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秘密》的写作方法很醒目,
从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
到产品战略、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测试、产品发布、产品总结改进,完成了一个产品的全过程循环。
最后在作者的角度上观察微软,在微软的未来发展中,有哪些优势,有哪些缺点,让人阅读完过去的几章对微软的现有开发模式拍案叫绝,在这一章却陷入踏实的思考,很好的亢龙有悔。我在《走出软件作坊》最后一章也反思了亢龙有悔。
在《微软的秘密》中没有讲人的修炼,因为微软的秘密一开始就说,微软要寻找的是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的精明人士,这个前提是已经确定了的,但在中国大部分IT公司无法做到,没名没利没事业没前途,大部分IT公司都是有多大关系资源就发展多大,关系资源发生变更或用尽,就陷于缓慢发展的周期周而复始。所以,《走出软件作坊》着重在人的自身心智提升上下了不少功夫,希望大家达到既懂技术又懂经营。
《走出软件作坊》在波波波-产品生命周期,以及未来趋势篇中也大量讲到了产品战略。因为我一直希望软件能带来价值,不断上下求索深深思考细节摸索,开始觉得高技术能带来价值,但事实证明不能。然后又研究软件工程,发现软件工程也不能。然后又研究管理,发现管理也不能。于是研究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关系资源,看《毛泽东》看《雍正皇帝》看《激荡三十年》看《资本论》,看天涯时事,发现也不能。最后研究到了互联网、民生、广告、娱乐、虚公司、盈利模式这一战略层面的信息,在公司战略层面上思考。一路下来,才发现,从公司战略层面、到管理层面、到研发过程管理层面、到产品设计、到产品技术架构、到开发代码,每个层次都努力,才能达到最终目标。但牵引力最大的就是公司战略,需要对中国社会、中国政府、中国民生、资本、媒体具有深刻的思考和洞穿眼光才能达到正确的目标。所以我在《走出软件作坊》中写了未来趋势篇。
我也在《走出软件作坊》中一开始便讲到了组织结构、四套马车、研发团队文化,然后一一接下来叙述了研发过程管理的整个过程,思路和《微软的秘密》一样。而其实是,微软虽然作为世界最大的软件厂商,但其开发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产品经理、开发组长、测试三套马车,微软有专门的文档与教育部门负责文档编写、培训教育,和《走出软件作坊》很神似。而微软也采用师傅制,也采用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战略、产品场景描述、功能点描述、程序员先自估工作量、里程碑、同步工作制度,只不过《走出软件作坊》的做法更加简单轻巧,虽无法达到微软的质量和管理水准,但应对国内竞争环境应该是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我们从来不喜欢看上去很美很正规的东西,我们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压缩更低的成本,出更小的异常。
记者采访我的时候,觉得《走出软件作坊》说的都是一个个的点,都是经验之谈,还不能称的上是模式和体系,我当时也给他讲过这番话。豆瓣和当当上的评论,很多读者也有这种感觉,拍案叫绝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在书中第一章就讲到我只在管理软件公司工作过,只工作过两家企业,具有很强的限制性,所以只是希望大家阅读的时候能够产生思考,而不是让大家学我的方法。《微软的秘密》也是一样,我阅读《微软的秘密》的时候也是不可能把微软的方法拿过来用,但是我经常都回顾阅读阅读它,因为它总是能让我引起许多思考,这几天我在阅读《激荡三十年》,给我的思考很多,这就是这类书的作用。
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看到了术,有人看到了道,有人看到了点,有人看到了体系,有人明白了人生,有人明白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人手舞足蹈,有人深深思考,有人想知道未来趋势,有人只想解决手头现有问题,于是,《走出软件作坊》所以受众很广。而《微软的秘密》在更高更正式更系统的层面上分析,它才是真正的正规军。
我曾经说过,从乌合之众想达到正规军,必须经历中间过程,而无法直接到达终点。这就是《走出软件作坊》的意义。也有网友笑称,《走出软件作坊》可以使你走出作坊,但不可以使你成为正规军。所以,如果你已经走出作坊,《微软的秘密》是你必须拥有的下一本书。
不过,从2009年《程序员》杂志的公开调查,78.8%的中国IT企业的研发团队小于20人,要知道按照《走出软件作坊》中最小的最必须的团队组织就需要有4个人,可想大家都在作坊,甚至还都处于混沌的乌合之众,无组织架构无研发过程管理,只是呼啸山林有事一窝蜂。如果《走出软件作坊》能够让中国78.8%的IT企业走出作坊,那么中国软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会发生质变大大增强。我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却没有想这么多,只是想把我这十年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记者采访我的时候,也问道,《走出软件作坊》怎么会这么热卖?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深深思考,我个人感觉是,中国社会好像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如同现在电视上大量讨论中国改革三十年、大国崛起,图书行业也有热销的《明朝那些事》、《品三国》、《激荡三十年》、《毛泽东传》,其背后都是因为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阶段 ,下一个阶段怎么走,过去我们的路那些是错的那些是对的,我们在总结我们在思考,为了将来更好的出发而总结而思考。而中国的IT行业,似乎也走到了一个阶段,下一个阶段怎么走,大家也都在总结在思考,恰恰《走出软件作坊》出现了,它是中国典型IT企业的真实写照,但是又加入了许多的总结与思考,而且在未来趋势篇中还指出了未来发展的变化方向,使人豁然开朗。《走出软件作坊》如此热销,可能就应了那句话:生得逢时。
在《走出软件作坊》中我也提到过类似的话:成功的人,不是因为他自身的成功,而是他恰好踏准了社会的前进节拍。纵看历史,即使不出现朱元璋,也会出现牛元璋。
《微软的秘密》的再版,恰恰反映了这一深刻的社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