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说话20160329

下面文字其实说明了我深有体会的几点,最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爱发火了,重点就是我找到了引起我发火的原因:太把一些事儿当回事儿,本来只是小孩子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我却把它当成一种苗头,一种可能会毁了儿子将来的严重事故。所以深深焦虑。
另外,我以前的确也经常我想“这要是我的孩子,我非……不可!”,现在也认识到这其实就是把孩子当做了自己的附属,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要处处都比别人的孩子优秀!并没有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
我需要的是一个活泼,健康成长的孩子,一个有独立人格,懂得思考的孩子,一个会尊重别人,能和别人愉快相处的孩子。那么,我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懂得尊重,能和别人愉快相处,能独立思考,性格开朗的父亲!然后用我的行为来影响他,让他看到行为,而不是语言的说教!
很多父母经常为自己对孩子发脾气而烦恼,每次大光其火后都后悔不迭并对自己承诺再也不这样,可每次事到临头又都控制不住。于是经常有人向我咨询克制坏脾气的技巧。克制发脾气的技巧不是没有,也不是无效,问题是止住了这一次,还有下一次,一旦突破你忍受的极限,爆发带来的破坏性更可怕。应对负面情绪最重要的不是脾气来了怎么克制,而是让这个消极情绪根本就不产生,克制的技巧说到底是治标不治本。

我觉得首先是“爱”的问题。安妮宝贝说过一句话:就是因为爱得不够,多说一句都是错。两性之间是这样,亲子之间也是这样。很多父母对孩子所谓的“爱”,其实是自私。爱意味着更多的允许和耐心。孩子符合父母的心意才“爱”不是真正的爱,爱是孩子符合他自己的心意我们为之由衷的高兴。孩子各种不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比如对我们的“打扰”或者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并非出于故意,而且孩子对我们的爱是自然而博大的,基于爱,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体谅和理解,应该开动脑筋寻找一个合适的避免冲突的方式,而不是不公平的指责和发飚。
其次与父母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有关,生气是因为你觉得这是个“事儿”,觉得烦是因为你认为孩子这样不应该。比如孩子自己吃饭把米粒弄得到处都是,比如孩子又把刚洗过的衣服弄脏,比如孩子太贪玩成绩不太好,你觉得这是个“事儿”,其实它未必是个“事儿”,或者不是一个多大的“事儿”。如果你能容得下,能看得透,还有什么脾气可发呢?再比如,那位悉心配合孩子幻想的妈妈,她不认为孩子这样热衷于幻想有什么不应该,而是懂得尊重孩子内在的节奏和与生俱来的特点,明白自己必须做什么,“烦”从何来?理解了一切,就原谅了一切。父母们的负面情绪背后常常隐藏的是负面和狭隘的认识。
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权利。同样的错误,为什么对客人的孩子我们就能好说好道,对自己的孩子就不能容忍?为什么我们会说“这要是我自己的孩子,哼,我非……不可!”?
我们是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人还是无形中总是把他视作自己的“附属”?如果,真的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真的需要表达一种不满,我们是否可以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处一样来对待我们的孩子,而不是上下级般的训斥和惩罚?
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的背后,仿佛是一个幽暗的黑洞,我们之所以迷路,是因为爱和理性的阳光还没有到来。(文/孟迁)

原文链接:http://baby.sina.com.cn/edu/10/2906/2010-06-29/0750164923.s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父母,正面管教,默然说话,不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