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的起点和圈子问题

  对这个问题有些好奇,所以收集了些实例:

借雷军的金字招牌

我是在2003年认识雷军的,到今天已经十年了。


  口袋购物王珂:移动电商的未来

  http://cpmq.cec-ceda.org.cn/news/2013/0618/article_2405.html



口袋购物王珂:PC互联网将会归零

http://business.wincn.com/Focus_leader/20130722133967.html

导读: 口袋购物是王珂创办的第三家公司,小米手机CEO雷军是其前期创业的投资人之一。明星人物的参与让这家公司自创业就有了不低的门槛,在还没有想清楚怎么干时,就已经融资千万美金,后又邀请到大量大互联网公司的精英加盟。

在王珂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决定不对他创办口袋购物之前的“光辉履历”做过多的阐述,这里仅做简单的交代。

比如他9岁开始自学编程、11岁开始学用C++,14岁考过MCP,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微软认证专家。初二时写出一款软件差点被以色列一家公司以百万美元购买,17岁被美国加州大学录取,后几经波折后放弃,当年随即创办自己的第一家软件外包公司。

王珂有些不寻常的履历使其在青少年时就已经是媒体报道的少年才俊。这一度让他骄傲得有些迷失,待“清醒”后开始拒绝接触媒体。直到口袋购物市场部的人说,你得出来给公司吹吹风了。

口袋购物是王珂创办的第三家公司,小米手机CEO雷军是其前期创业的投资人之一。明星人物的参与让这家公司自创业就有了不低的门槛,在还没有想清楚怎么干时,就已经融资千万美金,后又邀请到大量大互联网公司的精英加盟。

从2011年创立口袋购物,到现在两年过去。按照王珂的说法,每月都有不错的数字增长,但离成功还早的很。

王珂不认为口袋购物是在效仿美丽说和蘑菇街,他认为恰恰相反。他也一直在打造口袋购物的独特个性,比如口袋购物创业至今就只做移动互联网,不做PC端产品。

在王珂看来,移动互联网才是未来,PC互联网正在逐步衰退,终有一天,将会彻底归零。口袋购物今天所做的,只是顺势而为。

口袋购物是什么?

口袋购物是一款移动平台的推荐购物类应用软件,主打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商品推荐。电商导航的功能上与美丽说和蘑菇街类似。比如商店推荐,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寻找商品,每天精选潮流热卖商品,帮用户一站式购物。

它支持全网比价,收录了淘宝、天猫、京东、凡客、苏宁等商城的商品,为用户可以提供全网的价格对比功能。此外,它还支持同款商品比价和产品90天价格曲线。

有所不同的是,口袋购物采用了发现引擎的购物搜索技术,可以实现消费者个性化的购物搜索,保证不同的人搜索到不同的喜欢的商品。

口袋购物还采用了反向团购的方式,先聚合用户的需求,再根据需求去找商家进行团购,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了买卖双方更精准的匹配。

据介绍,目前口袋购物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几百万,每天的交易金额已经达到400万到1000万人民币。

王珂自述如下:

我特别讨厌媒体

其实我特别讨厌媒体。

我在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就上过电视台,做过各种采访,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变得骄傲了,从那天起我就开始拒绝媒体了,过去很长时间都是这样。

中国盛行个人英雄主义,而搞成个人英雄主义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我介绍的时候肯定会扬长避短,缺点尽可能不说,说了也不会写,媒体会倾向于把优点放大一点,这就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

结果就很容易被媒体反复采访,特别累。在镁光灯下,媒体写多了,就很容易真觉得自己是神了。在天天写我好的文章面前依然不浮躁,心态很沉稳,我觉得这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情,我也办不到,所以就很容易做出很傻逼,很狂妄的决定,而这可能是一个灾难。

我为此专门研究过,中国所有见过媒体的企业家,在刚刚曝光媒体的时候,基本上都摔过大跟头,做过特别傻的决定,而这对创业者来说可能是一个灾难。那些所有犯了错误的企业家,今天还活着,是因为从灾难中走出来的,没有走出来的那些企业就直接挂掉了,所以我感觉这些事情最好别犯。

我特别不喜欢媒体采访还有一个原因,我特别害怕失败。如果媒体不报道,偷偷摸摸干了,干成了再说,干不成就不说,也没人知道。要是一报道,就很没面子,不光自己没面子,投资人也没面子,因为投了一家失败的公司。

借雷军的金字招牌

我是在2003年认识雷军的,到今天已经十年了。

2010年底的时候,碰巧在一次聚会上跟雷总聊天,我随便提起了导购,雷总说导购是一个很大机会,我么一起干吧,我说好啊。实际上那时我们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有确定怎么做。

