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这个,其实价值不大,因为详细的文档都在那里呢:http://1978th.net/tokyotyrant/spex.html#protocol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因为我对TT的协议,颇有些不满。
TT的协议,各位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未经重构的,临时拼凑起来的协议。最初的TT,只考虑了基本的put、putkeep、putcat、out、get、mget等等命令,每个命令都以0xC8开头,然后再加上一个16位二进制数。
put 0×10
putkeep 0×11
putcat 0×12
putshl 0×13
putnr 0×18
out 0×20
get 0×30
mget 0×31
……
但是,他还有一个misc命令,所有与Table数据类相关的命令,都包含在misc里面,misc的格式是这样的:
[magic:2][nsiz:4][opts:4][rnum:4][nbuf:*][{[asiz:4][abuf:*]}:*]
magic: 0xC8 0×90
nsiz: name的长度
opts: option参数
rnum: 后续参数的个数
nbuf: name
asiz与abuf交替出现,表示每一个参数
因此,我们针对RDBTBL的操作,最终都会调用misc命令。
rdb = RDB::new
rdb.open("localhost", 3900)
rdb.put("foo", "hop")
#发出0xC8 0×10 0×0003 0×0003 "foo" "hop"
# magiccode ksiz vsiz kbuf* vbuf*
rdb = RDBTBL::new
rdb.open("localhost",3900)
rdb.put("foo",{"hop"=>"value"})
#发出0xC8 0×90 0×0003 0×0000 0×0003 "put" 0×0003 "foo" 0×0003 "hop" 0×0005 "value"
magiccode nsiz opts rnum nbuf* asiz1 abuf1* asiz2 abuf2* asiz3 abuf3*
看上去非常类似的代码,发出的网络数据流,却完全不同。
TT的协议中,最麻烦的,就是这个misc命令,效率最低的,也是这个misc命令,Table型数据,一共支持10个不同的命令,却全部被堆到一个misc里来完成了。
按照某种合理的逻辑,这些命令,应该跟正常的其他命令类似,各自分配到自己的magic code,各自有自己的命令格式和定义,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
即使是这个misc本身,也非常糟糕,将key与value,放到一个数组里,而且整个数组也没有一个总的长度,使得解析也变得效率低下了。
目前的TCDatabase,因为是在TT的skeleton基础上开发,因此接收的命令与TT完全一致。这当然降低了开发的难度。但是,要想进一步改善TT,或者说要想做出一个TCDatabase,抛弃现有的二进制协议,另起炉灶,应该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这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还需要跟riceball详细讨论,才能确定下来:
- 每个命令一个不同的magic code
- [key_size] 如果需要key作为参数的话
- [key_buf*] 如果需要key作为参数的话
- [opts] 选项
- [arguments_size] 参数总长度
- [arguments_length] 参数个数
- [arguments_1_size] 第一个参数的长度
- [arguments_1_buf*] 第一个参数
- ……
相比原来的TT协议,这样应该更容易解析一些,效率也会有提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