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新浪博客)社保缴费为何这么多?

叶匡政说:中国五项社会保险的法定缴费之和,已达工资水平的40%,有些地区接近50%。这是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研究发现。中国社保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这样的社保机制,简直成了压榨民脂民膏的机器。而延迟退休,无非是想延长压榨时间。根据公开数据,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 .3万亿元,早前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说,在未来60年,中国养老金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万多亿元。

造成缺口的根源于1997年养老金体系构建前,对老职工的长期历史欠库,尤其是单位为个人缴纳的20%养老金成了为历史埋单的补漏基金,养老金空转使得养老金被迫现收现支,在职员工现缴的钱用来支付给上一辈人、而这代人的养老也由下一代人支付,根本谈不上政府所谎称的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政府对付空账的办法就是增额、扩面和延迟退休

增额就是直接增加社保征缴额,本地今年是8566,涨了近一千块钱,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大龄下岗人员没有谁能缴得起;扩面,有意思的是今年城乡居民保险能与城镇职工保险互换了,很多人以为是好事,我看就是将有钱的农民吸引进城镇职工保险希望用他们多缴的钱来缓解空账压力,至于那些下岗工人你不是缴不起要想提前退休吗,你可以转成城乡居民保险,想得真绝;延迟退休就是让你多缴少拿。

众所周知,上一代及老职工们拿的是低工资、高强度的劳动为共和国财富的积累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社保理应由政府来买单,空账实际上就是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负债。但老职工的积累被少数人和政府通过改革通过腐败所掠夺,在改革初期有部分经济学家曾敬言,用老企业的出售收入来充实老职工的养老保险,但那厉教兽胡说这不是让国有资产流失吗,在他和官员眼里为百姓谋利是流失、让少数人侵吞是改革,结果出现少数人一夜之间暴富的中国神话。以后有人问他“你还认为当初的决定正确吗”,厉教兽说“这不是已经过去了吗”,那么多老职工的痛苦被他如此地轻描谈写一带而过。

老百姓的任务就是“劫贫济富”,老百姓一边交税承担“三公消费”和支付公务员高额养老金,一边缴高额养老保险来弥补缺口,一边还要接受延迟退休多缴少拿的结局;而少数富人和权贵们就是掠夺和榨取,他们一边移民抽逃掠夺百姓之财富掏空国家,一边喊着自朱以来就有的让百姓分享改革成果的空话,一边代表我们制定关系我们切身利益的政策并让老百姓成为冤大头。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将来我们是否还能拿到保值的退休金,我们有理由怀疑老年化到来的今天和国家财富已被掏空后的养老金制度会不会崩溃。

为何你们改革转制成本要让工人承担却让少数人致富?为何你们造成的亏空要让现在交保险的年轻人买单消化?为何你们明知企业资产中含有欠缴保险的价值却要低价改制给少数人而不扣除这部分价值?为何你们既然卖了企业你们却不负担社保历史欠账而转稼给百姓?为何社保你们有财政兜底却要先极力榨干百姓?为何不降公务员退休金而要让老百姓多干几年活来养老(公务员退休拿工资的90%、职工退休拿在职工资的60%)?所以我们更有理由反对提高保费和延迟退休,你们要想弥补累积的空账负债,你们完全可以通过废除退休双轨制、减少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和公务员养老金、大幅削减“三公经费”、削减超过军费的维稳费、减少外援用于全民医保、打击药厂医药代表行贿消除以药养医防止医保资金流失、加大央企分红用于充实社会保障、索回流失到少数人手中的资产(包括欠缴部分)、反腐没收资产用于充实社保等等手段。

总之现有的社保体系没有公平性和公正性,就是压榨民脂民膏和“劫贫济富”,首先,它实际上是个税收计划,它要求一些人交钱来养活另一些人;其次,它是一个骗钱计划,官员声称这个计划是为了百姓,可是却是坑了老百姓、肥了公务员;最后,它更像一个抢钱计划,你只要有工作、只要在这里呆着,你就得给我交钱,别来和我说什么道理,别试图算账,反正我就是要收钱,反正你就必须得交社保。

 

名人话社保:

