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用了一下TQ2440的板子,现在整理一下当时的记录发出来,防止遗忘。
2011-10-25
首先开发板(天嵌TQ2440)串口线与PC机相连,然后上电(在NOR flash下启动),再插USB下载线,安装USB数据线驱动,按照光盘中开发板使用手册中的步骤即可。
下载linux内核镜像
串口线、USB下载线均与PC机相连,打开DNW软件,在DNW中打开串口,波特率设置为115200,发送地址为0x30000000,DNW可以代替超级终端。
开发板在NOR flash模式下启动后,DNW软件界面中会出现如下内容
下载可按照readme文件中的步骤,共三步:
1 使用命令1,烧写uboot到Nand Flash
输入1按enter,然后选择要传送的U-boot文件,我选的文件是u-boot_VGA.bin
2 然后使用命令3:烧写linux内核(zImage)
U-boot 传送完成以后,按下3,选择linux内核文件,我选的是
zImage_2.6.30.4_VGA_256MB.bin
3 然后使用命令6:烧写文件系统(root)
按下6,选择文件系统镜像文件root_qtopia_2.2.0_2.6.30.4_256MB.bin
之前我并没有查看nandflash的大小,刚开始一直烧的是64M的文件,因此系统一直起不来,后来看了一下nandflash的大小是256M才知道原因,重新烧写与256M相对应的文件之后,就正常了。
启动开发板上的linux系统
全部传送完成之后,开发板断电,拨码到NAND flash模式下再上电,就可以看到开发板中的linux系统启动了,在DNW软件的界面中会有启动信息,如下图
之后按下enter键,就可以进入其根目录下,输入ls查看文件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这个文件夹名称边都有1;34m这样的符号,不过并不影响我进入文件夹查看文件
查看其IP地址
在Windows下ping 192.168.1.6 ping不通,原来它们不再一个网段内,修改开发板的IP地址
开发板IP没变,也不知道后面那些显示是什么意思,就算修改成功了开发板重启之后还是会恢复成原来的IP的,干脆直接修改文件/etc/init.d/srC中的内容,先查看srC文件的内容:
[root@EmbedSky init.d]# cat rcS
#!/bin/sh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runlevel=S
prevlevel=N
umask 022
export PATH runlevel prevlevel
#
# Trap CTRL-C &c only in this shell so we can interrupt subprocesses.
#
echo Done > /dev/s3c2410_serial0
mount -a
mkdir /dev/pts
mount -t devpts devpts /dev/pts
echo /sbin/mdev > /proc/sys/kernel/hotplug
mdev -s
mkdir -p /var/lock
mkdir /dev/fb /dev/v4l
ln -s /dev/fb0 /dev/fb/0
ln -s /dev/video0 /dev/v4l/video0
ln -s /dev/ts0 /dev/h3600_tsraw
hwclock -s
insmod /lib/input-polldev.ko
insmod /lib/mac80211.ko
insmod /lib/rt2x00lib.ko
insmod /lib/rt2x00usb.ko
insmod /lib/rt73usb.ko
insmod /lib/ov9650.ko
ifconfig lo 127.0.0.1
net_set &
/etc/rc.d/init.d/leds start
/etc/rc.d/init.d/netd start
/etc/rc.d/init.d/httpd start
qtopia &
/bin/hostname -F /etc/sysconfig/HOSTNAME
在论坛中看到下面的话;
因此直接查看/etc/net.conf文件
果然和开发板系统中显示的网络配置信息一模一样,那么只要将这个里面的IP等信息改为我们想要的IP信息就可以了,我的PC的IP是192.168.232.35,因此要把开发板的IP与PC的IP设在同一网段中,采用VI编辑器修改(这个搞了半天,VI用的不熟啊):
之后重启开发板,输入ip a查看其IP等信息
可以看到IP已经改了,然后ping PC机,但是ping不通,在PC机上通过CMD窗口ping开发板,能ping通,
这是什么问题呢(防火墙早关了),想不通,我干脆直接用网线直连(之前是通过交换机的),还是同样的问题,怎么办呢,上网查吗,搜到一篇帖子,问题基本差不多,上面说关掉瑞星杀毒软件就可以了,于是我试着把瑞星关掉,然后在ping,果然ping通了,万恶的瑞星啊。在这里要感谢一下楼主,让我少费了不少时间。
参考网址
http://deshunfan.blog.163.com/blog/static/34244101200942010204934/
http://bbs.embedsky.net/viewthread.php?tid=199
http://www.examda.com/Linux/Instructs/051123/154203799.html
http://www.examda.com/Linux/Instructs/051123/154203799.html
2011-10-26
接下来我想写一个helloworld测试程序在虚拟机上进行交叉编译,之后通过NFS下载到开发板上,使helloworld在开发板上跑起来。
前面只是开发板和PC机相互ping通了,和虚拟机中的Ubuntu系统还不知道呢。
首先说一下我的整个环境的配置:
虚拟机版本:VMware Workstation7.1.5
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Ubuntu11.10
虚拟机IP地址:192.168.91.134
