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关机方法:
shutdown -h now 关机(推荐) -h表示需要关机 now表示立即关机 now可以换成时间,表示等待一定时间关机
shutdown -r now 重启(推荐)
reboot 快速重新启动(跳过sync过程)
注销有三种方式:ctrl+d,logout,exit
init 0 关机
init 1 单用户模式启动 一般是系统管理员进行维护时
init 3 文字界面启动
init 5 图形界面启动
init 6 重启
halt 系统停机
Linux日期命令:
data:显示和设置当前日期和时间
cal:日历查看命令 例如:cal 9 2006 , cal -j 9 2006
Linux进程管理命令:
ps:列出系统当前的进程
ps -aux 列出系统所有进程
pstree:列出系统进程树
Linux作业控制命令:
ctrl+z:把作业挂起。
fg:把挂起的作业转入前台运行。
bg:把挂起的作业转入后台运行。
jobs:查看作业的情况。
kill:立即结束作业。
Linux光驱与软驱的装载与卸载: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mount -t 文件类型 设备文件 挂载目录
卸载 umount /mnt/cdrom
软驱的使用:
mount -t fstype /dev/fd0 /mnt/floppy
Linux用户管理命令:
uesradd username:创建新用户
passwd username:添加密码
userdel:删除用户
/etc/passwd:用户帐号信息
/etc/shadow:用户密码加密文件
who:确定系统当前用户的信息
whoami:显示用户当前账号
Linux命令帮助指令:
man 命令 查看命令的手册页
info 命令 查看命令的帮助
rpm 包文档
命令 --help
Linux操作磁盘指令:
hdparm:显示与设定硬盘参数。 例如:hdparm /dev/hda
mount :把一个分区挂到某一个现存的目录,即挂载点上。用法:mount –t vfstype -o option device dir
参数说明:
vfstype
ext3:redhat9默认文件系统
ext2:linux常用文件系统
vfat:fat32
iso9660:cdrom
ntfs:winNT,win2k
option
iocharset=*** 字符集
ro:只读方式挂载
rw:读写方式挂载
loop:将镜像文件作为分区挂载
例如:
fdisk –l //查看分区情况
mkdir /mnt/c //建立挂载点
mkdir /mnt/d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gb2312 /dev/hda1 /mnt/c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utf8 /dev/hda8 /mnt/d
ls /mnt/c
挂载U盘:mount –o iocharset=gb2312 /dev/sda1 /mnt/usb
挂载iso映像文件:mount –o loop, iocharset=gb2312 /image.iso /mnt/mydir
卸载分区:umount /dev/hda5
umount /mnt/d
fdisk -l [/dev/hda] 硬盘分区状况--包含几个区,以及各个分区的挂载点是什么
参数说明:
p:显示硬盘分区表
a:设置活动分区
n:创建新分区
e:创建扩展分区
t:改变硬盘分区的分区类型
d:删除一个分区
q:分区不保存,返回shell
w:将修改写入分区表
df -h :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h,--human-readable 以容易理解的格式打印出文件系统的大小(例如 1k 234M 2G)
du -sh 总结每个文件的磁盘用量,目录则取总用量。 -s,--summarize表示只分别计算命令列中每个参数所占的总用量 -h用法同上
uname -a 所用的Linux版本号
dd:磁盘复制命令,将指定的文件或磁盘扇区复制到某个映像文件中。例如:dd if=/dev/hda5 of=/mnt/c/rh.lnx bs=512 count=1
当系统非正常关机,可能无法进入系统,这时可以执行fsck修复磁盘
fsck [选项] <设备名>
参数选项:
-f fstype 制定要检查的文件系统类型
-n 模拟显示,并不真正检查
-r 恢复时要求用户确认
-p 自动修正安全的更正并且不会导致数据的丢失问题
例如:fsck -p ext2 /dev/hda2
注:应该先卸载文件系统,在检查
sync:同步文件系统
swapon/swapoff:停止/启用交换分区。例如:swapon –a
Linux常用文件操作命令:
mkdir:创建目录
touch:创建一个空文件、修改文件的访问时间
rm -r -f -r,--recursive表示同时递归的删除该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层 -f,--force表示略过不存在的文件,不显示任何信息
rmdir:删除空目录
pwd:查看当前目录
cd:切换目录
ls (list) ->dir
格式:ls [参数][路径或文件名]
参数:
-a,--all 不隐藏任何以.字符开始的项目
-l,使用较长的格式列出信息
-R,--recursive 同时列出所有的子目录层
-d,directory 当遇到目录时列出目录本身而并非目录内的文件
find 路径 [选项]
find /etc -name passwd
-name 按文件的名字查找
-size 按文件的大小查找
-type 按文件的类型查找
locate
locate -u &
grep [选项] 查找模式 文件名 [文件名...]
