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三个同步辅助类:CyclicBarrier、Barrier、Phaser,这篇博客介绍最后一个:Exchanger。JDK API是这样介绍的:可以在对中对元素进行配对和交换的线程的同步点。每个线程将条目上的某个方法呈现给 exchange 方法,与伙伴线程进行匹配,并且在返回时接收其伙伴的对象。Exchanger 可能被视为 SynchronousQueue 的双向形式。Exchanger 可能在应用程序(比如遗传算法和管道设计)中很有用。
Exchanger,它允许在并发任务之间交换数据。具体来说,Exchanger类允许在两个线程之间定义同步点。当两个线程都到达同步点时,他们交换数据结构,因此第一个线程的数据结构进入到第二个线程中,第二个线程的数据结构进入到第一个线程中。
在官方API对Exchanger定义是相当简洁的,一个无参构造函数,两个方法:
构造函数:
Exchanger()创建一个新的 Exchanger。
方法:
exchange(V x):等待另一个线程到达此交换点(除非当前线程被中断),然后将给定的对象传送给该线程,并接收该线程的对象。
exchange(V x,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等待另一个线程到达此交换点(除非当前线程被中断,或者超出了指定的等待时间),然后将给定的对象传送给该线程,同时接收该线程的对象。
Exchanger在生产-消费者问题情境中非常有用。在生产者-消费者情境模式中它包含了一个数缓冲区(仓库),一个或者多个生产者,一个或者多个消费中。
下面是生产者-消费者的实例(实例来自《java 7 并发编程实战手册》)
Consumer:
Test:
运行结果(部分):
Producer : Cycle :1 Producer : Event 0 Producer : Event 1 Producer : Event 2 Producer : Event 3 Producer : Event 4 Producer : Event 5 Producer : Event 6 Producer : Event 7 Consumer : Cycle :1 Producer : Event 8 Producer : Event 9 Producer :0 Producer : Cycle :2 Producer : Event 10 Producer : Event 11 Producer : Event 12 Producer : Event 13 Consumer :10 Consumer : Event 0 Consumer : Event 1 Consumer : Event 2 Consumer : Event 3 Consumer : Event 4 Consumer : Event 5 Consumer : Event 6 Consumer : Event 7 Consumer : Event 8 Consumer : Event 9 Consumer : Cycle :2 Producer : Event 14 Producer : Event 15 Producer : Event 16 Producer : Event 17 Producer : Event 18 Producer : Event 19
首先生产者Producer、消费中Consumer首先都创建一个缓存列表,通过Exchanger来同步交换数据。消费中通过调用Exchanger与生产者进行同步来获取数据,而生产者则通过for循环向缓存队列存储数据并使用exchanger对象消费者同步。到消费者从exchanger哪里得到数据后,他的缓冲列表中有10个数据,而生产者得到的则是一个空的列表。上面的例子充分展示了消费者-生产者是如何利用Exchanger来完成数据交换的。
在Exchanger中,如果一个线程已经到达了exchanger节点时,对于它的伙伴节点的情况有三种:
1、如果它的伙伴节点在该线程到达之间已经调用了exchanger方法,则它会唤醒它的伙伴然后进行数据交换,得到各自数据返回。
2、如果它的伙伴节点还没有到达交换点,则该线程将会被挂起,等待它的伙伴节点到达被唤醒,完成数据交换。
3、如果当前线程被中断了则抛出异常,或者等待超时了,则抛出超时异常。
参考资料:
1、《java 7 并发编程实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