清华白重恩教授:中国社保缴费乃全球最高,这对于工资低于公务员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劫贫济富”,白重恩认为,当前的社保缴费费率过高,不但加重了参保企业和职工的负担,不利于扩大就业;更限制了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挤压了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这位在国内社保领域有着相当声望的专家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中山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从全国看,每年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何亚福:所谓“养老金制度会崩溃”,那是在退休年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来说的;然而,只要延长退体年龄,养老金制度就不会崩溃。例如,如果人均寿命是73岁,那么,只要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8岁,养老金制度就不会崩溃;如果人均寿命是80岁,那么,只要把退休年龄延长到75岁,养老金制度就不会崩溃……依此类推。

   谢双龙:社保具备庞氏骗局特征,又比之更为恶劣。庞氏骗局起码是基于自愿前提下的,社保现在都搞什么强制参保了,而且政府还可以随意修改游戏规则。社保金一旦兑现不了,只能1、毁约;2、印钞票;3、举国债;4、延后退休年限。你想想你从20岁交到60岁,丫突然露出狼的尾巴,告诉你现在70岁才退休,看你怎么办。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魏杰:政府应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大国企分红用于充实社会保障的比例,以降低居民和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我们必须知道:

在中国,普通公民缴纳养老金的费用占工资的28%,而公务员无须缴纳。但退休后,公务员退休金却是普通职工3倍,实际上他们的高退休金是由普通职工等纳税人埋单。

  为什么要提高缴费和延后退休,而不是改革社保制度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如果改革社保制度,让劳动者自主决定是否缴纳社保,那社保部门就不能做全国劳动者的大管家,就没机会管理庞大的社保基金,就不能从中拿钱给自己发工资了,就不能将政府的责任转嫁给社会大众头上,就不能养肥公务员。

 

参考文章:

养老金黑洞

李英强、蒲春琴

  当前社会保障养老制度的困局引起了国人极大的关注。由于多年来持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传统中以家庭为基础的养老模式受到致命冲击。如果新型的社会养老制度不能有效运转,人们将会普遍担心“老无所养”。

  养老金的缺口到底有多大?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在新旧养老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产生了约8万亿元人民币的养老金债务总额。官方称引的数字也各不一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任部长郑斯林公开宣布的数字是2.5万亿,而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更倾向于引用世界银行2005年5月提供的研究数据—9.15万亿。

  无论是2.5万亿也好,9.15万亿也好,中国养老金制度实施时间并不长,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收支缺口呢?

  养老金的缺口是历史遗留问题

  这其实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个巨大包袱。在旧体制下,职工的养老问题由单位和国家包办。1993年,养老保险体制开始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轨。可那时的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他们的养老金从哪来呢?

  这部分人进入国有企业等各种“单位”工作时,领取的工资比较低,他们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他们的养老问题自然应由国家来负担。但是,政府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长时间内,他们的大部分养老负担,被转移到了比他们更晚进入单位的职工头上

  1997年,我国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制度,各地在财务上实行混账管理,允许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相互调剂使用。这使得大量的个人账户上的资金被挪用于向现行的退休者支付养老退休金,数目高达每年1000多亿元。目前个人账户缺口已经积累到8000多亿元。即使如此,养老金依然收不抵支,中央财政每年大约要拨付四五百亿元,来填这个“窟窿”。

  正如学者秋风所论,中国养老金制度一开始就陷入赤字困境,主要是由于一个特殊原因造成的:养老金要为国有体制改革的成本买单。

  仅仅要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已经非常困难。政府尝试过国有股减持以充实社保基金,但由于减持方案不力,对原有股市交易形成剧烈冲击,被迫终止。到目前为止,养老金的巨额缺口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养老保险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个历史造成的缺口,养老金制度就能够有效运转下去了吗?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金,也就是由国家和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钱,来支付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开设一个个人银行户头,由职工和企业每月按比例共同交纳一定的保费存入个人账户,到退休后再支取。

  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养老保险并非自愿参与,而是强制执行的。按照规定,企业一般要按人均工资20%左右的比例缴费养老保险,全部存入社保基金;个人缴纳比例为8%左右,存入养老金个人账户。实际缴费比率是由各地自行规定,往往是从省到市再到县,各级层层加码。有些省市到县这一级收取的养老保险金,仅仅企业这一方需要支付的费率就高达25%以上。

