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http://blog.csdn.net/simba888888/article/details/8806654
每个进程在Linux内核中都有一个task_struct结构体来维护进程相关的 信息,称为进程描述符(Process Descriptor),而在操作系统理论中称为进程控制块 (PCB,Process Control Block)。task_struct中有一个指针(struct files_struct *files; )指向files_struct结构体,称为文件 描述符表,其中每个表项包含一个指向已打开的文件的指针,如下图所示。
已打开的文件在内核中用file 结构体表示,文件描述符表中的指针指向file 结构体。在file 结构体中维护File Status Flag(file 结构体的成员f_flags)和当前读写位置(file 结构体 的成员f_pos )。在下图中,进程1和进程2都打开同一文件,但是对应不同的file 结构体,因此可 以有不同的File Status Flag和读写位置。file 结构体中比较重要的成员还有f_count,表示引用计 数(Reference Count),如dup 、fork 等系统调用会导致多个文件描述符指向同一 个file 结构体,例如有fd1 和fd2 都引用同一个file 结构体,那么它的引用计数就是2, 当close(fd1) 时并不会释放file 结构体,而只是把引用计数减到1,如果再close(fd2) ,引用计数 就会减到0同时释放file 结构体,这才真的关闭了文件。 每个file 结构体都指向一个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这个结构体的成员都是函数指针,指向实现 各种文件操作的内核函数。比如在用户程序中read 一个文件描述符,read 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 然后找到这个文件描述符所指向的file 结构体,找到file 结构体所指向的file_operations 结构 体,调用它的read 成员所指向的内核函数(如内核代码中实现函数可能为sys_read())以完成用户请求。在用户程序中调 用lseek 、read 、write 、ioctl 、open 等函数,最终都由内核调用file_operations 的各成员所指向 的内核函数完成用户请求。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中的release成员用于完成用户程序的close 请 求,之所以叫release而不叫close 是因为它不一定真的关闭文件,而是减少引用计数,只有引用计 数减到0才关闭文件。对于同一个文件系统上打开的常规文件来说,read 、write 等文件操作的步骤 和方法应该是一样的,调用的函数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图中的三个打开文件的file 结构体指向同一 个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如果打开一个字符设备文件,那么它的read,write 操作肯定和常规文 件不一样,不是读写磁盘的数据块而是读写硬件设备,所以file 结构体应该指向不同 的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其中的各种文件操作函数由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实现。
每个file 结构体都有一个指向dentry结构体的指针,“dentry”是directory entry(目录项)的缩写。 我们传给open 、stat 等函数的参数的是一个路径,如/home/akaedu/a ,需要根据路径找到文件 的inode。为了减少读盘次数,内核缓存了目录的树状结构,称为dentry cache,其中每个节点是一 个dentry结构体,只要沿着路径各部分的dentry搜索即可,从根目录/找到home 目录,然后找 到akaedu目录,然后找到文件a。dentry cache只保存最近访问过的目录项,如果要找的目录项 在cache中没有,就要从磁盘读到内存中。每个dentry结构体都有一个指针指向inode 结构体。inode 结构体保存着从磁盘inode读上来的信 息。在上图的例子中,有两个dentry,分别表示/home/akaedu/a 和/home/akaedu/b ,它们都指向同 一个inode,说明这两个文件互为硬链接。inode 结构体中保存着从磁盘分区的inode读上来信息, 例如所有者、文件大小、文件类型和权限位等。每个inode 结构体都有一个指向inode_operations结 构体的指针,后者也是一组函数指针指向一些完成文件目录操作的内核函数。
这张图再次描述了fd-dentry->inode superblock 和file物理存储的一个映射关系。
和file_operations 不同,inode_operations所指向的不是针对某一个文件进行操作的函数,而是影 响文件和目录布局的函数,例如添加删除文件和目录、跟踪符号链接等等,属于同一文件系统的 各inode 结构体可以指向同一个inode_operations结构体。 inode 结构体有一个指向super_block结构体的指针。super_block结构体保存着从磁盘分区的超级块 读上来的信息,例如文件系统类型、块大小等。super_block结构体的s_root成员是一个指 向dentry的指针,表示这个文件系统的根目录被mount 到哪里,在上图的例子中这个分区 被mount 到/home 目录下。
simba@simba-Aspire-4752:~$ ls -l /dev/tty
crw-rw-rw- 1 root tty 5, 0 Jan 29 09:46 /dev/tty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进程终止时,内核对该进程所有尚未关闭的 文件描述符调用close 关闭,所以即使用户程序不调用close ,在终止时内核也会自动关闭它打开的 所有文件。但是对于一个长年累月运行的程序(比如网络服务器),打开的文件描述符一定要记得 关闭,否则随着打开的文件越来越多,会占用大量文件描述符和系统资源。
------------------------------------------------------------------------------------------------------------------------------------
传统的Unix既有v节点(vnode)也有i节点(inode),vnode的数据结构中包含了inode信息。但在Linux中没有使用vnode,而使用了通用inode。“实现虽不同,但在概念上是一样的。”
vnode (“virtual node”)仅在文件打开的时候,才出现的;而inode定位文件在磁盘的位置,它的信息本身是存储在磁盘等上的,当打开文件的时候从磁盘上读入内存。
inode结构体记录了很多关于文件的信息,比如文件长度,文件所在的设备,文件的物理位置,创建、修改和更新时间等等,特别的,它不包含文件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名和目录名都存储在目录的数据块中,即如下图的目录块。对于常规文件,文件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块中,一个文件通常占用一个inode,但往往要占用多个数据块,数据块是在分区进行文件系统格式化时所指定的“最小存储单位”,块的大小为扇区的2^n倍,一个扇区5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