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地信产业园

   地理信息产业自从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后,就开始有媒体和专家给它贴上“蓝海产业”、“朝阳产业”的标签。尽管大部分公众对地理信息的认识还很模糊,或是等同为百度地图,但这并不妨碍地方政府对地理信息产业的亲睐。这些年,地理信息相关的产业园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 据我的不严谨统计,目前全国在建和已建的地信产业园达数十个之多,且分布广泛,大部分已完成初期的招商引资,进入运营阶段。看到自己所在的行业高速发展,作为其中一员,自然是欣喜的。只是从业多年,经历过行业的低靡,知道一些发展的瓶颈,面对这突然到来的幸福,倒有些犹豫了。

   不可否认,地信产业园是一个区域实现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它对于其区位辐射范围内的地理信息产业环境和产业经济的提升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然而,地理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产业规模和容量并不大。2013年,地理信息产业的产值为2600亿,预计到2020年,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的规模也才达到8000亿而已,仅相当于母婴用品产业的三分之一。地信产业园的出现能否加速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又抑或是虎头蛇尾的冲动型政策导向,反倒揠苗助长?

   在我看来,这股产业园潮看似波涛滂湃,底下却暗流涌动,存在着不少问题。短短几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多个规模较大的地信产业园,这种一哄而上的行为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过去经济发展靠吸引外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现在宏观经济形式严峻,国家经济政策逐步调整,产业园/产业城模式不仅可以吸引内资,还可以带动周边配套建设,拉升地价扩大内需,确是一剂刺激经济发展的良药。而政府对地信产业的理解和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怕错过地理信息这个新型产业的兴起,没有抓住机会而出局,因而正好借政策东风推进地信产业园建设,即抓住蓝海产业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正是一举两得。可带来的结果却是,各地产业园的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政府单靠减免房租,退税返利,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其实是一种管理退位,这种简单粗暴的模式非常容易被其它园区拷贝,无法真正吸引到优质的企业入驻,反倒养出了一批候鸟企业,三年挪个窝,赚够便宜就跑。

   一些产业园已经完成了初期的招商引资,翻看一下入驻企业名单,会发现园区内聚集的多是产业链上单一环节的企业,如数据生产、仪器销售等,没有核心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这种同一生产要素的聚集,会导致地信产业缺乏高端竞争力,容易被高端市场挤压,只能在低利润市场相互拼杀。地理信息产业本是以IT信息化为基础的跨行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可硬是被导向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呜呼哀哉。

   还有一些产业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入驻,可发展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原因或其它原因选择搬离园区。撇开一些候鸟企业不表,在企业把政策红利享受完以后,园区怎么加强企业粘性,让它继续在园区扎根呢?一些产业园只注重外在的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配套。有产业无服务,有服务无生活。毕竟,园区发展需要企业,企业发展需要人,没有足够的企业服务和为产业人群提供的配套设施,如何让企业留人?企业留不住人,却又想继续享受政策倾斜,自然只能是选择空巢企业,留1-2两个人撑个门面。这些入园企业,如其说入园,倒不如说是设立了一个办事处。故而,不少园区号称入园企业近百家,办公大楼却门可罗雀,便不足为奇了。

   地信产业园有别于其它产业园的一个特点是有行业行政管理机构参与园区建设,常见的是省级或市级测绘管理部门。地理信息虽是跨行业的信息技术产业,但真正将它充分应用起来的是测绘产业,因此测绘管理部门参与也不奇怪。这本是好事,测绘管理部门通过行业政策的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园区。一些测绘管理部门还承诺在项目上给予倾斜,这就有些干预市场公平竞争的嫌疑了。地理信息不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主体以政府采购服务为主,简单的说,生存需要靠项目。如果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公开招标上有了主观倾斜,对非入园企业而言自然不太公平。即使,对于同样入园的企业而言,大企业大公司得到的倾斜支持力度自然是要比小企业多得多,可大家入园的门槛可都是一样的,可不曾因为我是小企业,可以降低买楼买地的价格,这又是另一种相对的不公平。

   最后想说,地信产业园的存在和发展对整个地理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全民创业提倡创新的时代,园区对企业的支持不仅仅是政策,更是良性资金和全方位的后续服务的引导,让企业能够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没有后顾之忧。这几年声名鹊起的硅谷YC孵化器模式,我觉得,值得产业园管理部门学习借鉴。让我兴奋的是,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地信梦工厂”的出现是一种新的尝试,也许未来的地信Airbnb就诞生在“梦工厂”里,因为这是造梦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乱弹地信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