之后,雷军和我共同出钱,凑了第一笔启动资金。雷总对口袋购物的帮助是很实在的,创业之初我们很多面试,雷总也都跟着一块参加,投入了不少精力。除了投资和支持,他这块金子招牌让我们受益不浅。

创业早期,我想从大公司挖人,就把雷总的招牌搬出来,。记得我是写了一个TXT文件,叫做挖人话术。在百度楼下,我拿着话术给百度的员工打电话照着那个念,之后不断优化,目的就是怎么把百度的工程师从楼上骗下来。这个话术很有用,之后屡试不爽。

话术的关键技巧是,拨通电话的前三句话,就要把雷军搬出来,说我们是雷军共同投资的公司,这样对方就能听我讲完三分钟,否则一般就会挂掉我的电话。聊完三分钟如果把人能骗下来,靠谱的就聊三个小时,想邀请他加入谈三次基本就可以了。

雷总的一些经验对我帮助很大,比如他说要知行合一。我们经常说我们知道什么,但是干的和说的不符,比如说我们说要做正确的事情,但往往干的是随大流的事情,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情?比如说形势比人强,顺势而为,而干导购就是顺势而为。

一帮人在导购领域摸索

2001年4月我跟雷总说开始干,首先要融钱。我就去找了成为基金,开口要融资1千万美金,能开口提这样的融资要求,是因为大家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但成为基金的合伙人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说,说如果要融资500万美元,到是现在就能把钱打到你账上,打你个人账上都行。但你要融资1000万美金,写一张纸也行,结果你什么都没有,就空口就这么一说,怎么行?

我说我一定得融1000万美金,我们团队有很多百度、谷歌、还有一些大公司来的兄弟们,这帮兄弟出来跟我创业的时候,听闻都是融一千万美金。外面也有很多公司声称融资千万,其实就是融两百万美金,一千万人民币左右。我不喜欢吹牛,我们一定得融一千万美金。

他说融一千万美金,怎么也得写一张纸,我说行,晚上回去给你写一张纸,标题就叫“一帮人在导购领域摸索”,我们打算干导购了,至于打算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也不知道,但是告诉你,我们是很靠谱的人,你投吧。核心就是这个,

实际上,在成为基金办公室半天的时间我们就已经定了融资的事。然后我给雷军打电话,我说搞定了。雷军崩溃的说我知道你去一定能搞成,但是没有想到怎么会这么快。

我创办的第二家公司B轮融资没跟上,因此吃过亏,这也让我意识到跟VC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因此那时就有意识的结交投资人,所以跟很多的投资人都认识,混个脸熟。口袋购物的A轮和B轮融资都比较顺利,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做的事情顺应了大势。

发现引擎和反向团购

公司在创业之初,我们就研究电商公司为什么都不挣钱?发现原因主要是流量成本太高了,其他成本都合理。

以麦考林(电商)为例,它的邮购成本占销售额的8%到12%,实体店的营销成本占25%,做互联网之后成本占到了35%,所以不可能挣钱,因为毛利达不到35%,永远不可能挣钱。

而互联网最适合解决的就是大量工具和大量需求的高效匹配,比如说搜索引擎,你有很多想法问题,互联网有海量的内容,一搜就出来了。但问题出在购物的搜索和一般搜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比如用户搜“风衣”,但绝不会输入“英伦长款双排扣的风衣”,所有的用户加起来也就万把个关健词。所有用户喜欢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但搜的结果肯定是一样的,如果互联网上有一百万个风衣,九十九万九千件可能压根就没有展现的机会。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电商要花高价买流量。排名前5%的铺位不挣钱,是因为流量太贵了,排名后95%也不挣钱,是因为用户根本看不到。关键的原因在于客户需求和实现无法匹配。

于是我在想是不是能总结用户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把你喜欢的商品给你看,不喜欢的商品就不给你看了,每个人看不一样的结果。这样就解决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亿人搜风衣,每个人看到一条不一样的结果,我相信全网一百万件风衣就全部展现了。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发现引擎功能,帮助用户找到喜欢的,同时帮助商户低成本获得流量。

如果说“发现引擎”是我们的一个关键词,那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反向团购。

我们发现收藏商品数在移动端是PC的49倍,手机屏幕小,所以用户往往会对感兴趣的先收藏下来,我们就在想能不能把收藏的商品当成团购来做,如果把这些需求集合起来让卖家按团购方式打个折,岂不是匹配了双方的供销需求。

我们曾做过一次尝试,有一千多个人收藏风衣,我们找了五个风衣卖家,让商家出一个最好的价格,承诺七折包邮,我们把这个信息推送给给那一千个人,结果第二天卖了三百单,这就叫反向团购。

上面说的有两个核心点,一个是个性化的发现引擎,一个是反向团购,这就是口袋购物的两个核心要素,也是我们的核心模式。


逼着自己蹭流量

我们一开始推出电商导航产品打算叫口袋购物,但上线前三天临时改了一个名字。原因是我跟产品经理说不能花钱推广,用户自发增长才是好的产品。他说不花钱推广怎么让用户知道你的产品呢,不知道怎么能下载呢?

