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些琐事、与感性

       今天已经7月底了,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忙忙中我就毕业了已经一个月了,在大学里面学的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懵懵懂懂中听说学计算机的,特别是搞软件的,很吃香,开始确实引以为荣,后来通过实习,看到身边那些干了4、5年了的,你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你就心惊胆颤。有的干了4、5年的成了项目经理,有的还仅仅局限于一个程序员,很普通的,就从我身边的两位同事(我们是同在Java数据组),他们都比我大4、5岁,其中带我的A哥,好像是是86年的,08年毕业的,具体大学就不公布了。不过他还好,现在是我们组的组长,工资据知,也还算在这部门不错的。但是身边的另一个同事好像还是85年的,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不过是本地人,想想挺可悲的,真的。再深入想想或许从他们身上就可以看到我们到他这年龄的影子。想到这些,你不惊感觉好后怕。在看看部门经理(我们都叫老大),老大今年29岁吧,也还没有结婚,女朋友好像也没有,前面的头发稀少了好多,对比了他QQ空间的大学照片,(唉,人生易老啊,岁月不饶人喔),时常想到这些莫名的感觉心里酸酸的。不过老大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前途无量啊,是系统架构师。每天看着他其实不怎么关注技术,一般到了项目上线时候和一开始的需求参与一下,其他的处理管理方面的事物。

        感觉大学生活就是那么舒坦,好怀念那些日子,你可以肆意的睡到很晚,逃课。当然是那些比较坑爹的课。上课感觉困了,你睡觉一般没人说你,上班了,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个时候,你是一个打工者,拿人钱财替人卖力。上大学你是拿钱让老师叫你学知识。等到了工作时候,常常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大学里面那些理论知识开始很枯燥,老师也不是特别的认真交,我们都感觉没什么用处,但是到了工作时候,感觉并不是那么想的,好多知识点都是贯穿到一块的。基础知识: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这些当时比较乏味的课程,到了后面发现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掌握的,而那些比较高级的语言只要认真去学,比这些更容易搞懂,花的时间没有在那些上面多,但是无论怎么变化,不是有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有些原理搞通了,再通过项目去实践,理论结合实践。

      我先来分析下,就我上面所说的我的几个同事,带我的A哥,从性格上来说,也不算是外向和内向,居中偏外点吧,但是他作为我出社会在我技术上面的第一位老师,我看到额他身上好多的优点之处。是个对技术挺专注的人,做事情给我的感觉是比较追求完美的那种,要么最好要么不做的那种。对技术探讨研究的比较深入。因为他是搜索引擎这块的核心成员,主导地位,也是公司部门的技术骨干。去年的年总总结,他作为优秀员工代表讲话,(部门自己内部员工投票选择的),还记得当时我投了A哥一票。在这里先申明我并没有因为他就是我师傅我就只投他。因为我的这一票我感觉投他是完全应该的,从办公室中你可以看到,他为人处事,都是比较低调的,领导交给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且每次老总和我们部门员工谈话,让大家提意见,A哥都能够提出比较中肯的一些意见。敢于讲话,而有些其他员工,从他的话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在敷衍,是不是为公司着想。提出宝贵意见也是他人通过认真思考过了的,善于总结。

     另一个同事Java组的同事明显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比较内向的,到现在也没有女朋友,我估计都还没有谈过恋爱(哈哈 猜测的)。在技术上和我师傅比相差了点,记得有时候我碰到一个技术上面的问题,为他的话,他解决速度上面没有A哥快(事实),跟我讲解一些技术问题,方法上面没有A哥那样通俗易懂,A哥给我将技术方面的,一般性是不给我直接答案的,而是引导作用,通过问一些问题,让我去思考,慢慢的我朝着他问的问题上面走,有时候纠结了好长时间的问题,在A哥的引导讲解分析之下,能够豁然开朗的样子,从这点上看其实也可以看到A哥对我的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是一个IT人士的专注精神。向A哥看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句话确实深有感触,当别人给你帮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很感激他,就会记住他,等到了下一次我们看到了那个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遇到了困难时候,自然而然,这个时候,不用他开口我们也会主动去帮助,因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今天就说到这,一小点自己的感悟,也因为自己给自己目标就是:,每个月坚持去写至少3篇博客,不管是技术性还是什么的,慢慢的形成一个习惯,过了几年在来看下自己走过的路程,看自己现在的思想和当时的想法的出入,慢慢的成长起来,厚积薄发。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了一本书,名字是:程序员成长路线图。作者名字记不怎么清楚了,书的作者其实是整理了自己多年的博客,通过后面的整理修改成了一本书,先暂且不说这本书到底怎么样,至少这也是一种积累的成果。

      养成好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多读书,读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中的那些琐事、与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