grep [参数] 'str' filelist
-n 显示匹配的行号
-i 忽略大小写
-r 递归查找
sort:排序命令。对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排序。
uniq:删除排序文件中的冗余行。
例如:sort c | uniq
ln (link):创建文件连接--类似windows中的创建快捷方式
格式:ln [参数] <dst> <link name>
硬链接:所有的新建链接均保存一个源文件的副本,所以删除源文件后所有的硬链接依然有效
(hard link)同一文件系统,不能指向目录文件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符号链接(软连接):所有的新建链接不保存源文件的副本,所以删除源文件后所有的符号链接依然失效
ln -s 源文件 目标文件
例如:ln -s /usr/local local
more命令功能:让画面在显示满一页时暂停,此时可按空格健继续显示下一个画面,或按Q键停止显示。
less命令功能:less命令的用法与more命令类似,也可以用来浏览超过一页的文件。所不同的是less命令除了可以按空格键向下显示文件外,还可以利用上下键来卷动文件。当要结束浏览时,只要在less命令的提示符“: ”下按Q键即可。
它们能上相近,只是从浏览习惯和显示方式上有所不同。
cat :显示所指的文件内容
head,tail:显示文件的前几行和后几行
wc:文字统计工具。
参数说明:
-c或--bytes或--chars 只显示Bytes数。
-l或--lines 只显示列数。
-w或--words 只显示字数。
bc:计算器工具
mv(move):将<来源>名称重命名为<目的地>名称,或将来源文件移动至<目录>
格式:mv [参数] <src><dst>
-i,interactive 覆盖文件前必须先确认
-f,force 覆盖文件前不会进行确认
cp(copy)
格式:cp [参数] <src> <dst>
-f 直接覆盖
-i 提示是否覆盖
-R 复制目录及目录内的所有项目
chmod:改变文件访问权限
符号标记法:
chmod (ugoa)(+-=)(rwx)filename/filelist
例如:chmod g+w o-x /usr/local/*
数字标记法:
4(100)读 2(010)写 1(001)执行 0(000)无权限
例如:chmod 755 /usr/local/*
chown:改变文件/目录属组
chgrp:改变文件/目录属组
umask:改变文件的默认权限
文件比较:
diff:找出两个文本文件的差异
格式:diff [参数] <fiel1> <file2>
-w:忽略所有空格差别
-i:忽略大小写
cmp:比较任意两个文件
格式:cmp [参数] <file1> <file2>
输入重定向:
例如:cat < test1
错误重定向:
例如:cat datafile 2> error-mesg '2>'表示重定向到标准错误输出(显示器)。这条命令的意思是当显示datafile出现错误时,就将错误信息输出到error-mesg文件中。'1>'表示重定向到标准输出(显示器),'0<'表示重定向到标准输入文件(键盘)。
输出重定向:
例如:cat test1 > test2
追加输出重定向:
例如:命令>>文件:输出追加到文件
管道:将某一个程序的输出直接送入到另一个程序,作为输入。例如:command1 | command2 | command3......