我说把名字改一下,用户肯定会搜淘宝,我们索性就叫“逛淘宝”。这个名字有两个好处,其一容易理解,能说清楚我们是干嘛的;第二只要用户搜淘宝,我们被搜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我是学技术出身,知道搜索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频,词频越高,被搜索的几率就越大,相同情况下,字数越少,被搜索到概率越大,逛淘宝只有三个字,词频高,被搜索的几率很大。

果不其然,我们发布逛淘宝后,上线一周就在App Store上排名TOP50以上,上了半个月,进入TOP10。曾经的一段时间内,在下载排名中,淘宝第一,逛淘宝第二,支付宝第三。

说白了,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蹭流量,而且蹭的很成功。当然这么做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我们强制要求推广不许花钱。

后来,阿里严禁我们再继续使用跟淘宝相关的名字,我们就改回了口袋购物,但核心没变,仍然是逛、找、买。目前为止,口袋购物成交金额是400万到一千万元一天,这一段时间的活跃用户达到几百万。

我们的优势是啥都没有

与眼前的收益相比我们更在乎消费者的价值。比如说口袋购物添加了同行比价的功能,这个功能对于我们其实没有一点好处,因为用户一比价就会去价格低的地方,价格低的地方往往给与口袋购物的返点就低,甚至没有返点,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把这个功能加入进来。

我们希望口袋购物是消费者可以信赖的,可以帮助他做决策,做一个聪明决策的工具。

我们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啥都没有,没有没有库存,没有压力,卖掉卖不掉无所谓。如果消费者不该买这款手机,因为明天就要出新款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消费者就别买了,等两天看看。

用户是容易被卖家忽悠的,现在忽悠客户的信息太多了。我们能不能让他做一个聪明的选择,即使我们挣不了钱,但相信如果消费者越来越多的生活支出是通过口袋花出去,我们就会有巨大的价值。

我很欣赏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说的一句话,他说每一次请第三方公司做价格调研的时候,第三方公司给出的结论都是亚马逊应该涨价,但是亚马逊每一次都朝着相反的方向迈了一步,反而降价了。他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亚马逊不是一个想要卖东西给用户的公司,而是想要帮助用户做出一个正确选择的公司。

长期来看,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就是消费者在你的平台上花了多少钱,而不是净利润。消费者越来越信赖你,通过你花了越来越多的钱,你才越来越有价值。所以需要让消费者对平台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对我们来说更是这样。亚马逊还要进货,还有仓储库存压力,都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对我们来说就更没有压力了。

盯着竞争对手没出息

有人总会把我们和美丽说和蘑菇街做对比,其实我们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是购物软件,就是上去买东西的地方。美丽说强调他们是达人社交。蘑菇街说它是一个购物分享社区,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类似于豆瓣小组。也就是说我们是购物软件,美丽说已经转变成时尚媒体了,而蘑菇街还是想做社区。

坦白讲,我们不是特别关注竞争对手,因为手机是个产品生意,而PC是个流量生意。原因在于PC有流量入口,而手机没有。比如PC的流量入口包括了搜索引擎、导航网站,小白用户(菜鸟用户)一上来,hao123给他四百个网站链接,这就是流量入口。如果你爹是QQ,你就有机会比我更快的获取用户,这是一个拼流量的生意。

手机不一样,手机是个产品生意,没有流量入口,没有人能决定你今天第一屏看到的是什么,用户没有习惯先打开软件导航的应用,然后再从里面找应用。用户手机屏幕上的应用就是他制订的hao123,他想起来点哪个就是哪个,用户不会放400个东西在上面,也不会因为卖家给你钱,你就把他的东西放在屏幕上了,并经常去点。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产品做得满足用户需求,所以我们从来不研究竞争对手,我们只研究用户需求。

以前马云说过一句话,他说用望远镜也找不着竞争对手,后来有人因此骂他。马云出来解释了一下,说我们只看用户,从来不看对手。那句话可能是圆他前面的话,但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盯着对手看没有什么出息,我们从来不研究竞争对手。

真正做得很成功的公司,都不在意竞争对手。因为在意竞争对手,容易做出模仿的行为。我觉得美丽说,蘑菇街,是不是把我们当对手了,所以效仿我们,把自己本来在坚持的都给砍了。

比如京东干物流已经六、七年了,大部分竞争对手这一两年才开始想起来自建物流体系,之前没有人干过这个事情。京东如果盯着对手干,绝对不会干物流,而是花钱买淘宝关健词。

是易迅盯着对手看,易迅要超越京东,所以开始自建物流。我觉得真正能从一群马里面跑出来的,能跳出来的,肯定是有一些独特的做法,而这肯定不是从对手那里学出来的。

移动互联网才是未来

口袋购物一开始就放弃了PC端,我们只做的移动端的产品,我们为什么只做移动端呢?