  一般人要连续交15年,到退休以后才可以拿到基本养老金。具体能拿到多少钱呢?北京市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实是一种形式的收入再分配。目前收入较高的人,参加养老保险以后得到的退休金,比他自己把一笔相同数额的钱存到银行所能拿到的本利和还要少。对于收入最低的人群,他甚至都无力参加养老保险,也就拿不到从“富人”那里转移来的收入。实际上从中得利的只有两类人:第一类是现在收入较低但能够参加养老保险的人;第二类是养老金管理机构的雇员。

  这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如果说,为了避免贫富差距过大而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还有一定合理性的话,通过强制征收养老保险进行再一次收入分配则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不能假定所有人都是需要看护、照顾的孩子,如果政府不采取强制措施,就不知道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他们会在青壮年时间将所得到的挥霍一空,等到晚景凄凉时等待他人的救助。

  现在的养老制度不仅没有鼓励人们为自己的将来早作打算,却会造成一部分人的机会主义心理—反正有“社会统筹”的退休金在等待自己,何必担心呢?

  英美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很有借鉴意义。很多人在说到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时,更羡慕的不是其成熟的法治和产权清晰保护严格的市场,而是他们的社会保障做得好。

  人们却有所不知,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更不要说瑞典这些高福利国家,其以养老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2004年8月19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正式向外界宣布,为摆脱财务困境,避免遭受破产命运,公司决定将暂停为公司员工缴纳养老保险。面临1440亿欧元的养老金黑洞,英国首相布莱尔将退休年龄从65岁调整到67岁,以缓解英国政府养老保险财务危机。

  养老保险的危机迫在眉睫

  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养老金危机,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强制缴费是容易办到的,无论是否市场和法治国家,都是如此。但是要保证今天交上去的钱到20年后不会贬值,而且要保值增值,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场是公平的,不会因为你是养老金就会特别善待你。英国有三分之二的养老金资产投资于股市,最终却因为股市不景气而遭遇巨额亏损。

  国内对于社保基金入市,很多人都在欢呼,有关部门领导也大谈所谓“做大做强,保值增值”,且不谈社保基金入市对股市规则的破坏等消极性影响,“股市有风险,进入需谨慎”的道理对于社保基金也是一样有效的,要在股市中做大做强,政府官员会比私人企业表现更好吗?当然,如果任意修改规则,让社保基金实现盈利并不是没有可能,股市也曾经为国企圈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那样做只会毁坏来之不易的资本流通市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保基金的保值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需要考虑:老龄化社会的提早到来加剧了养老金的支付危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城镇退休人员将超过1亿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现在仅有几千万人领取养老金尚且捉襟见肘,如果要负担数亿人口,现行的养老金体系如何能运转下去呢?

可以说,除非彻底改弦易辙,否则,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来的养老金危机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空账”困局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源于国务院在1987年颁发的一个文件——《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当时提出了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所需资金由企业和工人共同缴纳。后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由城镇所有企业和职工扩大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城镇个体劳动者。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次年进行试点。1995年3月,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但这次通知留了一个“尾巴”,即在通知附件中提出了“统账结合”的两种实施方案,以供各地自行选择。

  方案一是“小统筹大账户”,强调个人账户激励作用;方案二是“大统筹小账户”,强调社会统筹的作用。原本想给地方自行探索的思路,后来造成混乱局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件——国发[1997]26号文下发后,混乱局面得到扭转。

  国发[1997]26号文全称为《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社会统筹采取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采用积累制。

  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下,企业缴纳职工工资的20%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缴纳工资的8%进入个人账户。这种“统账结合”模式引自智利,当时主要为了综合“现收现付”和“积累制”两种制度模式的优点,但在后来运行中却发生了变异。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之初,决策层已经考虑到制度转制和转轨成本问题,想通过提高企业缴费率,即增加企业负担的方式来消化转制成本,但事与愿违。

  由于退休人员快速增加,再加上一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企业逃费现象严重,当期养老保险费不能足额征缴,导致当期退休人员养老金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于是各地开始将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发放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最终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原有的转轨成本没有解决,再加上2001年后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老龄人口增加、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基金支付压力巨大,进一步加剧了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2010年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超过1.7万亿元。

  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规模,是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时遗留的未消化成本,是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负债。

