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自2015年4月16日创立以来,至今已经开展共八期的读书活动,涉及的书籍及领域有:
1. 《代码整洁之道》【编码规范】
2.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科学哲学】
3. 《女人的起源》【生物进化】
4. 《数学之美》【数学应用】
5.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个人管理】
6. 《异类》【成功分析】
7. 《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
8.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社会心理】
书山有路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在于,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突破自身固有思维的限制,延伸自身思维的视角,不断提高自己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自2015年11月9日到2015年12月8日,书山有路开展第四期的读书活动——《数学之美》,活动结束后一直忙于工作和项目,至今才得空将自己的一些感想总结和表达出来。《数学之美》涉及了非常多的数学原理、算法和工程,比较专业,一时也无法全部领悟。但读《数学之美》,却给了我一些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想法和观点。
自人类社会因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信息开始,涉及信息的每一个维度的突破和创新,都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类起源的早期 ,因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文字、数字,在古代因信息存储的需要而产生了笔、纸、造纸术等。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报、电话、传真、计算机、互联网、手机、平板等的产生,赋予了信息更快的传递速度,更大的存储容量,更高的处理速度,更合理的商业应用等。
用“信息论”的方法和原理,去思考历史、思考现在、思考未来,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商业领域,都有深刻的意义。当今的互联网巨头,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以及一些后起之秀,如滴滴打车等,国外的微软、苹果、Google、Facebook等,他们各自的产生,都源于对信息的思考和创新。
用“信息论”的方法和原理,去思考学习、思考管理、思考决策。读书时代,死记硬背,无论是诗词歌赋文章,还是数理化逻辑推理等,都只是了解和记住了信息系统中的“信道载体”,没有理解和领会“信道载体”所传递的“信息”,时间一久,也就记得干干净净了。无论是读一本书也好,学习一项知识也好,不管是文字形式的、图片形式的、公式形式的、语音形式的,我们讲究要“理解”。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来,是要理解这些“信道载体”所传递的“信息”,专业地说,也就是“解码”。
学会用“信息论”的方法和原理去思考,这是读《数学之美》领悟到的,改变了自己以往的思维习惯和局限。
技术分为“术”与“道”两种,具体的做事方法是“术”,做事的原理和原则是“道”。
同是从事技术,为何有人被称为“码农”,有人被称为“专家”,而有人被称为“科学家”。这中间的区别大概在于对“术”和“道”的追求上吧。
我很喜欢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里面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篇章,讲华山派的前辈风清扬传授华山派的后辈令狐冲“独孤九剑”的事,里面提到独孤九剑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技术”好比“剑术”,一味地追求“招式”,看似华丽速成,哪怕再熟练,终究无法与高手一较长短。领会了剑术的“精髓”,才能真正的灵活运用,做到“无招胜有招”。
从事技术以来,学习的大部分都是“术”,虽然看到了自己的一些进步,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水平始终无法提高,时间长了,也只会渐渐沦落为一名“码农”。需要不断深入到“道”这一层面,掌握基本的原理原则,才有可能在这个不断变化和快速更新换代的社会中立足。
以前很喜欢数学,但仅仅只是喜欢。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使用数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之美》中,作者介绍,通过概率统计模型来解决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通过马尔可夫模型来解决信息的编码和解码问题,通过图论的知识来解决网络爬虫的问题,等等。
现实中的问题复杂多样,但计算机能处理的只有数字,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就需要在计算机与现实之间搭建一条桥梁,这条桥梁的基础就是数学原理。通过建模的方式,使用数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当然,这里涉及到更加深入的工程问题和细节问题,但这种思维方式,却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自己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只是不断地调用各种API,对于稍微复杂的问题,很多时候总觉得不可能。现在看来,是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罢了。既没有这样的思维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可能深入和创新。
打好数学基础,并学会通过数学原理来研究现实中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
《数学之美》的作者在书的最后提到:
“望我们这些IT公司的工程主管们能够带领自己的部门提高工程的水平”
这是作者的本意。纵观整本书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作者都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深入地研究问题,并系统的提出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属于完整的系统工程。
参加工作以来,接触的所谓的解决方案,也都仅仅只是解决一些表面的浅显的问题,既不深入,也不系统,只是各种解决方案的胡拼乱凑。简单地说,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站在工程的角度,解决实际的问题。
“工程”的思维方法,应该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地研究和了解问题,提出并实现系统的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糊弄客户赚钱。
多年没有写过东西,今日写起来,竟然不知道要如何组织语言。作为一句技术人员,说与写的能力,也是应该要提高一下,这也不算太难,毕竟“熟能生巧”嘛。希望下次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零散的想法。
书山有路群:4524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