因为我们觉得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不是说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分庭抗礼,未来只有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的价值将会是零。

先来看一下2012年3月份的淘宝日均数据,淘宝一天能卖一千台PC,三千台笔记本电脑,五千个iPad和四万三千部智能手机。其中PC比前一年下降了5%,笔记本电脑下降了19%,智能手机涨了36%,iPad涨了150%。

PC加笔记本一天就卖四千台,智能手机是四万台,已经是它的十倍,还年对年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PC和笔记本年对年是百分之二十几的下跌。照这么卖下去,十年以后PC就没了,因为老的PC都坏了,新的PC没卖到几台,就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了。

PC已经很难被资本化(资本投资通过上市套现),未来也不是主流,互联网发明于PC的时代,但不一定要依托于PC而存在。全球普及率第一的设备是手机,第二设备是电视机,第三个设备才是电脑。全球普及率最高的设备带来的化学变化已经非常巨大,甚至对电视的影响也是很巨大的,没有必要再搞PC了。

我去年跟投资者说了一句话,今天的PC互联网就是2000年的雅虎,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就是2000年的谷歌,谷歌1998年成立,2000年大家都说它增长很快,就是没有人相信它能成为互联网的核心。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也是同样。

现在PC还面临的问题是,互联网的绝对流量正在下降,但是流量的成本却在攀升,此外,我的经验是交给投资人的报表只能涨不能跌。这就对我们这样的公司产生一个问题,即在整体流量下滑、流量单价越来越贵的情况下,要保证业绩只涨不跌,这事情已经太难了,超出了我的智力范围,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别做。

其次,在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要把资源投放到最有价值,也最能增长的地方。经营企业和做投资的道理一样,投资一块钱,如果五年十年之后,如果能赚一百块还行,如果变成了一块二,那这个生意压根就不值得做。

我想说未来会有七到九亿人会在手机上买东西,去年所有的电商网站,购买用户数也就一点几亿,所以有七亿多的增量用户,这些人从来没在电脑上买过东西的,但可能会直接成为手机购物的客户。

CEO都是吃软饭

如果问我创业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顺势而为,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大势。比如像B轮投资,是别人主动找来的。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顺应大势,说实话跟我们自己的努力关系不是那么大。

第二就是强悍的团队是发展的基础。口袋购物后端搜索的负责人是百度四十几号员工,三个搜索的高管之一。前端的头儿是腾讯无线的开发总监,电商的负责人是淘宝的四十几号员工,以前负责淘宝全站的推广,每天经手两亿的预算,外号叫“大少爷”,花钱如流水。

团队真的很重要,我经常跟公司同事说,CEO就是一个吃软饭的,靠别人获得成功的工作,找到靠谱的人,通过依靠别人来获得成功。

第三,少就是多。公司干的事情不用那么多,干的平台也不要那么多,干一个事情就够了,产品一个就够了。你看微信,一个产品,多牛。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百度就靠搜索,腾讯靠QQ,现在靠微信,360靠安全软件,其实一个产品就够了,少就是多。所以不要那么多方式,不用那么多平台,专注越少,越容易把全部的精力投上去。

别人一千万美金分三个平台,一个平台就是三百万。我们如果一千万美金就干一个平台,就是比他笨一倍,投入一千万也比三百万干的强。

我有一种理论叫“不可知论”,做一件事情有1000种方法,我不知道哪种是对的,试完999种,总会找到一条。如果999条都是错的,最后一条肯定是对的。

怎么能找到1000种方法呢?当然要不断的摸索,一边试,一边摸索。我们要先假定自己是错的,慢慢试,总能试出来对的。快速试错,快速调整,在我们死之前试到对的就行。

我跟我们投资者说,投这个钱目的是给口袋购物更长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可以试的机会,不至于试了300种就死了,可能301种就对了,仅此而已。(王卫东)

http://www.yunkeji.com/?p=9580

王珂:在手机上翻越淘宝的路径

2013年6月17日
评论 发表评论

线是场革命,我的目是什么?消淘宝。就是我们给一切源,你只要把淘宝打,就认为关了。这个潜台词是:淘宝是会被灭革命的,不从内部,就从外部。

王珂和雷军共同创办的口袋购物也走在这条路上。1500万用户,日成交4001000万人民币。目前在各指标上是领先的第三方导购。王珂84年生,跟雷军认识10年。他认为摸到了一条路径。