  为解决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末开始在辽宁省开展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率先试点的辽宁省得到中央财政支持,提出了按照8%一步到位思路做实个人账户。2001年7月至2003年底,该省做实个人账户基金已接近88亿元。

  2003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在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范围扩大。

  但是几年运行后发现,空账不仅没有补实,反而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建立个人账户的部分积累制名存实亡。空账补实之难,超出了决策层的意料。

  由于辽宁省是老工业基地,是全国老龄化程度很高的一个省份,养老金支付金额巨大,在做实个人账户的同时出现了当期养老金发放困难问题,于是辽宁省向国务院递交报告,申请从做实的个人账户基金中借款,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进退维谷。

  但做实个人账户的思路从未改变,目前已在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部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共积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2703亿元。和巨额记账额相比,空账率仍超90%,空账金额在2010年达到1.7万亿元之后,目前正欲突破1.9万亿元。

近年来,通过扩大覆盖面和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方式试图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但何时才能消化完这笔巨额转制成本,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债务“黑洞”

  比起个人账户空账这样的显性负债,养老保险制度的隐形债务问题更值得关注。

  在现收现付制下,当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来源于在职职工的缴费,这些在职职工和新加入者向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的同时,也积累着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权益,这部分养老权益便是养老保险制度对他们的负债。一旦出现支付危机,这些隐形负债又会立刻转化为国家的显性债务,需要财政兜底。

  在理论上说,通过扩大覆盖面,可以维系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的现收现付制,不至于出现财务风险。简单而言,就是只要不断有新人参保缴费,当下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就不成问题。事实上,中国的人口结构、人口政策及日趋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决定了这只不过是一种过于简单的推测,无实际意义。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接近1.3亿人,而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3.32亿人,超过总人口的23%。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国银行研究团队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形成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从老年抚养比(即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来看,今后将会大幅提高。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抚养比呈现先缓慢下降后逐步上升的趋势,2011年末已上升至12.23%。

  有关部门测算,2015年中国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2035年65岁以上人口约有2.9亿人,劳动人口约有8.1亿人,减去接受高等教育、失业和低收入劳动人口,将出现不足2个在职职工供养1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

  目前,全国总人口13.4亿人,人口出生率为12.13‰,死亡率为7.08‰,在过去五年里,全国总人口年均增长5.1‰。在经历了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以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稳步下降。如此局面延续下去,将在二三十年后出现退休或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口快速增长,而劳动人口会减半,养老支付危机将会浮现。

  中国银行研究团队认为,由于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国家的养老保险支出越来越庞大。1989年-2010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总额逐年攀升,从1989年的118.8亿元,猛增至2010年的942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总额的增速不断加快,其占当年GDP的比例也逐年递增,由1989年的0.7%,上涨至2010年的2.35%。

  中国银行研究团队将国家养老保险负债定义为养老金权益净责任,研究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未来国家养老保险负债的变化情况。

  基于《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将参与养老保险的居民分为三类,2005年以前退休的职工定义为“老人”,2005年以前参加工作但未退休的职工定义为“中人”,2005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居民定义为“新人”。通过对养老金权益净责任的测算来度量养老缺口。

  在特定假设条件和测算模型中,估计出2010年至2033年每年的养老金缺口。根据测算,在2010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6.48万亿元,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设GDP年增长率为6%,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

  官学两界均认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未来中国养老金存在支付危机,但由于测算期限不同,再加上测算模型中的利率、死亡率、工资增长率等关键参数假设条件不同,因此各研究团队对养老隐形债务的测算结果差异性大,难以达成共识。

  世界银行养老保险专家Robert Holzmann曾对隐形债务进行了归纳,并细分为计划终止时债务、当前参保人口债务、开放系统债务。一般而言,考虑人口老龄化、扩大覆盖面等外在因素对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影响,多会测算开放系统债务。

  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对中国养老保险隐形债务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他以75年(2001年至2075年)为测算时间长度,进行了多种情形模拟测算。研究发现,在基准情况下,当工资增长率为6%、投资回报率为4%时,上述三种隐形债务规模分别为9.5673万亿元、13.2467万亿元、92.4750万亿元。

