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长篇大论,也是自己遗留下的一个错误的理解
在移动端触屏事件有四个
// 手势事件 touchstart //当手指接触屏幕时触发 touchmove //当已经接触屏幕的手指开始移动后触发 touchend //当手指离开屏幕时触发
当然还有个touchcancel事件,但是我测试后,并没发现有什么卵用
每个触摸事件对象中都包括了touches这个属性,用于描述前位于屏幕上的所有手指的一个列表
那么获取当前事件对象我们习惯性的使用 event = event.touches[0]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事件对象必须在touches中获取才可以
在单指操作中,event.touches[0] 是没问题的,貌似正确的这个写法就一直遗留下来了
直到遇到了这样一个效果:模拟支付宝快捷支付的键盘~
移动端因为伪类:active失效的问题,我才用了JS动态处理active的效果
问题就出现了:多个手指同时操作,active乱套了
简单描述下问题:
1-9数字键盘
测试的结果:测试手机 iphone 6 plus 、 安卓酷派
先看单指操作,touchstart 与touchend 的处理,按下数字1后松手
[LOG] : start的手指数量: 1 [LOG] : start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当前start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LOG] : end的手指数量: 0 [LOG] : 当前end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1
观察:
touchstart :
e.touches.length 的长度是1
touches列表中只有一个 事件对象,并且对应的值是1
直接通过e.traget.textContent 获取的值也是1
touchend :
e.touches.length 的长度是0
touches列表因为没有长度,因为没有值
直接通过e.traget.textContent 获取的值也是1
三根手指操作:touchstart 与touchend 的处理
按下的顺序: 数字键 1,2,3
松手的顺序: 数字键 3,2,1,
touchstart 数字键 1,2,3
[LOG] : start的手指数量: 1 [LOG] : start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当前start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LOG] : start的手指数量: 2 [LOG] : start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start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2 [LOG] : 当前start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2 [LOG] : [LOG] : start的手指数量: 3 [LOG] : start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start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2 [LOG] : start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3 [LOG] : 当前start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3
e.touches.length 的长度是随着手指的触点增加而递增
e.touches列表中保留了所有触发手势的事件对象的总数
直接通过e.traget.textContent 获取的是当前的元素对象的值
touchend 数字键 3,2,1,
[LOG] : end的手指数量: 2 [LOG] : end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end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2 [LOG] : 当前end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3 [LOG] : [LOG] : end的手指数量: 1 [LOG] : end touches对象的textContent值 :1 [LOG] : 当前end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2 [LOG] : [LOG] : end的手指数量: 0 [LOG] : 当前end手指对应的textContent值: 1
e.touches.length 的长度是随着手指的触发减少
touches列表中保留了所有触发手势的事件对象的总数
直接通过e.traget.textContent 获取的是当前的元素对象的值
总结:
e.touches确实能保留所有触发点的事件对象
touchend 事件中得到的是一个touches的最终值,也就是delete后的列表,所以获取到的touches.length已经减少了,相当于--touches的处理后结果
touches[0] 并不能获取到当前的指向的手势,因为是一个列表,不能确定是哪个一个引用
最终还是通过e.traget取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