程苓峰:对于雷军你用到共同创办这个词。他那么重要吗。

王珂:你可能很想像,我找到一帮合伙人的方法是通cold call。我以前在厦,雷我来北京创业,我才来北京。此前在北京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总该怎么找人,他跟北京圈子里交朋友,混一两周,找人推荐。

最早雷从小米里找到几个百度的人,2个百度同事的电话,然后我就呆在百度楼下的SPR Coffee,天天打cold call下来聊。我甚至还编辑了一个便“cold call话术,就是怎么把下来。第一条就是一定要在前2之内把的名字端出来,否则别人很可能挂电话

我的思路是先打3钟电话下来聊3,合适就聊3次,最后就定。早期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想法,要找到牛人,花的精力非常大,比VC还难。我就通最初两个系人,熟了再藤摸瓜,了个百度通讯录,把大家都好的人出来,再一个一个cold call

20115月到8月,几乎天天游在中关村的基督教堂旁的咖啡和百度楼下的SPR约腾讯、新浪、百度的人。每天从早7点出,到凌晨1-3点回家。我的早期同事常会调侃当时我对着他3的情景,他想走却不好意思走的情景。

始人都是我到最后,雷临门一脚定的。后端技负责马飞,之前是百度搜索团队负责人之一。最后一次谈话是我跟他从下午58点。然后我赶回厦治肺炎,北京空气太差了,雷接着811点,定了。

程苓峰:入正题。任何产品在手机上都跟PC上不同。这几乎成了互联网业共同的信仰。比如QQ分在线和不在线,微信就永远在线。这个区别就好比是一个手机产品的诺曼底登陆点。没这个点就没前途。说到购物,你找到的在手机上的登陆点是什么。

王珂:第一。一个人在淘宝上搜索之后要翻50页,才会找到想要的东西。若在手机上就没电了。在手机上一定不能翻50页。第二。在手机上一个用户收藏的频率是在PC上的49倍。因为在PC上可以打开很多窗口,一边看一边关。这个在手机上行不通,而且是碎片时间,压力大,所以就收藏,再慢慢看慢慢选。

程苓峰:所谓的登陆点,背后都有个原因。QQ分在线和不在线,因为人不能背着电脑到处跑。微信永远在线,因为手机永远在你手边,你本来就一直在线。那你说的这两个登陆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王珂:PC上生长出来的淘宝,并没很好的匹配用户的需求和庞大的产品库。所以你需要去看50页。效率太低了。更要命的,你只看了50页,而后面还有950页,你没时间没兴趣去看。所以在淘宝上发生了奇怪的现象:95%的小卖家排不进前50页,挣不到钱;5%的大卖家有钱买广告进前几页的黄金地段,但竞争大广告高,也挣不到什么钱。

程苓峰:之前没看到过数据说淘宝卖家挣不到钱。

王珂:我一对一访谈过80多个卖家,大的小的都有,都说不挣钱。大的卖家要把30%多的收入投去做广告获取流量。电商是个奇怪的东西,都说是好行业,但没人赚钱。我2011年开始创业,当时就听到毕胜说,做B2C入错行了。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解决大量需求和大量商品之间的高效率匹配。搜索的本质就是这个。理论上天下没难做的生意,但淘宝并没用正确的方式去做。你有16亿商品,相当于4亿平米的商城。但你只把5%的东西秀给人看,而且不同人看到的东西都一样。

必定有另一种方式。

程苓峰:PC上没动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手机就逼着你去解决这个问题。

王珂:智能手机出货量是PC10多倍。这给解决这个问题带来足够大的回报土壤。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引擎。让不同人看到的东西也不同,和他的胃口。我们根据点击、收藏、购买等等行为,以及每一款产品的款式、价位、品质参数等等抽取出来分析,给商品重新排序。让用户不用翻50页,翻5页就找到。让那95%的小卖家也有用户,让那5%的大卖家不用掏出30%的收入打广告。

程苓峰:这活儿一看就明白。淘宝有更多用户更多数据。它比你有优势。

王珂:这是关键。我们的发现是,基于单纯的参数信息,机器很难帮人挑出喜欢的东西,但基于图片的学习,机器就能有所贡献。

之前,我们给商品能打上300多万个特征标签。比如种类、价格、颜色、产地、型号等等。我们训练了一批机器去学习,然后发现机器是否喜欢一个新商品跟人的判断接近率是60%,就无法提高了。而60%是一个不可用的程度,接近于瞎猜,瞎猜也能蒙对50%。

