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意志诸因素之认识论意义研究概述

关于情感意志诸因素之认识论意义研究概述

Date: 2008/7/24
Keywords: 心理学

关于情感意志诸因素之认识论意义研究概述

李校利

汉中师院政教系

【正    文】

   
近年来,随着认识主体性热的兴起,哲学界已开始注重情感、情绪和意志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现就其要者择述如下。

   
学者们一致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实践和认知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作为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等因素的认识论意义,这不仅限制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野,妨碍了对认识活动研究的深化,从而未能揭示认识发展的微观机理、动力机制等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这跟认识论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极不相符,更不合乎认识活动的真实情况。情感意志与认识是统一的,认识溶于情感意志之中。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浸透着情感意志因素,认识的每一发展过程都离不开情感意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关于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健华认为,情感是认识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主体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总是首先通过主体的情感体验才能折射出来。情感不仅不能脱离认识活动过程而孤立存在,相反它作为认识结构中主体因素的一个极为活跃和重要的方面在认识活动中具有激化、选择和内控的三大作用。

   
何颖认为,第一,作为人的主观态度的情感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它不仅理解和评价着认识对象,而且具有引导认识主体去认识存在的意向的功能。情感以它的目的性规定了认识主体对认识方向的选择,以它的倾向性规定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选择,它从认识主体的主观态度上规定了主体认识的意向性。第二,情感评价作为认识主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尺度参与整个认识过程。情感不断地通过主体对客体的评价来表示主体对客体的态度,促使主体不断地对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进行选择,从而不断地改变认识方向和认识对象,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情感评价和直觉选择构成了主体内在的一种价值尺度,成了认识主体对客体关系的价值参照物。第三,情感的固着性和排他性能使认识主体的情感总是和主体的需要、向往和追求连在一起,从而使动机得到强化。同时情感也赋予主体对认识目标追求的极大热情和力量,而情感的排他性使认识主体对与其思维对象和追求目标不相关的信息表示冷漠、厌倦并加以排斥。情感又是意志力的源泉,二者结合更加赋予了认识主体对认识目标的坚韧不拔的执着的追求,使认识不断深化并向前发展。

   
杜理在江西的《争鸣》上发表三篇文章,分别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认识向实践飞跃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作了较全面的探索,其要点是:第一,情感是适应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需要,在高等动物的感情性反映基础上进化出来的重要意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形成的态度的体验。第二,在认识过程中,人们一开始就形成了由当时的外部刺激和内部条件所引起的感知性情感。在认识的初级阶段,情感作为主体的感性认识活动的内信息形式,是人类认识评价活动和意志行为之间的重要中介,对人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形成起着激发、选择和整合的作用。进入思维活动即理性认识阶段,情感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具有驱动、调节和诱导三方面的基本作用。这些作用集中体现了情感在思维信息加工中的组织的或瓦解的双重功能。第三,在认识付诸实践过程中,情感作用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一方面,它以各种形式推动着主体认识向意志行为的转化,为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奠定了心理基础;另一方面,理智又通过意志反作用于情感,约束其盲目性,使其不能无限度地超出理智的轨道。情感是认识的能动性转化为实践的创造性的中间环节,人的认识正是在情感与意志之间的交互作用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作为实践结果与已有认识之间的矛盾关系的特殊心理反映,情感又通过其依恋、拒斥和颉颃作用,实现其缓解或激化主客观的矛盾,维护认识的渐进过程和促成认识的飞跃的功能。

   
丁恒杰认为,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并不是认识活动以外的心理过程,它是和认识活动浸透在一起,同时发生伴随于人的认识过程始终的同一心理过程。情感等主观因素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内部状态,它们以复杂的形式作用和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状态的作用才被认识的。情感对认识的作用和影响具有两重性或两极性,既有主观的能动性、创造性,又有主观的随意性、偏狭性,从而表现出它在认识中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论者强调,如何自觉地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排除其消极的干扰和影响,为认识真理服务,就成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郑庆林指出,情感要素对认识的作用主要是为认识活动的进行提供动力,即激活和唤起主体中的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使其处于工作状态,发动和维持认知要素和意志要素完成其加工信息、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功能。

