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主要介绍了RabbitMQ环境配置,简单示例的编写。今天将会介绍如何使用WCF将RabbitMQ列队以服务的方式进行发布。
注:因为RabbitMQ的官方.net客户端中包括了WCF的SAMPLE代码演示,很适合初学者,所以我就偷了个懒,直接对照它的SAMPLE来说明了,算是借花献佛吧,呵呵。
首先我们下载相应源码(基于.NET 3.0),本文主要对该源码包中的代码进行讲解,链接如下:
Binary, compiled for .NET 3.0 and newer (zip) - includes example code, the WCF binding and WCF examples
当然官方还提供了基本.NET 2.0 版本的示例版本,但其中只是一些简单的示例,并不包括WCF部分,这里只发个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研究。
Binary, compiled for .NET 2.0 (zip) - includes example code
下载基于.NET 3.0的版本源码之后,解压其中的projects/examples/wcf目录,可看到如下的项目:
几个文件夹分别对应如下应用场景:
OneWay: 单向通信(无返回值)
TwoWay: 双向通信(请求/响应)
Session:会话方式
Duplex: 双向通信(可以指定一个Callback回调函数)
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OneWay
在OneWayTest示例中,演示了插入日志数据,因为日志操作一般只是单纯的写入操作,不考虑返回值,所以使用OneWay方式。
下面是其WCF接口声明和实例代码,如下:
其只包含一个方法:Log(LogData entry) ---用于添加日志记录,可以看出它与我们以往写WCF代码没什么两样。
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在类属性InstanceContextMode枚举类型中,使用了“Single”模式,而该枚举提供了如下三种情况:
Single - 为所有客户端调用分配一个服务实例。
PerCall – 为每个客户端调用分配一个服务实例。
PerSession – 为每个客户端会话分配一个服务实例。每个Session内多线程操作实例的话会有并发问题。
InstanceContextMode 的默认设置为 PerSession
这三个值通常是要与并发模式(ConcurrencyMode)搭配使用,以解决并发效率,共享资源等复杂场景下的问题的。下面是并发模式的说明:
ConcurrencyMode 控制一次允许多少个线程进入服务。ConcurrencyMode 可以设置为以下值之一:
Single - 一次可以有一个线程进入服务。
Reentrant - 一次可以有一个线程进入服务,但允许回调。
Multiple - 一次可以有多个线程进入服务。
ConcurrencyMode 的默认设置为 Single 。
InstanceContextMode 和 ConcurrencyMode 设置会相互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并发效能,必须协调这两项设置。
例如,将 InstanceContextMode 设置为 PerCall 时,会忽略 ConcurrencyMode 设置。这是因为,每个客户端调用都将路由到新的服务实例,因此一次只会有一个线程在服务实例中运行。对于PerCall的实例模型,每个客户端请求都会与 服务端的一个独立的服务实例进行交互,就不会出现多个客户端请求争用一个服务实例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并发冲突,不会影响吞吐量的问题。但对于实例内部的 共享变量(static)还是会可能出现冲突。
但对于当前Single设置,原因很多,可能包括:
1. 创建服务实例需要大量的处理工作。当多个客户端访问服务时,仅允许创建一个服务实例可以降低所需处理量。
2. 可以降低垃圾回收成本,因为不必为每个调用创建和销毁服务创建的对象。
3. 可以在多个客户端之间共享服务实例。
4. 避免对static静态属性的访问冲突。
但如果使用Single,问题也就出来了---就是性能,因为如果 ConcurrencyMode也同时设置成Single时,当前示例中的(唯一)服务实例不会同时处理多个(单线程客户端)请求。因为服务在处理请求时 会对当前服务加锁,如果再有其它请求需要该服务处理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候。如果有大量客户端访问,这可能会导致较大的瓶颈。
当然如果考虑到多线程客户端使用的情况,可能问题会更严重。
聊了这些,无非就是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来灵活搭配ConcurrencyMode,InstanceContextMode这两个枚举值。
下面言归正传,来看一下如何将该服务与RabbitMQ进行绑定,以实现以WCF方式访问RabbitMQ服务的效果。这里暂且略过LogData数据结构信息类,直接看一下如果绑定服务代码(位于OneWayTest.cs):
StartService方法的主体与我们平时启动WCF服务的方法差不多,只不过是将其中的URL协议部分换成了“soap.amqp”形式,而其中的 传入参数binding则是RabbitMQBinding类型,该类型是rabbitmq客户端类库提供的用于对应Binding类的 RabbitMQBinding实现。下面就是其类实始化代码:
其包括两个参数,一个是rabbitmq服务地址,一个是所用的协议,其对应示例app.config文件中的如下结点: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初始化服务实例工作。
接着来构造客户端代码,如下:
与平时写的代码相似,但传入参数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RabbitMQBinding实例,这样通过下面代码访问WCF中的LOG方法: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实现还是很简单的。我们只要把10.0.4.79:5672上的rabbitmq的环境跑起来,就可以看出最终的效果了。
之后我将C#的服务端(startservice)与客户端(getclient)分开布署到不同IP的主机上,也实现了示例中的结果。
TwoWay
下面介绍一下 TwoWay双向通信示例,首先是WCF接口声明和实现:
因为其服务的启动startservice和客户端实例构造与oneway方法类似,为了节约篇幅,这时就略过了,下面是其最终调用代码(位于TwoWayTest.cs):
与普通的WCF TWOWAY 返回调用方式相同,就不多说了。
Session
下面是基于Session会话方式的代码,WCF接口声明和实现:
该接口实现一个购物车功能,可以添加商品并计算总价,考虑到并发场景,这里将其实例为PerSession枚举类型,即为每个客户端会话分配一个服务实 例。这样就可以在用户点击购买一件商品里,为其购物车商品列表List<CartItem>添加一条信息,而不会与其它用户的购物车商品列表 相冲突。
其最终的调用方法如下:
Duplex
最后,再介绍一下如何基于Duplex双向通信模式进行开发,DuplexTest这是个“PIZZA订单”的场景,用户下单之后,等待服务端将PIZZA加工完毕,然后服务端用callback方法通知客户端PIZZA已做好,相应WCF接口声明和实现如下:
这里要说明的是IPizzaCallback接口的OrderReady方法被绑定了IsOneWay=true属性,主要是因为如果使用“请求-响应” 模式,客户端必须等服务端“响应”完成上一次“请求”后才能发出下一步“请求”。因此虽然客户端可以使用多线程方式来调用服务,但最后的执行结果仍然表现 出顺序处理(效率低)。要想使服务端能够并行处理客户端请求的话,那我们就不能使用“请求-响应”的调用模式,所以这里使用One-Way的方式来调用服 务。
下面是客户端回调接口实现:
最终客户端实例化(startservice)略过,因与之前示例类似。
上面的方法中将当前客户端实例this(实现了IServiceTest<IPizzaService>, IPizzaCallback接口)注册到上下文中,目的是为了将其方法的回传调用传递到服务端(还记得服务端的这行代码吗?=> Callback.OrderReady(order.Id))
这样,服务端完成pizza时,就可以调用客户端的OrderReady方法来实现通知功能了。
下面就是一个整个的下单流程实现:
好了,今天的主要内容就先到这里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会介绍一个rabbitmq的实际应用场景,也是我们Discuz!NT企业版中的一个功能:记录系统运行的错误日志 。
敬请观注!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daizhj/archive/2010/10/22/1858284.html
Tags:Rabbitmq,NET
BLOG: http://daizhj.cnblogs.com/
作者:daizhj,代震军
相关WCF参考文档:
WCF开始使用6--并发1
WCF实例上下文模式与并发模式对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