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大系统方法导论(一)

席裕庚老师的经典课程,做点笔记,分享一下。

第一章序言

1.1大系统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大系统”,并不在于系统的规模大小,根本在于问题求解是否应用了大系统理论的方法

  • 规模大(维数高)
  • 关联复杂
  • 不确定性
  • 多目标性
1.2大系统理论方法的基本特征
  • 集结(Aggregation)即模型简化,通俗说就是“挤出水份”。
  • 分解协调(Decomposition-Coordination)即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同时考虑底层分散小块系统的协调。
  • 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是分布式控制的基础。例如,在红绿灯交通网络中,每个路口的交警就是一个分布式的控制单元。
  • 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针对的并非是数学模型,而是结构逻辑关系,例如因果性。
除此之外还有两类特征
  • 启发式(Heuristics)
  • 多目标决策最优化(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aking Optimization)

第二章 动态大系统的建模与结构分析方法
2.1模型
2.1.1模型的一般概念及其分类
模型就是信息集合
模型的要点
  • 目的性
  • 精确性
  • 简易性
其中精确性和简易性是一对矛盾,需要靠目的性来解决这个矛盾。
2.1.2模型的分类
  • 物理模型:
  1. 映像(Image)模型如比例缩小的形式。
  2. 模拟(Analogy)模型 如用模拟电路模拟传递函数。
  • 抽象模型:
  1. 解析(Analytical)模型
  2. 概念(Concept)模型如方框图。
2.1.3数学模型与结构模型
解析模型:
  • 数学模型(定量)
  • 结构模型(定性)
结构模型用于描述系统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房间的温度传递问题为例:
如图1所示有11个温度相互影响的房间。

动态大系统方法导论(一)_第1张图片

图1 房间温度传递问题

考察房间1的温度状况,发现只受到1、2、4的影响,因此状态方程可以写作:


类似地,整个系统的状态方程可以写作:

动态大系统方法导论(一)_第2张图片
即矩阵可以由大量零元素处分割开来,从而看出房间1、2、3;房间4、5;房间7、8、9、10、11可以分别分为3大块。分别记为


则状态方程可以改写为


可见第1大块的状态与第3大块的状态无关,这就是结构模型的简单应用。
2.2动态大系统的数学建模
例如十字路口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进行拓扑分析。
一般步骤
  1. 把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单元组成
  2. 对基本单元数学建模
  3. 模型形式转换非常重要,决定能不能用
  4. 对关联建模
  5. 参数估计→机理建模
  6. 模型检验+参数辨识
2.3天然气管道数学建模

天然气管道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包含管道、泵站、控制单元。

动态大系统方法导论(一)_第3张图片
图2 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管道系统满足:
  • 流量守恒
  • 同一点上的压力相等
以管道为单元,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管道单元示意图

天然气的物理参数为分布式参数,分别为压力和流量:


连续性方程:

流量方程:(流量会引起势的变化)

大系统建模最关键的步骤是模型形式转换,即实现模型的可计算性
以天然气管道建模为例,通过地点离散化时间离散化实现。
1.地点离散化

动态大系统方法导论(一)_第4张图片

图4 地点离散化示意图

将管道分割成N(偶数)段,用相隔两点的平均值代表中心点,则有



因此原先的偏微分方程可转化为常微分方程,不过依然不具有可计算性:



2.再进行时间离散化(数值积分)
隐式方法(其中比例常数可自由调节):



结合以上常微分方程可得一个非线性代数方程:



给一个初始值,迭代求解至收敛即可:

其中迭代至l+1次时,已知


3.线性化后迭代



上式唯一未知的参数是

k=0起,逐步计算,在每一步计算时,逐步迭代求解线性代数方程。至此实现了模型的可计算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动态大系统方法导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