   
许玉乾著文分析了与情感紧密相关的情绪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情绪是主体的生存状态,主体的任何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进行的,认识活动更是如此。在情绪状态中进行的主体认识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主体情绪的影响和作用。(一)通过放大或弱化主体的需要而影响主体的认识动力;(二)通过加深或弱化主体的情感和兴趣,影响主体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三)通过影响主体间的交往而影响主体的认识能力;(四)作为主体的认识状态而直接影响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

         二、关于意志的认识论地位和作用

   
颜世元认为,意志是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或子系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体性的重要心理机制。意志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定向、调节和控制三种情形。它们的共同本质,是人对认识活动的自我调节。构成认识活动中人的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是意志在主体认识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动作用。

   
苑士军的文章提出,把同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看作两个系统,认识活动是以外部世界和自我意识为对象的认识行为系统,意志活动是以主体的认识行为为对象的控制系统。文章从三个方面阐发了意志对认识过程的控制作用:第一,意志努力促使形成认识过程的优势兴奋中心;第二,意志调节克服了主体的内外干扰使认识能够持续发展;第三,意志自制力保证认识达到主体选定的目的。文章指出,没有意志力量,任何较为复杂的认识都不可能实现。

   
郑庆林指出,意志要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表现为主体自觉地确定认识的目的,并依据确定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障碍以实现认识目的。所以意志对认识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作用,包括对于主体外部实践操作程序的调节和内部思维操作程序的调节。离开了意志的调节作用,就没有正常的有秩序的认识活动,也无法实现主体的认识目的。意志的坚强或脆弱,自制力的持久或短暂,直接决定着拼搏精神的发挥程度和情绪的高低冷热的控制状况,因而关系到认识结果的成效。

   
周岩的文章把意志在实践观念形成中的作用归纳为:意志属于主体形成实践观念能力结构中的能量方面,它直接控制着主体活动的发动和停止,调节着活动能量的强弱与速度,控制着主体活动持续的长短,尤其推动着主体克服各种困难去达到自己选定的目的。

   
有些同志将情感和意志结合起来探讨二者的作用。姚劲超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理论之所以向实践飞跃,这是因为理论本身和实践的要求,这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忽略了主体结构中情感意志因素能动作用的研究,从而未能找出认识物化的能量源泉。如果说感觉和思维是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事实的转化,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那么,情感和意志则是内部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这后一个转化,正是通过情感和意志对主体认识物化的过程从方向、方式、强度、速度等方面的调节和控制来实现的,情感意志因素是认识物化的能量源泉。何颖指出,人的情感意志具有倾向性的品格,这就决定了情感和意志将成为推动激励认识主体对真理执着追求和克服困难的动力。积极的情感在认识过程中以热情和激情为表现形式来激发认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情感也是认识主体意志力的源泉。意志以它的坚韧性的品格调节和支配认识主体的认识意志,使主体在对真理追求中,坚韧不拔,百折不回。

    主要参阅文献:

   
①李健华:《论情感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②杜理:《情感在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情认识中的情感因素初探》、《情感在认识到实践过程中的作用》/《争鸣》1987年第5期、1988年第5期,1989年第4期。

   
③颜世元:《论意志在主体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争鸣》1988年第3期。

   
④丁恒杰:《论情感对认识的作用和影响》/《吉林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⑤郑庆林:《论主体因素对于认识的能动作用》/《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

   
⑥苑士军:《意志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现代哲学》1987年第3期。

   
⑦姚劲超:《情感意志因素是认识物化的能量源泉》/《文史哲》1988年第4期。

   
⑧何颖:《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求是学刊》1989年第3期。

   
⑨周岩:《论意志在实践观念形成中的作用》/《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6期。

摘自《汉中师院政教系》 199410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Date,情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