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4微博热报:衡量开发者效率、Bug统计是在浪费时间

今天的微博热报主要关注两条微博,@左洪斌指出:目前没有普遍认同的衡量生产力的手段;@伯乐在线官方微博则引用一篇文章的话说:团队中可能不需要缺陷跟踪工具。

左洪斌在微博中说:遗憾的是,没有普遍认同的衡量生产力的手段。Martin Fowler甚至说,衡量开发人员的效率是不可能的,情何以堪。

大家对此的看法包括:

龙年大吉LiuJ:很简单,到目前为止,软件开发仍然是日趋复杂而不是简单。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很难衡量单体效率。等到生产率上去了,需求生产力平衡了,就能衡量了。

大绍鹏:很多东西都是无法准确度量的,但因为组织原因必须度量,那就度量呗,几点建议是:1. 选择成本较低的方式 2. 选择负面效应小的方式 2. 主观反馈永远都很重要(不小于50%)

兔子瞧:我个人的意见是:普适意义的衡量手段不可能,但是在一个可管理的组织范围内(比如一个团队或者一个部门),应当是可以建立的。

常言笑932:衡量生产力之前,需要定义对于开发人员而言,什么是他的生产力的体现。对于这点个人和组织的理解往往不一致。

吴瑶511: 太认同了!团队成员的贡献角度很有可能就不同,每个人的工作价值都很难评价,更何况衡量效率了。与其把精力都放在衡量这些上,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更能激发大家的潜力和积极性。TW的360评价就很好!

王海鹏Seal: 创新组织只有一个测量指标:结果。规模复制会有厚厚的一本评分手册。推荐《组织的进化》。

吴瑶511: 回复@王海鹏Seal:我还是觉得,每个人有不同阶段,乔布斯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他整个人生都是成功的,被踢出去,也是说明当时的他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360考评是我心里最认可的考评方式,踢出去的人,无论他能力多强,至少他不能说服别人认可他的能力,这也是种不适合的表现,那么他的价值也无法体现。

王海鹏Seal: 敏捷和传统软件工程有个基本看法不同:软件开发是创新还是规模复制?有时候结果的成功和失败都不好定义,例如XP的C3项目。 

伯乐在线在微博中说:《Bug统计是在浪费时间》在跟敏捷团队谈论缺陷管理技术时,大家情绪有些激动。谈论的思想是团队中可能不需要缺陷跟踪工具。看起来这个想法很另类。幸运的是,没有人很直接反对这个想法,参加讨论的很多人只是说如果不使用这个让人喜爱的东西,会造成一系列的混乱……

大家对此的看法包括:

阳光蝙蝠:Bug与ToDoList都可以通过持续集成方案处理,恐惧的根源在于无休止的需求变更。

繁少LeSaRDe:于是当部门经理问开发人员,“搞的怎样啦?”,开发人员说,“还有bug”,当项目经理问部门经理,“搞的怎么样啦?”,部门经理说,“还有bug”,当总经理问项目经理,“搞的怎么样啦?”,项目经理说,“还有bug”,当用户翻开产品使用说明书,第一页赫然的写着,“本产品还有bug”……

woshigoushiyun:我也觉得标题很刺啊,不过我也没法直接反对这个说法呢,在敏捷开发过程中,bug统计确实可有可无啊,测试驱动开发,有问题当时就解决了,干净的逻辑看来,记录已解决的问题成本有些多余。当然仅限于事情本身了,管理角度的想法估计不同吧,毕竟一个公司来说开发不只是那点事。

其实我一直都不低调:bug统计到底有没有用见仁见智,关键要看怎么统计,想得到什么。从来没有认真分析过bug数据的人,肯定不会知道数据里面隐藏着什么。抛开bug统计这个问题,缺陷追踪工具到底是一个什么地位?一个项目2000bug,如果没有工具辅助,所有人估计要崩溃了。没有人直接反对这个想法,应该这是DEV的内部会议,与测试无关。

双子的天马行空-Adey:其实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的, 真正的敏捷应该不需要bug track system。Facebook的开发模式,就是dev直接面向客户,它有多个直接面向客户的开发团队,,只要有需求,开发后直接上线。如果后面有issue,是有second tier的dev team来support fix。tier one的dev永远在敏捷快速状态。

柴阿峰:回复@双子的天马行空-Adey:三五个人的成熟团队敏捷也许不需要,大部分还是需要的。否则各种基于bug trace的管理系统就不需要开发持续集成、变更驱动测试的功能了。好的软件可以帮助实施敏捷,而不是反过来,不可能什么都靠嘴和白板的。

Sab866:敏捷的基础是团队成员都是自律自发且积极的,不需要用报告来鞭策,但是简单易用的缺陷管理工具还是必须的,不然还真是会一片混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2.06.14微博热报:衡量开发者效率、Bug统计是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