对于养老隐形债务规模,中央相关部委都有自己的测算和判断,主管部门认为全国不存在养老缺口问题,未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而金融部门则担忧隐形债务演化为显性的国家负债,这是财政无法兜底的,最终可能会转嫁为金融风险。部委间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弥补养老缺口政策一再延缓。

 

养老保险交得越多就越亏

  你平常可能太忙,无暇顾及自己交了这么多养老保险是否划算;你可能太过于信任政府,认为政府终归不会亏待我们平民百姓;也可能觉得算起来太麻烦,所以索性不理,想先过一段时间再说,可是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了今天。但这其实只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网上有很多实用的小工具,我们输入一些相关数据,就能看到自己退休后大致能从政府手中拿到多少退休金。当然,这些小工具算出的结果不一定等于你未来将拿到的退休金,因为你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和你往后的工资收入、缴费年限以及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有很大关系。

  我们假设你今年30岁,在北京工作,刚刚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打算60岁退休,未来个人工资将以每年5%的幅度增长;而北京市2008年的社会平均月工资为3726元,假设将以每年3%的幅度增长。 在这一系列假设下,你不同的工资收入,将在今天缴纳不同的养老保险,并在未来得到不同的退休金。

  先说明一下,北京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是一共28%,其中公司部分20%,个人部分8%;缴纳基数有上下限之分,但通常以你的月工资(底薪)为基数。在这里除了上下限之外,我们假设以职工的月工资为基数缴纳,来看目前的缴纳金额和未来将得到的退休金(预期所得):

 

  如果你是非城镇户口,那可以按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的800元为基数,需缴纳224元,退休后如果可以在北京领退休金,将可得2604元;如果月薪11178元以上,按最高基数11178元计算,需缴纳3129元,退休后可得7357元。

  看起来很不错,无论你现在缴纳的金额是多少,到头来都能得到一笔比现在更多的钱,而且今天交得越多,未来也得到越多,真是值得高兴!对不对? 不对。实际上,只要考虑到利率——尤其是复利——因素,你就会知道你现在的养老保险真是交得太亏了,而且交得越多就越亏!复息的杀伤力是如此巨大,大到超出了许多人日常中所具有“利息”概念。但这是真实可靠的,是任何经济学家都知道的,也是现代人不可不知的

理财知识。

  让我们以保守的年息5%计算(实际上有的金融债券年息高达8%以上),看你今天交出去的钱,在复利下30年后的本息和是多少: 今天的224元,30年后的本息和是804元;而今天的3129元,30年后的本息和是11237元。

  用这些本息和与上述可能得到的养老金对比一下,你还高兴得起来吗?我们看到,除了按照最低两档基数缴纳224元和417元社保在未来不吃亏以外,按照所有的档次缴纳社保,未来都要吃亏。而且你交得越多越亏。如果你以最高档的基数算每月缴纳3129元养老保险,那在复利下,你亏掉了3880元。

  需要指出,现在这些预期得到的养老金,是以目前政府承诺的支付方式计算得到的结果。需要重申,你最终得到多少退休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有莫大的关系,假如未来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不再增长,那你的所得会很低;如果相反,经济继续快速增长,那你的退休金可能很可观。

  而我们现在以年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3%的假设计算,已经是很乐观的估计了。试问,有多少国家能做到百姓收入年均增长3%达30年之久?很难的。之所以难,主要原因还在于政府总是出台乱七八糟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总让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无端伤害。而老百姓要阻止政府出台垃圾政策本身,也是很难的。

  正如你现在看到的,社保本身就是一个糟糕的政策。这个政策必将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对穷人造成伤害,所以即使你目前是按照最低档的基数缴纳养老金,也别高兴得太早了。在你看着养老金高兴的时候,你其实已经被它的伤害了。

 

现行社保制度的“劫贫济富”效果

  据新华网9月12日报道,中国养老保险突破城镇局限,正向广大农村发展。自2009年新农保试点以来,国家试点和地方自行试点地区有近2亿农村居民参保,5000多万名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会实现制度全覆盖。

  社保制度建立的初衷是改善人们——尤其是那些穷人的境况,但当这个政策推行之后,它却似乎起到了“劫贫济富”的作用,让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这恐怕是人们当初想不到,也是不愿意看到的。但社保计划确实会在多个方面造成这一效果,让我们来看看。