后台运行命令:命令&
Linux网络主要命令:
ifconfig:显示和配置网络接口。
例如:
显示当前活动接口状态:/sbin/ifconfig
设置第一块网卡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210.30.101.222
查看第一块网卡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启用/停止网络接口:ifconfig eth0 up=ifup eth0 / ifconfig eth0 down=ifdown eth0
netconfig命令:redhat9提供的基于文本的全屏网络配置工具。例如,配置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
traceroute命令:追踪网络数据包的路由
例如:
traceroute www.sina.com
nslookup命令:与Internet域名服务器交互查询,有交互式和非交互式两种用法。
例如:
查询大工主页的ip:nslookup www.dlut.edu.cn
查询某ip对应的域名:nslookup 162.105.203.114
ping:测试是否和某一台主机连通。原则,从本地到远端
例如:
ping本机IP:网卡
ping同一子网其他机器:局域网
ping不同子网某台机器的IP:网关
ping不同子网某台机器的域名:DNS
ping外网站点
route -n:查看路由状况
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
例如:
显示系统路由表:netstat –r
显示系统中活动的tcp信息:netstat -ta
常用网络工具:
文本模式web浏览器:lynx,例如:lynx http://ssdut.dlut.edu.cn
远程登录:telnet,例如:telnet 202.118.66.5
文件传输:ftp,例如:ftp ftp.dlut.edu.cn,登录(anonymous)cd、ls、get、exit
安全的远程登录:SSH
用法:ssh –l 远程主机用户名 远程主机ip,
例如:ssh –l yes 202.118.66.5
安全的文件传输:sftp
例如:sftp [email protected],password、cd、ls、get、exit。
Linux系统中应用软件的分发格式:
rpm包:
rpm -ivh rpm包 安装rpm包
rpm -Uvh rpm包 升级rpm包
rpm -e rpm包 删除rpm包
rpm -qi 包名称 列出信息
rpm -qf `which 命令` 显示命令所在包
rpm -ql 包名称 包中的文件列表
tar包:
tar cvf home.tar /home -c:创建 -v:查看创建信息 -f:指出文件名
tar czvf home.tar.gz /home -z:压缩
bzip2 filename ->filename.bz2 压缩
bunzip filename.bz2 解压
gzip和gunzip
zip和unzip
linux模块操作:
lsmod:列出已经被内核调入的模块
insmod:将某个模块插入到内核中
rmmod:将某个模块从内核删除
depmod:生成依赖文件,告诉insmod将来要从哪儿调入模块
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有需要查看 CPU 使用率,并根据相应信息分析系统状况的需要。在CentOS中,可以通过 top 命令来查看 CPU 使用状况。运行 top 命令后,CPU 使用状态会以全屏的方式显示,并且会处在对话的模式 -- 用基于 top 的命令,可以控制显示方式等等。退出 top 的命令为 q (在 top 运行中敲 q 键一次)。
运行 top
在命令行中输入 “top” 即可启动 top ,运行后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top 的全屏对话模式可分为3部分:系统信息栏、命令输入栏、进程列表栏。
第一部分 -- 最上部的 系统信息栏 :
第一行(top):
“00:11:04”为系统当前时刻;
“3:35”为系统启动后到现在的运作时间;
“2 users”为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更确切的说是登录到用户的终端数 -- 同一个用户同一时间对系统多个终端的连接将被视为多个用户连接到系统,这里的用户数也将表现为终端的数目;
“load average”为当前系统负载的平均值,后面的三个值分别为1分钟前、5分钟前、15分钟前进程的平均数,一般的可以认为这个数值超过 CPU 数目时,CPU 将比较吃力的负载当前系统所包含的进程;
第二行(Tasks):
“59 total”为当前系统进程总数;
“1 running”为当前运行中的进程数;
“58 sleeping”为当前处于等待状态中的进程数;
“0 stoped”为被停止的系统进程数;
“0 zombie”为被复原的进程数;
第三行(Cpus):
分别表示了 CPU 当前的使用率;
第四行(Mem):
分别表示了内存总量、当前使用量、空闲内存量、以及缓冲使用中的内存量;
第五行(Swap):
表示类别同第四行(Mem),但此处反映着交换分区(Swap)的使用情况。通常,交换分区(Swap)被频繁使用的情况,将被视作物理内存不足而造成的。
第二部分 -- 中间部分的内部命令提示栏:
top 运行中可以通过 top 的内部命令对进程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内部命令如下表:
s - 改变画面更新频率
l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 信息的表示
t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信息的表示
m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信息的表示
N - 以 PID 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第三部分后述)
P - 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M - 以内存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h - 显示帮助
n - 设置在进程列表所显示进程的数量
q - 退出 top
s - 改变画面更新周期
第三部分 -- 最下部分的进程列表栏:
以 PID 区分的进程列表将根据所设定的画面更新时间定期的更新。通过 top 内部命令可以控制此处的显示方式。
应用 top
一般的,我们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对服务器进行维护,让服务器本地的终端实时的运行 top ,是在服务器本地监视服务器状态的快捷便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