交叉编译器版本:arm-linux-gcc-4.4.3
本机系统:Windows XP
本机本地IP地址:192.168.232.35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32.1
DNS: 221.12.1.227
开发板系统:linux2.6.30.4(内核版本)
IP地址: 192.168.232.154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232.1
DNS: 221.12.1.227
PC机和开发板通过交换机上网,接下来启动Ubuntu11.10系统,ping PC机和开发板都可以ping通,但是开发板ping虚拟机却ping不通,就先输入命令关掉Ubuntu的防火墙(原来可能也没开吧),还ping不通,在改系统IP地址使其和PC机及开发板在同一网段内,在ping,还不通,怎么办呢,上网查资料。
查过资料之后才知道,我的Ubuntu设置的网络连接方式不对,应该把NAT方式改为桥接方式,其实这3种方式我也不怎么懂,花了半天看了一下终于搞明白了。然后开始设置,这个也挺烦的。
首先查看网络连接,虚拟机有两个虚拟网卡1和8:
查看VMnet1的IP设置
在VMware Bridge Protocol框前打钩
之后在VMware中选择桥接方式,Bridged to 到实际网卡,就那个数据包计划微型端口那个,如图:
接下来对Ubuntu的IP等信息进行设置,子网掩码、网关、DNS都与PC机一致,IP设在同一网段。
用ifconfig等命令设置IP的话系统重启就会还原,因此直接修改文件(当然首先要取得root权限),首先是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在/etc/network/interface文件中添加信息
之后保存退出,在/etc/resolv.conf文件中加入DNS信息并保存退出。
接下来重启网络服务或重启系统:
#root@ubuntu:/etc/init.d# ./networking restart
在ping,开发板、PC机和虚拟机都可以互相ping通了
但是Ubuntu中不能上网,重启也不行,本来不打算追究这个问题,因为开发板、PC机和虚拟机已经组成了局域网,之间可以互相通信,使用nfs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虚拟机中的Ubuntu没有装nfs,在使用apt-get命令安装软件包的时候它是从网上先下下来才安装的,因此必须要是ubuntu能上网才行(谁知道只是一个IP地址的问题,后面会说)。
其中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在/etc/resolv.conf文件中写入的DNS地址在系统每次重启之后,他里面的内容就会还原掉,等于没改,因此改好后要修改文件属性
#chattr -i /etc/resolv.conf
这样再重启系统此文件中的内容就不会还原了(只是目前不知道改这个文件的属性对系统有没有影响)
我原本以为不能上网是这个问题,但是重启之后还是不能上网,之后又上网查资料,采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行,从下午搞到晚上都没解决。第二天早上又开始弄,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是IP地址的问题,我就分别把开发板的IP和Ubuntu的IP改到PC机上,然后看上网情况,都不能上网,难道会是这个问题?我们公司用的是局域网接入外网的方式连网,IP地址并没有和MAC地址绑定,我们部门的网段是192.168.232.xxx,0到255应该都能用,我去网络管理员那里看了一下IP的分配表,发现最大只到100,难道100以上的就不能上网了?其实我对这个也不是很清楚,当时刚好有一个20没人用,我就把Ubuntu的IP改为了192.168.232.20然后再重启系统,果然能上网了。真是郁闷死了,早点想到就不用浪费这么多时间了,不过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开发板要上网的话,也把IP改到100之内就可以了,最好找别人没用的,不然就会有冲突)。
参考的资料及网址
http://hi.baidu.com/swlilike/blog/item/7709b809b2621a3c6b60fb55.html
http://hi.baidu.com/%C4%BE%C4%BE_%C2%DE/blog/item/d39c292f2b982236d52af123.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35410fc489eb172ded63b76a.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2761030.htm
ubuntu中设置静态IP和MAC地址,重启不影响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2113256-1-1.html
http://cdj850909.blog.163.com/blog/static/1024570220102210025170/
http://www.hostloc.com/redirect.php?fid=45&tid=23659&goto=nextoldset
2011-10-28
那么现在呢开发板、PC机和虚拟机中的Ubuntu就相当于一个局域网中的三台独立的计算机,而且可以相互ping通,接下来就开始研究nfs这个东西了,我对这个东西也不是很了解,上网查资料先。
nfs(网络文件共享系统)分服务器和客户端,简单来说,nfs服务器可以使用nfs来让其他远程机器共享它的本地资源。nfs客户机是访问nfs服务器的共享资源的机器。
nfs服务器使用的命令是:share unshared shareall unshareall
nfs客户机使用的命令是:mount umount mountall umountall
看起来挺简单的,但弄起来还是有不少问题的。
