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读写路径的工作机制

出处:http://wuyudong.com/1946.html

HBase 写路径工作机制

在HBase 中无论是增加新行还是修改已有的行,其内部流程都是相同的。HBase 接到命令后存下变化信息,或者写入失败抛出异常。默认情况下,执行写入时会写到两个地方:预写式日志(write-ahead log,也称HLog)和MemStore。HBase 的默认方式是把写入动作记录在这两个地方,以保证数据持久化。只有当这两个地方的变化信息都写入并确认后,才认为写动作完成。

MemStore 是内存里的写入缓冲区,HBase 中数据在永久写入硬盘之前在这里累积。当MemStore 填满后,其中的数据会刷写到硬盘,生成一个HFile。HFile 是HBase 使用的底层存储格式。HFile 对应于列族,一个列族可以有多个HFile,但一个HFile 不能存储多个列族的数据。在集群的每个节点上,每个列族有一个MemStore。

大型分布式系统中硬件故障很常见,HBase 也不例外。设想一下,如果MemStore还没有刷写,服务器就崩溃了,内存中没有写入硬盘的数据就会丢失。HBase 的应对办法是在写动作完成之前先写入WAL。HBase 集群中每台服务器维护一个WAL 来记录发生的变化。WAL 是底层文件系统上的一个文件。直到WAL 新记录成功写入后,写动作才被认为成功完成。这可以保证HBase 和支撑它的文件系统满足持久性。大多数情况下,HBase 使用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来作为底层文件系统。

如果HBase 服务器宕机,没有从MemStore 里刷写到HFile 的数据将可以通过回放WAL 来恢复。你不需要手工执行。Hbase 的内部机制中有恢复流程部分来处理。每台HBase 服务器有一个WAL,这台服务器上的所有表(和它们的列族)共享这个WAL。

HBase读写路径的工作机制_第1张图片

写操作会写入WAL和内存写缓冲区MemStore,客户端在写的过程中不与底层的HFile直接交互

HBase读写路径的工作机制_第2张图片

当MemStore写满时,会刷写到硬盘,生成一个新的HFile

你可能想到,写入时跳过WAL 应该会提升写性能。但我们不建议禁用WAL,除非你愿意在出问题时丢失数据。如果你想测试一下,如下代码可以禁用WAL:

Put p = new Put();
p.setWriteToWAL(false);

注意:不写入WAL 会在RegionServer 故障时增加丢失数据的风险。关闭WAL,出现故障时HBase 可能无法恢复数据,没有刷写到硬盘的所有写入数据都会丢失。

HBase 读路径工作机制

如果你想快速访问数据,通用的原则是数据保持有序并尽可能保存在内存里。HBase实现了这两个目标,大多情况下读操作可以做到毫秒级。HBase 读动作必须重新衔接持久化到硬盘上的HFile 和内存中MemStore 里的数据。HBase 在读操作上使用了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缓存技术。这种缓存也叫做BlockCache,和MemStore 在一个JVM 堆里。BlockCache 设计用来保存从HFile 里读入内存的频繁访问的数据,避免硬盘读。每个列族都有自己的BlockCache。

掌握BlockCache 是优化HBase 性能的一个重要部分。BlockCache 中的Block 是HBase从硬盘完成一次读取的数据单位。HFile 物理存放形式是一个Block 的序列外加这些Block的索引。这意味着,从HBase 里读取一个Block 需要先在索引上查找一次该Block 然后从硬盘读出。Block 是建立索引的最小数据单位,也是从硬盘读取的最小数据单位。Block大小按照列族设定,默认值是64 KB。根据使用场景你可能会调大或者调小该值。如果主要用于随机查询,你可能需要细粒度的Block 索引,小一点儿的Block 更好一些。Block变小会导致索引变大,进而消耗更多内存。如果你经常执行顺序扫描,一次读取多个Block,大一点儿的Block 更好一些。Block 变大意味着索引项变少,索引变小,因此节省内存。

从HBase 中读出一行,首先会检查MemStore 等待修改的队列,然后检查BlockCache看包含该行的Block 是否最近被访问过,最后访问硬盘上的对应HFile。HBase 内部做了很多事情,这里只是简单概括。读路径如图所示

HBase读写路径的工作机制_第3张图片

注意,HFile 存放某个时刻MemStore 刷写时的快照。一个完整行的数据可能存放在多个HFile 里。为了读出完整行,HBase 可能需要读取包含该行信息的所有HFile。

你可能感兴趣的:(HBase读写路径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