  第一方面,就是现收现付制度造成的。当前各国推行的社保主要是现收现付制度,即不是把社保缴存人的钱存起来,而是把收到的钱马上花掉。就是马上把这笔钱支付给了当下已经退休的人。这就可能产生穷人补贴富人的效果。当下已经退休并且正在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当中,相当一部分,可能远富于当下正在工作并缴存养老金的年轻人。

  第二方面,是由目前养老金领取的户籍歧视造成的。人们在缴存养老保险的时候,不需要看缴存者的户籍,只要你在某个省市工作,那就得按照相关省市的相关规定缴存养老金。但是,当你要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可就不一定是这样了。据人保部官员解释,养老金领取将执行户籍地优先。

  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2010年1月做出的一个解释:如果参保地和户籍地是一致的,就在户籍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缴费满十年的地方来确定待遇领取地;如果有多个缴费满十年的地方,就按最后一个满十年的地方来确定领取待遇的地方;如果在所有地方缴费都不到十年,就把养老保险关系和相关资金转回到户籍地,由户籍地来支付养老金的待遇。

  很显然,假如你在多个城市工作并缴存养老金,且每个城市的缴费时间都不到十年,那最后就只能回到户籍所在地领取退休金。而你户籍所在地的退休金标准可能比你缴纳养老金的城市的标准差很多。相对于那些拥有大城市户籍,能在那里稳定工作并退休、领取社保的人来说,你是吃亏了。就这点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劫贫济富”。

  第三方面,是由领取养老金的缴费年度限制造成的。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发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这就让那些已经参加缴纳养老金,但缴纳年限不足15年的人为难了。那些没有能力把缴费年限累计到15年的人,恰恰是工作不稳定,收入偏低,经济压力较大的人群。但当这些人到了退休年龄,收入状况更差的时候,却得不到一点补偿,哪怕他们在早期也缴纳了一些社保。

  当这个限制条款被滥用时,一些穷人的生活将雪上加霜。例如,个别地方滥用最低缴费年限的规定,15年里一旦有中断,之前的缴费年限就作废,使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处于两难境地。他们要么忍痛放弃多年前缴存的养老金,要么一边应付眼下的生活压力,一边还得找钱来继续缴存社保金。此外,也有很多四五十岁的人,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从现在开始缴,到退休时也不够15年的缴费年限。

  当然,退保的条款是有的,但对养老金缴存人来说也不尽公平。一方面,他们能退回的那些社保金只是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而这只是小头。社保金以缴费基数的28%缴纳,但缴纳基数的20%划入统筹基金,8%划入个人账户。当人们退保的时候,就只能退回8%这部分,缴费工资的20%那部分,则是白交了。

  以北京市2011年4201元的缴费基数为例,按28%的比例要缴纳1176.28元养老金,其中的840.2元会进入统筹基金,即缴纳基数的20%;你若退保则只能拿回336.08元,即缴纳基数的8%。

  联想到自2008年以来,在广东东莞、深圳等地发生的大规模农民工退保事件,不由让人一阵心酸。他们来到中国经济重地,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可到最后,却又迫于无奈只能退出社会养老保险之列,当他们要退出的时候,也只能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一小部分钱。而被迫这样做的人又不在少数,据媒体报道称,近几年来东莞每年都超过50万农民工退保,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倒闭,退保人数逼近100万人次。

  我们看到社保计划能在这么多情况下造成“劫贫济富”的效果,那么这些效果是不是那么难以避免,是不是一旦实行社保计划,就必定让一部分人占便宜一部人吃亏?这倒也不是。关键就在于我们实行什么样的社保计划,是由政府来强制执行,还是由社会中的人自愿组织形成互相担保的保险体系和保障体系。

  无论是养老金、医疗保险还是住房公积金,只要是能让人们自主决定参与与否,自由选择服务机构,那很多弊端就会得到改进,因为如果参与这些计划不划算,人们也就不会参加。也不会因此而有什么损失,而不会像农民工退保一样,当他们选择退保时,只能无奈地放弃之前缴存的一大笔钱。

搜狐财经高级编辑周克成

 

