98%为 IPv4,2%为IPv6,也有可能98%为IPv6,2%为IPv4.对于设备厂商来讲,在没办法准确判断未来时,对客户最负责任的做法就是:把 IPv4和IPv6作为一个整体在设备中实现.所有用户关心的是:我可以接受一个新世界,但尽量别损失我在旧世界已经拥有的价值.IPv4和IPv6,不 是非黑即白;从IPv4到IPv6,也不是你死我活;更现实的情况是:长时间共存.

    基于上述的认识,H3C在几乎全部的网络设备当中全部同时实现IPv4和IPv6.因此单单从网络的层面看,近几年广大用户用H3C等主流品牌新建的网络 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IPv4网络,而是IPv4/IPv6双协议栈的网络,只不过很多用户仅仅用了IPv4平面而已.如果客户希望用IPv6,基于现 有设备,通常立即就能开展起来.从H3C所承建的全国近70%的高校IPv6试商用项目来看,很多高校的网络用户就同时获得IPv4或IPv6的地址,可 以访问不同网络平面的内容.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IPv6更广泛的应用?从IPv6这个名字上,我们往往把IPv6 推广的困难误解为当前缺乏一张IPv6网络,其实基于近几年的网络设备新搭建的网络已经支持IPv6.我们知道,互联网的应用离不开终端、网络、应用系统 这三者的全面支持,光有网络支持,终端和应用系统不支持,任何IPv6的应用都是开展不起来的.现实的情况是:新的计算机终端大多数都支持 (Windows已经支持IPv6),新的网络大多数都支持,瓶颈在于目前应用系统很少支持.

    是不是应用系统很难迁移到IPv6呢?我们看看谷歌在IPv6领域所做的事情.谷歌表示目前所有的应用程序已可以支持下一代因特网传输协议——IPv6. 这个业界期待已久的技术升级没有花费什么经费,也没有动用大量的开发人员.“我们可以通过 IPv6协议向用户提供所有的谷歌服务,”谷歌网络工程师洛伦佐-考莱迪(Lorenzo Colitti )在旧金山召开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简称IETF)会议的小组讨论中宣布.考莱迪说,谷歌动用了一个“规模很小的核心团队”,从最初的网络构架和软件工程 工作到前期试验再到正式对外宣布支持IPv6技术,谷歌前后共花了18个月的时间.谷歌工程师将IPv6技术研发视为一个20%的工程,也就是说这项研发 工作是在他们日常工作之余完成的,谷歌从2007年9月开始启动这个项目,2009年1月份收工.

    谷歌用“很轻松的方式”表达了:实现对IPv6的支持并不难.但即使如此,毕竟也是花了18个月的时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应用系统并未花费自己的那 “18”个月时间来让自身支持IPv6,因为大家觉得情况还没那么紧急.关于IPv6,谷歌的Colitti警告说:“除非你是垄断巨头,否则你最好早点 进入这个市场,即使认为IPv6以后永远都用不着,你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不管怎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脚踏实地的为IPv6做好准备,我 们相信IPv6在应用系统的障碍会越来越少.

    即使从终端到网络再到应用系统全部都支持了IPv6,很多企事业单位也并不一定就迁移到IPv6.出于管理、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用户通常 都使用私网地址,而私网地址对任何企业来讲,至少目前是没有任何地址瓶颈问题的.通常一个企业只需要几十个公网IP地址,来用于外部网络访问、网站、邮件 及其它的一些应用,而至少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申请到这些公网地址还不困难.

    在2010年,同时存在两个事实:一是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并不会感觉到IPv4地址不够用了;二是IPv4地址的确快分配完了.IANA(互联网数字分配 机构)对于IPv4地址分配结束大约在2010年底;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配结束大约在2011年底.

    越来越多的事物在接入互联网,它们都需要地址,以前只是电脑需要,现在手机需要,电纸书需要,机顶盒需要,新的平板电视需要,智能电力当中的诸多设备需 要,城市监控当中的摄像头和传感器需要,医疗仪器需要……概括的讲: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会极大加速地址消耗的速度.这种地址危机,企业可能没感觉到,学校 可能也没感觉到,但各大运营商一定感觉很明显.

    以中国电信为例,预计在 2011年前后出现明显地址缺口:用户量将达到8600万,移动互联网用户2000万,IPTV用户630万,届时,IP地址需求缺口将约合1700万. 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提出具体部署时间表:试商用阶段(现在-2011年):启动网络和平台支持IPv6的改造,确定网络及业务过渡方案、现网商业化试点, 基本具备引入IPv6业务的网络条件;规模商用阶段(2012-2015年):IPv4/IPv6网络和业务共存,网络和平台规模改造,业务逐步迁移,新 型应用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全面商用阶段(2015年以后):新型应用占据主导,IPv4网络和业务平台逐步退出.对此,中国电信正式向设备厂商提出基本 的强制要求,其中包括:所有新增的网络和系统设备必须开启IPv4/IPv6双栈功能;所有新增的终端设备须具备并全性能开启IPv6功能;所有新增软件 系统在设计、开发、测试和验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对IPv6的支持;要求供应商提供国际通行 IPv6就绪认证标志或等效的测试报告等.

    似乎我们都在等待那一天:全世界再没有一个富余的IPv4地址可分配,然后IPv6 开始大行其道,然后我们宣布全面进入了下一代互联网.其实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高低与否并不取决于你使用的是IPv4还是IPv6,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 高低与否也并不是取决于你使用的地址是32位还是128位.不需要割裂的看待IPv4和IPv6,而应把它们看做互联网的一个整体去实现,IPv4、 IPv6不过各是互联网协议的子集.微软在操作系统上同时支持IPv4和IPv6,H3C和其它网络厂商提供同时支持IPv4/IPv6的网络设备及解决 方案,运营商能够运营同时支持IPv4/IPv6的公网,谷歌等能够提供支持IPv4/IPv6的应用.当互联网所涉及到的各个层面都逐步做好了准备,我 们就能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地址危机.因此,无论是设备供应商还是IT应用者,做好必要的准备是我们最稳妥的选择,而不必喋喋不休的讨论到底那一天谁会替代 谁.

    相比下一代互联网需要解决的其它问题,IPv6也许并不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并不是实现了IPv6就实现了下一代互联网,把IPv6几乎等同于下一代互联网 是十几年前的看法,目前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数据中心网络应如何支撑云计算,互联网如何高品质的支撑多媒体通信,互联网如何无缝的延伸到物联网,互联网如 何增强其宽带移动接入能力,互联网如何更安全……所有这些问题和IPv6一同组成了下一代互联网需要挑战的重点.

    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而不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上,这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目前IPv6的基础特性已经开始全面融入到我们的软硬件 平台当中,虽然它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但随着应用的增加,更多保障安全、改善管理的特性会增加进来.我们不确定何时会有IPv6的应用繁荣,但我们必须 确定在需要IPv6时,它已在您的网络中就绪多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ipv6,休闲,乐成,风水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