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Google微软两大巨头对抗 谷歌4比1领先

[置顶] Google微软两大巨头对抗 谷歌4比1领先_第1张图片  美国IT业界资讯博客BusinessInsider今天撰文,回顾了Google和微软以往六个回合的正面冲突,Google最终以4:1大胜,仍有一个回合的胜负尚未决出。

  Google和微软向来不和,但他们的斗争通常都很隐秘,仅限于幕后。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过去一年左右,这两家公司已经在专利和搜索等多个领域展开公开对抗。微软最近还发布了整版广告,批评Google的隐私政策,而Google也发表措辞激烈的博文予以回应。

  不过,关键问题在于:谁赢了?以下就是微软和Google多个回合的较量结果:

  第一回合:Google称必应窃取其搜索结果。

  去年2月,微软邀请Google垃圾信息主管马特·卡茨(Matt Cutts)参加由Google批评人士维维克·瓦德瓦哈(Vivek Wadwha)和微软高管沈向洋(Harry Shum)举行的一个研讨会。由于所有人都对Google垃圾搜索结果的泛滥不满,因此这似乎是一场鸿门宴。

  但出人意料的是,Google却出示了必应抄袭Google搜索结果的证据。Google研究人员为“hiybbprqag”等错误的单词创建了一些“着陆页”,随后发现,必应竟然与Google给出了相同的搜索结果。他们在上述研讨会召开前几小时将结果发布在科技博客Search Engine Land上,帮助卡茨反客为主。

  赢家:Google

  没有人相信微软的辩解。微软的解释是,该公司将Google搜索结果作为众多参考依据之一,而由于其他地方没有出现上述网页,因此导致必应与Google给出了相同的结果。

  这让人们再次意识到,微软缺乏创新能力,导致所有人都不理会微软的解释。

  第二回合:Google社交主管维克·冈多特拉(Vic Gundotra)在Twitter上称,微软与诺基亚(微博)的智能手机合作协议是“两只火鸡变不成鹰”。

  赢家:Google

  一年后,微软在移动市场仍无作为,而诺基亚的份额也在持续下跌。诺基亚去年1月在英国市场发布的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目前尚未对该平台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依旧低于2%。与此同时,Google Android却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平台,份额超过50%。

第三回合:微软在情人节邀请用户与Google Apps“分手”,转用微软产品。

  赢家:Google

  真正响应微软号召的都是小企业,而且它们并没有真正购买Google Apps,只是处于试用阶段。但微软却表示,之所以很难找到大企业,是因为很少有大企业使用GoogleApps。

  第四回合:微软称Google Apps未获政府认证

  这一大战源于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名为FISMA的安全标准。Google一直声称Apps获得了认证,但微软却在一份法庭文件中发现:美国司法部称,政府版Google Apps其实并未获得认证。几天后,政府专家在出席美国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时,似乎也认同了微软的观点。但Google最终还是证明了自己的说法。

  赢家:Google。

  微软抓住技术问题不放,但最终还是错了。这让微软显得很没有风度,而且也透露出对Google Apps的恐惧。

  第五回合:Google指责微软是“专利流氓”。

  2010年,微软要求Android厂商缴纳专利费,并起诉了拒不缴费的企业。Google缺乏足够的专利进行回击,所以试图收购北电专利,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微软和苹果组成的财团。

  Google总法律顾问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指责这些企业利用伪造专利发动敌对战略。

  赢家:微软

  几周后,Google被迫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专利。Google似乎意识到微软的确已经占据上风。更令Google尴尬的是,微软曾经邀请Google与之共同竞购北电专利,但Google拒绝了。此事后来被微软公关主管弗兰克·肖(Frank Shaw)公之于众。

  第六回合:微软发布整版广告批评Google更改隐私政策,并强调微软产品“以人为先”。

  赢家:未决胜负

  我们认为,有关Google隐私政策的抨击有些反应过度。Google已经强调,只会将用户数据用于Google旗下的网站,不会与外界分享,也不会出售。这并没有突破互联网企业的底线。

  尽管如此,微软的指责也的确属实:真正付钱给Google的是广告主,不是用户。有时候,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二者的这一轮较量恐怕还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决出胜负,关键在于是否会有用户因此而转用必应和Hotmail。但我们猜测,多数用户都不会在意。

  最终结果:Google4:1获胜,还有一个回合未决胜负。

  Google挑起的事端不如微软多,但至少赢得了己方挑起的一个回合。目前为止,微软挑起的3个回合都失败了,而对隐私问题的指责胜算也不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windows,android,Google,手机,twitter,微软,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