我接下来的目标是要在虚拟机的ubuntu系统中交叉编译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然后通过nfs系统使它在开发板上运行,那么ubuntu系统就应该作为服务器,开发板作为客户机去挂载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夹。
因为ubuntu默认是不安装nfs服务程序的,因此首先要在ubuntu中安装nfs服务器程序的软件包,使用apt-get命令一次安装nfs-common和nfs-kernel-server两个软件包,如下图:
安装好以后,需要修改/etc/exports文件,在其后面添加一行文字,如下图
其中/home/gexioyong/armshare事先新建好,用它作为共享文件夹,192.168.232.38是开发板的IP地址(为了使开发板能上网,我把原来的154改成了38)。rw表示客户机用户具有可读写权限,sync表示数据同步写入内存和硬盘,no_root_squash表示允许客户机以他自己的root特权存取该目录,就是说,如果客户机用户是root,那么它就对这个文件共享。
接下来输入exportfs –rv使修改生效
然后输入命令开启nfs服务,
#/etc/init.d/portmap start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start
之后在开发板上的linux系统的根文件系统中新建用于挂载的文件夹
在/home中新建nfshare
#mkdir nfshare
接下来就是用mount命令加载,但是出现了问题,如图
一直挂载不上,又查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修改,都不行,最后在这个帖子上看了一下:
http://blog.mcuol.com/User/longren/article/10150_1.htm
要在mount命令后加-o nolock参数,我加了之后再挂载,就没什么问题了
什么情况,难道ubuntu上的nfs服务器版本太旧了吗,不清楚。
现在离目标就剩最后一步了,在ubuntu上的/home/gexiaoyong/armshare文件夹中用先新建一个nfstest文件夹,然后在文件夹里用vi创建一个hello.c文件,里面当然是经典的helloworld程序了,之后交叉编译(我用的是arm-linux-gcc4.4.3交叉编译器)生成arm平台下的可执行文件(或者在别的地方创建编译,最后把可执行文件拷到共享文件夹里就好了),然后在开发板上的/home/nfshare文件中查看并运行它:
Hello World!出现了,我原本还以为会在开发板的液晶屏上显示一个Hello World!呢,没想到只在DNW上显示了,可能本来就是这样,搞不清楚,我还是菜鸟一只,呵呵。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发板每次重启以后就要重新mount,我想让它每次重启后自动加载,那就需要修改开发板上linux系统中的/etc/fstab文件了,首先看一下这个文件里面有什么东西
看不懂,那就再查资料吧。这里说的相当详细:
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t=58468
之后又有问题了,不过到现在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惊慌失措了,问题多了才好呢,多了才能多查资料多学习,才能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在fstab文件里添加了一行内容,如下:
但是重启开发板后,共享文件夹没有没有自动挂载上来,我再手动挂载,又挂载不上了,可能是我内容加错了吧。因为在启动信息中(开发板启动的时候会有一些启动信息)有这样一句:
这就说明自动挂载失败了,但是现在手动也挂载不上了,有点郁闷了。
全部重启,在ubuntu中启动nfs服务的时候出现了权限问题,必须以root身份启动nfs服务,否则就会失败,然后开发板上电,手动挂载共享文件夹,竟然又可以了,这都是什么问题,算了,不自动挂载了,把fstab文件的内容改回去,每次都手动挂载吧。自动挂载等以后搞清楚了再说。
网上参考资料:
http://www.examda.com/linux/fudao/20090727/091557635.html
http://www.hdpfans.com/thread-12852-1-1.html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2267115-1-1.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ab00d8335a8102d276a22f63.html
http://network.51cto.com/art/201008/217334.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ef3d000100f1ko.html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8/0918/A20080918360059.shtml
http://www.hdpfans.com/thread-12852-1-1.html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2267115-1-1.html
http://blog.mcuol.com/User/longren/article/10150_1.htm
http://hi.baidu.com/farmerluo/blog/item/07aa5343d2da9f119313c6de.html
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t=58468
http://www.linuxso.com/command/mount.html
接下来是移植appweb服务器和搭建嵌入式Linux + web+sqlite +php5.0 的平台,之前记录的比较乱,整理一下在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