然后我们把商品的图片遮住,在做试验,就发现机器跟人的接近率大大提高到92%。这个结论就是:如果机器不能处理图片信息,机器的推荐效果就不能大大提高。人对一个商品的感觉,图片非常重要。而对于图片的分析,大家都处于一个起跑线上。我们有机会。

程苓峰:我听说,70%的大脑消耗掉的能量是用来处理视觉信息,而视觉就是在处理图像。这能证明图片非常重要。它包含了大量的大脑感兴趣的信息。这也许就是搜索商品(淘宝)跟搜索非商品(百度)的不同。在百度上搜的大部分是信息,而淘宝上搜的是一个具体的东西。

王珂:是的。在淘宝上要翻50页,但如果在百度上要翻50页,百度早完蛋了,一般翻几页就有答案。这背后的原因是,商品不能用语言来描述,你知道那是我的菜,但你不知道为什么是我的菜。你也许喜欢特定的颜色和款式,但你真不知道它到底应该长什么样子。搜非商品可以通过很多维度来描述,用关键词组合。但搜商品不能用语言来表述。

搜标准品比如PC,倒可以用参数组合来描述。但越是搜非标准品,尤其时装,越不能用语言来描述。

程苓峰:所以你打算从包含最多信息的图片入手。不过,图片分析太难了吧。

王珂:目前我们提取粗浅的信息,比如衣服的主色调、材质、纹理、这个图片里有没有人、这个人是不是明星、她的身材如何,等等。就已经能大幅度的把推荐质量提升。长期看,更乐观。

谷歌最新的技术,是让机器有顿悟的能力。给机器看10个杯子,最后再给它看第11个杯子,长得希奇古怪,但机器就能知道这是个杯子。突谷歌用的是神经元模型,能识别猫脸,人的背影,自行车,能分类。分类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开始。李彦宏刚设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最近百度魔图流行了,背后就是对人脸的识别。

程苓峰:但我一直认为,机器判断力离人差太远了。不是一个量级。依靠人大脑才能解决主要的问题。这是一种信仰。大自然的力量匪夷所思,是人不能企及的。比如3D打印,人类妄图制造一个能孕育器官的机器。我从不相信。器官是大自然才能造出来的。

王珂:同意你的看法。机器学习不是取代人。机器所学习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我们是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的数据更高效率的链接。比如,小城市的屌丝跟大城市的达人不认识,也没订阅他的微博,他们的生活没交集,但达人的推荐是靠谱的。我们通过分析认为某一类达人的喜好跟某一类屌丝的偏好相似,就把他们关联起来了。而且达人和屌丝都可能不愿分享自己的信息,我们就通过后台来计算,把两者近似的因素呈现出来。

程苓峰:当然,机器在个性推荐上也有人力不可匹敌的地方。

王珂:可以举百度的例子。以前百度的广告是这么卖的。你搜鲜花,系统就把包含鲜花的广告按出价排序。但问题是:系统里一共1000个广告都卖鲜花,但屏幕只显示最贵的10个,一年到头也只显示50个。李彦宏说,95%的广告从未显示过一次。

后来百度凤巢就用谷歌AdWords的做法。用户搜鲜花可能不是一定要买鲜花,而是因为情人节要买礼物。他可能想要的是巧克力。于是,把鲜花的所有特征列出来,比如礼物、植物、情人节、母亲节……再依照过去的点击纪录,算出每个特征有多重要,预测出对每个词的点击率,乘以价格,再排序。若当天是情人节,再加上巧克力的广告主一般都比花店更愿意花广告费,那么巧克力的广告就可能排在前面。

百度凤巢上线,广告的展示率从5%提升到26%。去年上线了个性化广告投放,同样搜苹果,如果发现用户是农民,那第一条广告就是种子。如果用户是技术员,第一条广告就是亚马逊。广告的展示率又提高到50%。这个小组得了100万美金奖金。

程苓峰: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类似凤巢的方法,把全网16亿商品重新排序,把展示率从淘宝的5%提高到百度的26%甚至50%。这样给大量小卖家也带去流量。

程苓峰:但就算是理解图像信息和个性推荐,你跟淘宝也是同一条起跑线上。

王珂:我认为移动购物是B2C最大的机会。淘宝上的老网购用户,要有PC、支付宝、邮箱、再绑定,非常麻烦。而B2C不需要这些,货到付款解决了很多麻烦。淘宝的支付用户是1.3亿,而手机用户会到5-7亿。他们会使用简便的购物方式,比如B2C2016B2C会超过50%的份额。支付宝是10年前淘宝成功的利器,因为人家不相信你,货到付款的成本高。但现在情况变了,货到付款以POS机为主,坏涨很少。

我做用户调研,三四线城市很多用户用唯品会。原因是三条:名牌,5折,货到付款。而B2C的特点是分化的,不象淘宝在C2C上那样一家通吃。越分化,越需要聚合的应用。这里有一股势。

