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中的沙

本文转自:徐宥的博客:http://blog.youxu.info/2012/10/24/sands-in-buddhism/

  • “沙” 是佛教里很值得一提的物件,很多佛教艺术都和沙有关。

日本禅宗的“枯山水”就是一种依赖于沙的园林艺术。枯山水在西方很有名,以至于在西方直接被称为禅花园(Zen Garden)。一般的园林都会通过假山和水构景,通过人造的山和水,来引起观者自然的联想,从而联系人与自然。而枯山水园林却反其道而行,不采用真正的山,也不摆放真实的树,竹等物。枯山水中的水,是细细耙制的静态的白色砂石,模拟水的动态形态;枯山水中的植物也极少或者没有。这种美学上的差异,其实是和中日两国禅宗在修行上的侧重不同有关的。

佛教艺术中的沙_第1张图片中国禅宗传统上就是位于名山大川,因此在修行时秉承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路线,让修行者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自然景观或者园林中修行。日本的禅宗主要继承了曹洞和临济两家。曹洞侧重于打坐和冥想,即“只管打坐”(Shikantaza)。临济强调”心即是佛”,也是促使人向内求索。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园林就不再坚持自然主义,而转为为修行着提供安心之法。枯山水正是这种哲学的体现。一个枯山水园林一旦建成,一年四季景色完全相同,恒久不变,宁静无碍。在枯山水中修行,心不会四处乱走。

枯山水是用静态景观来展现这个大千世界动态的一瞬间,而藏传佛教里的坛城沙画 (Sand Mandala),则是用动态的构建,来展现万事无常这个恒久不变的佛理。构建坛城沙画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它成为一项艺术品,而是为了最后摧毁它。这种最终什么也得不到的艺术创作,正是说明了佛教里一切无常的道理。

佛教的艺术家很早就意识到沙是彩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提到过四条不同的大河流出不同颜色的细砂:“恒伽河口流出银沙,私陀河口流出金刚沙,信度河口流出金沙,缚刍河口流出琉璃沙”。结合华严经所说的恒河沙中的世界,用彩色的沙构建大千世界这种佛教艺术的出现是自然的。

为了构建坛城沙画,喇嘛们需要用尺子和圆规仔细的规划沙画的基本结构和几何形态。同时,所有的彩色沙都是仔细遴选甚至磨制而成。这些彩色的细沙被装入一个小口沙漏,然后由有经验的喇嘛,将这些细沙细细铺出。构建沙画是费时费力的,往往需要众多喇嘛们连续好天的工作。而不管花多少力气,多么美丽的沙画,只要沙盘倾覆,都一瞬间化为无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揭示世事无常的道理,没有沙更加贴切的道具了。

佛教艺术中的沙_第2张图片

坛城沙画

坛城沙画一旦建立,它的唯一命运就是被摧毁。高级别的喇嘛会先诵经一段,然后以一定的规则将沙画摧毁,将各色细沙汇作一堆,装入瓶中,撒入江河。就像熵只能增加一样,美丽的沙画的每一次破坏都是不可逆的。这种摧毁美丽艺术品的悲剧感和无力感,正是佛教想要说明的道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经里对沙的数量,沙的色彩和沙的无常感都有论述。有趣的是,尽管大多数人认为“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凡尘”出自于佛经,实际上佛经中从来没有明确的提出过这个论题。这个很有佛学意味的句子,实际上来自于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 的《纯真预言》: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教艺术中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