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hort barin)英语学习法如火如荼的训练持续了二十几天,SB的文档也读过两遍,并做了批注,有的地方已读过三遍。下面就我对SB第一阶段的认识,和在这二十几天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一下总结:
我对SB第一阶段的认识:
SB英语学习法,与我们传统的英语学习法“语法—翻译法”完全不同,传统的方法主要靠得是知识的记忆,采用的是“英语—中文—英语”的学习模式。这种外语学习方法我们采用了十多年,但效果甚微,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还是哑巴英语,就是那些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同学,亦是如此。
SB外语学习法认为外语的掌握应该是自然获得的过程,就像小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不是靠死记硬背学习得来的。它更加注重的是建立外语思维,初期是从听力开始入手的,并不急于读写。
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思考
第一阶段遇到的困难:对陌生的词汇,光听不看拼写,重复了十几遍甚至是二十几遍的听力训练,依旧是不能说。一旦看了眼拼写,听上几遍就能说,这是为什么?
因为自己每天都做饭,所以看到“蔬菜、水果和食物”篇,就想能不能应用一下SB文档中TPR“全身肢体翻译”法,把我每天看到的食物和水果都能用英文去表达呢。
于是每天我都去重复听一些“蔬菜、水果和食物”视频,可是对那些以前生疏的单词尽管听了好多遍,有的甚至到了10至20几遍,并且都是些我们日常用到的词,比如“茄子”,“芹菜”“长豆角”,可是到现在我还是不会读他们。会读得还是以前会的那些,比如“苹果”,“香蕉”等等。
起初我对这个情况非常的恼火。还不信邪的每天到教室后最先看得就是这些视频,今天吃那些蔬菜和水果来就先看哪些。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些食物,知道它们是什么,所以听的时候应该不算是无效输入。可是那么多遍的有效输入后,为什么还是没记住呢?这个问题我正在思考中?
就这一现象我想:我们第一阶段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一阶段听的目的是为了听懂,还是为了通过听对所看到的图片和场景产生刺激,以此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外语思维,开启我们大脑的另一个外语区。
第一阶段听的目的要是侧重第二种情况的话,那么那种反复的听,听了多遍也不会读得的这种听力训练法,会对语言思维的建立有好的效果吗?
希望提高班更多的同学给予交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