程苓峰:淘宝的根基稳固吗。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创业梦和马云局》,我一个朋友在淘宝开店,亏了4万的储蓄,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你说访谈过的80多个卖家不赚钱。那他们什么时候会离场。

王珂:我问过皇冠级的卖家,太痛苦了,几个人,每天做十几个小时,说挣的钱还不如去打工,后悔。但不断有新人涌入。淘宝历史上有600万卖家,现在还活着的有200万。

程苓峰:也就是死掉了400万。如果都象我朋友亏4万,那就是1600亿。如果亏1万,也有400亿。这些钱都用做了淘宝长大的肥料。

王珂:还有广告。淘宝自己的广告预算是2亿,但每年卖家要花40亿来买外部流量导入淘宝,成就了淘宝的销售额。据说淘宝页面13是主动打开,23是广告来的。淘宝干了一件很NB的事。小卖家帮着你做成了,但还要求着你。这是个极成功的商业模式。

淘宝站在一个大势上,有一个偶像,再树立几个典型,就吸引人前仆后继。外部的输血,线下往线上输血,造就了这么一个生态。

程苓峰:你不断提到做一对一的访谈。这是你喜欢的方法吗。

王珂:想弄一个东西时,就找人问问靠谱不。也不用做功能,就画个草图,一个假的页面,问你会用吗?如果有60%说不,就不干。如果只有60%说是,恐怕也不能干。因为一对一的访谈做了很多说服的工作,真实环境下,用户一秒钟就过去了,没时间被你说服。我基本都尊重访谈用户的意见。

我之前做了一个购物搜索。上线后用了1万块钱买用户。回头率不高,3个月做的网站,一个礼拜就关了。不能犹豫,越早关掉损失越少。

程苓峰:你会在什么场合做访谈。

王珂:逮着机会就上。常去星巴克找人搭讪。我老婆学油画,我就逮着她在中央美院的老师聊了半天。这种讨厌高科技、手里又拿个iPhone的人,我喜欢跟他们聊。

有个5线城市的医生,加上灰色收入一年20万。他有一个电脑ThinkPad,但一年只打开5次,用来搜文件。他在手机上买东西,用唯品会买打折世界名牌。我问他什么算是世界名牌,他说是ESPIRIT,我当时愣住了。

有个住在广东清远的亿万富翁,在用唯品会之前,是用电视购物。我说电视里那都是骗子。但他喜欢。说打个电话就送过来,而且东西还真不错。

我们不在同一个生活里面。世界是千奇百怪的。访谈最重要的是,不预设答案,不辩解。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相信不可知论。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他们能告诉你什么会是错的。100种方法你否定了99条,那就接近正确了。我不假定自己聪明。我就是快速否定错的。因为错的一定比对的多。这个方法靠谱。

程苓峰:最后来点八卦吧。有趣的。

王珂:2010年底,雷军我去我的朋友,我有什么缺点,不要解、下来。我就照做了。我Win7的便上,最上面一行写我的缺点这样打开电脑很容易看到,提醒自己改正。

我缺点很多。下来的缺点常打开看看。也朋友我哪些缺点改了、哪些没改。最近一次跟同事开会,发现17个缺点,在努力中。

总常给我提意见。他讲话特容易细节。他建议说话前把要点1234写出来。我后来每次他打电话前都把要点写在上,然后再打。给别人打电话也至少打个腹稿,在一般打电话开腔都是,有三件事,1…2…3…”

这样沟通更有效。但有个副作用,我在没就不会说话了。所以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时,我常很紧张次。其不是的原因,是没提前写好条。



  http://business.wincn.com/Focus_leader/20130722133967_3.html


口袋购物王珂:“三点式”创业 找痛点制造爆点

来源: 苏马乔TGW的日志


王珂是84年人,口袋购物创始人,是我认识的产品经理中最“think different”的。口头禅是:谷歌他们都是在解决巨大的问题,你能成为第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就可以了。思路很出奇,总能直击本质。有一次,他在梧桐会做分享,分享完后竟然引发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听众都是互联网的一帮资深人士,竟然感觉被毁了三观。

  王珂的一个标签是偏执狂。创业第一天就选定方向,只做移动互联网。据说,雷军看了11个导购的团队,最后选的王珂。2011年公司刚开始时,雷军推荐了几个小米不要的人,他不要,要找百度的牛人。刚从厦门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就天天在百度门口想办法聊天挖人。从五月份谈到七八月份,终于把一个百度擅长算法的高管搞定,嗓子都谈哑了。

  口袋购物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弯道超车的故事。创业2年多,口袋购物目前170人左右,1500万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是几十万,每天400万到1000万的成交额。

