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杂谈之四:教材 VS. 论文

        也许是受到从小到大课堂教育的影响,我们学东西之前都喜欢问一个问题:“教材(或参考书目)是什么?”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教材在手,天下我有”,以为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一切知识。在高考之前,这是对的。但是,在本科这就不一定了;而在研究生阶段,大家要写论文,光靠看几本书是肯定不行的,甚至是绝对不行的。为什么呢?为什么以前我们索取知识的“衣食父母”到现在却这么的“不给力”了呢?那是因为“凡事要随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昨天的帝王未必不会成为今天的阶下囚,今日的无名小辈也许会成为明日的帝王。

 

       我们写小论文,重在一个“创新”(至少理念是如此),而教材上的内容却不适合创新。我本人在着手搞科研之时,也是首先想到买一本书来看。但是,导师的提醒,以及自己花费时间却无所得的“惨痛的经历”告诉我,教材并不总是“可靠”。现在有许多同学在写小论文,也有很多人在天天看书,我想把自己对于教材和论文的不同之处的看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教材与论文的不同之处有三点:第一,教材是过去时,而论文是现在时或将来时;第二,教材广,而论文专;第三,教材是基础,而论文是上层建筑。

 

第一,   教材是过去时,而论文是现在时或将来时。

      为什么教材是“过去时”呢?这与成书的过程有关。一般的书的写作时间以年来计算,这就是说,如果一本书是2011年出版,那么可能是2009年就开始写了,这样的话收集的材料都是2009年以前的。对于发展迅猛的信息学科来说,上面的很多知识都已经过时了,至少是不新了。

       而论文就不同了。有些期刊和会议的审稿期很短,也许你上个月写的文章,这个月就出版了,这样实时性就体现出来了。很多技术动态都可以从论文中表现出来。举个例子,云计算的概念就是从论文里来的,而中国的“云模型”的概念就是从李德毅院士发表的论文中得来的。有很多高质量的论文对于技术的发展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很值得一读。

       因此,如果要写论文,大家一定要多读一些相关的论文,不要光看教材。

 

第二,   教材广,而论文专。

       我想这很容易理解。一般的教材动辄好几百页,把方方面面的知识点都包括进去了,让人一看到就头疼(《C++ Primer》就是一个例子)。而一般的论文只有几页,最多的也就几十页或上百页,不可能做到很广。

      毛主席告诫我们要“又红又专”,而这往往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教材涉及的面太广,我们不可能每项都研究到;而论文就是在某一个方面进行了一定深入的研究,是在某一方面比教材更进了一步。

       我们写小论文,只是就一个很小的方面进行研究,没必要整天抱着一本大书在那里看,这既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又是白白消耗自己的精力,世上还有比这更“亏本”的事情吗?答案是很显然的,没有。可惜这个道理我也是很晚才知道。当时我就是很费力地看完了一本教材,结果一到写论文,什么也不知道,那是真是“欲哭无泪”啊!

      因此,大家可以多下载几篇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章来看,而不要局限于教材。

 

第三,   教材是基础,而论文是上层建筑。

       这是什么意思呢?拿一个武林高手来打比方。从教材所学的知识就是他的内力,而论文上面的的东东就是他的武功招式。招式再花哨,没有内力的驱动也是不行的。就像《天龙八部》里面的段誉,他的“六脉神剑”很好看,但是内力不深,剑气也发不出来,伤不了人。都说本科是在为将来打基础,其实就是说我们从教材上所学的知识是未来的基础。

       我们写的论文是教材上某个知识点的发散和延伸,是以教材为蓝本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科研的基础,而论文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虽然没必要死啃教材,但一些基本的名词、术语及概念还是要懂的,这样如果它们在论文中出现了,我们也就不会感觉到陌生了。

       有了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的上层建筑才会稳固。

 

       以上便是本人对于教材和论文之间区别的一点肤浅的认识,若有不妥,还请批评指正。它们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利用的场合不同而已。总的说来,要想写好小论文,多读几篇人家写的论文是关键,而前提是有教材这个基础。它们就如同科研的左膀右臂,缺了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

“小论文”杂谈之四:教材 VS. 论文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c,教育,云计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