  跟王珂聊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微创新玩法。最近王珂聊移动电商话题貌似比较多,换个思路,用微创新三原点——痛点、卖点、爆点——拷问一下王珂。

  1、改名字

  王珂的产品最早叫做口袋时尚,零投入看有多少人使用,结果没有人用。后来改名叫做逛淘宝,全靠蹭流量,增长了不少。当然,现在带淘字眼的都被淘宝封杀。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案例,音乐FM改名为被窝音乐,下载量立马几倍增长。

  王珂:用户为什么装一个应用?我发现用户其实一眼决定一个应用就两件事情,第一个是LOGO,第二是名字。口袋购物你想不起这个事情他是干嘛,它是推品牌的,品牌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

  2、找移动电商痛点

  王珂的口袋购物瞄准的是移动电商的三个痛点:一是个人用户的个性化选择,这个比较难;二是卖家如何以更低成本获得用户;三是打价格牌,这个大家都在用,最近的618电商战王珂搞了个全网比价。

  王珂:电商来说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电商已经发展了十年,用户找到了一个他喜欢的东西,不是越来越容易,而且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我要找一个我喜欢的东西特别难。另一个问题是,卖家想获得用户的成本,不是越来越便宜而是越来越贵了,商家挣的钱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

  3、找痛点工具:先数据拷问,再用户访谈确认

  王珂:首先数据能帮你确定它是一个广泛的需要还是一个弱需求。比说我们那个比价产品,比价之前很早就上来,放到一个很不起眼的角度来,商品大图最下面的那行,应该是很少有人看到,几乎15%的用户会点,那就说明用户重视这样的东西。就是在一个很弱的地方都会点的话,那就把它强化一下。

  4、移动电商卖点:推荐引擎

  和美丽说的达人推荐模式不一样,王珂走的是个性化推荐引擎的路子,相当于机器推荐,就是从用户的收藏、点击、浏览等行为中,发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最近又引入了图像扫描的技术,试图把数据挖掘做到极致。

  王珂团队还有一个产品叫“你是不是在找”,就是你在找东西的过程中,机器会根据你的购物路径,主动进行个性化推动。对导流率很有帮助,仅次于搜索。

  王珂:个性化是什么?个性化就是把你的喜欢的东西展现在前面,你喜欢什么我就卖给你什么,线下推销员就是这么干的,就是你看这个好,说这个好看,就卖给你这个。这些都是一些很朴素的道理,没有什么特别多道理,但是确实没人干过,所以干成的几率确实也不大,也有很多人问我们美国有没有人干同样的事情,我研究了一下美国还真没有人干成这个事情,也没有学习的典范,我觉得我们在干一些别人没干过的事情。

  5、移动电商卖点:反向团购

  反向团购就是先从用户的收藏入手,反向发起团购,已经变成移动电商提升转化率的利器。有一次,王珂团队发现,一月份有件风衣被1000多人收藏了,喜欢风衣但是没到打折时间。王珂团队联系了卖家,给了7折包邮的价格,Push给用户看,一天就卖了300多家衣服。

  6、PC是流量为王,手机是产品为王

  王珂:PC上现在的流量也很贵,你还得保证数字要增长,变形力(音)很强,你看360每个季度涨价,然后广告变得越来越贵,所以这种负担很大。我们的用户大部分是自然增长率,一个用户不到一块钱。我觉得移动端和PC最大的不一样是PC的流量就是流量,比如凡克从好123买流量或者从百度买流量,用户去10次他要付10次广告费,移动端是你装了一次之后,用户打开就是免费的,只是安装成本的,这跟当时推软件是一样的道理,只是用户概念不一样。

  7、如何制造爆点:把明星商品当广告打

  王珂的经验是卖明星商品特惠,把明星商品当广告打。口袋购物曾经做过一次迪奥香水试用装赠送的活动,几十瓶香水就吸引来几万人参与。最火爆的是1999元卖iPadmini活动,卖出了几千台,吸引了几十万人来参与。

  另一个移动玩法是把APP当广告打。最近开发了一些APP,像今日半价、吃吧等APP,给口袋购物APP导流。

  王珂:为什么选择iPadMINI呢?首先得找价格落差特别大的,这个价格落差不需要是真实价格的落差,只需要是心理上的落差大就行了,大部分人以为iPadMINI三千多块钱,这是我们发现的一个特点,因为iPad一开始卖三四千,所以1999元还是很震撼的。我记得在活动开始第一分半的时候,大概有四万人点购买,第三分钟有十几万人点购买,付款率98%。但是卖家只备了500台的货,他以为我们第一天卖200台、第二天卖200台、第三天卖100台就卖完了,我说你要是能够敞开给我们卖,第一天我们就能够卖一万台,估计能够创造记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圈子,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