“内部人控制”养老制度

  合理的管理和分配国有资产就能完全覆盖全民养老,还远没到无米下锅的份上。现在需要迫切改革的是这种带有阶级性和歧视性的“养老金双轨制”,还纳税人一个公平的养老制度。

  上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正对退休和领取养老金年龄进行研究,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而据人民网在7日发布的网上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反对推迟退休年龄。对于人社部的这一表态,结合此前热议的“养老金双轨制”,我想起了公司治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内部人控制”。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青木昌彦针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特有情况提出来的,指国有企业的经理和工人在企业公司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后来这一理论被发展为一种公司治理现象,指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内部人(经理人)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公司战略和经营决策中充分实现自身利益,通过对自己有利的议案,包括给自己定高额年薪和奖励,制定优厚的福利制度,甚至内部各方面联手谋取各自的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使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股权分散的股份公司或所有者缺位的国有企业之中。中西方企业概莫能外。

  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表面上看,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都应该由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但在具体的企业经营中,国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股东权力具体落实在对企业没有实际财产权力的国资委官员身上,因此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长官意识,由此导致作为“内部控制人”的管理者经营着国有资产,却能不断在政策的缝隙中享受着高工资、高福利和高职务消费。

  我之所以由人社部提出要调研延迟退休年龄想到“内部人控制”,是因为我国的退休金制度设计就像一个“内部人控制”的公司设计的制度。

  我国实行的退休金制度在全球恐怕也是独创的,叫“养老金双轨制”。其制度设计把中国人分为了两等,即公务员和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在职时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由国家财政支付其养老金;企业职工则在在职时需按其工资总额的28%缴纳养老保险,其中的20%由企业支付,8%由企业在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至于退休后的每月能领取的退休金,公务员为其退休前工资的90%,而企业职工则按正常工作年龄和相应的缴费比例,退休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

  这项政策实际执行的结果是什么的呢?曾有媒体报道,以2007年的标准算,高级工程师的退休工资不及普通公务员退休工资的零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的退休工资只有机关司机的退休工资的80%。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来自青岛的全国人大代表许振超举例说,青岛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一般在4500元至6000元,甚至还要多。而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在连续涨了7年之后才达到目前的1500元到1800元。

  这就是“养老金双轨制”的后果。一个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企业职工,退休后的退休工资还不如一个国家机关的司机。

  如果我们把“中国”看成一个公司,我们的公务员显然是公司的管理者。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个管理者不需要对“股东”负责,因为“股东”在绝大部分时候是被管理者。而作为参与政策制定的很多“股东”代表同时也是管理者(公务员),因此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其政策取向一定是要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现在,养老金出现缺口,而这个缺口是职工养老金缺口,因为公务员养老金的支付来自财政,高速增长的税收收入显然能支持公务员不断提高的退休金需求。在这种时候,我们的政策制定者首先想到的是延长退休年龄,延缓支付时间,把本来已经严重不公平的养老金制度再往前推一步。

  中国还有理论上属于全民所有的庞大国有资产,国家也曾在2001年推出过《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国有资产,尤其是石油、电信、电力、煤矿等垄断行业的国有资产急遽膨胀,合理的管理和分配这些国有资产能完全覆盖全民养老,还远没到无米下锅的份上。现在需要迫切改革的是这种带有阶级性和歧视性的“养老金双轨制”,还纳税人一个公平的养老制度。

  在5月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们期待一个公平的养老金制度能早日出台。

 

自己养老比交社保更靠谱

一网友称:“不想麻烦国家了!25岁工作,不交养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以第一个5年零存整取,计32287.50元,第二个5年3万多整存整取计39955.78元,再加5年的零存整取32287.50元就是72243.28元,这样30年后,55岁总计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月是1508.93元,和现在的养老金对比一下,少吗?你才55岁,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就可以有3376.23元,而你的本金还是38万多元,自己挂了可以留给子女,我看也别给国家添麻烦了,都自己养老吧。”

 

为了偿还历史债务,延迟退休合适吗?

荷兰在线特约专稿

政府为什么如此费尽心思地考虑“延迟退休”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偿还养老金的历史债务。

所谓养老金的历史债务问题得从1997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说起,在此之前,中国的养老保险费由企业缴纳,并全部放入社会统筹账户,用来支付本年职工养老金。职工养老金被列为企业年度经营成本的开支项目,从本年生产收益和财政收入中支付,所以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积累的现收现付财务模式。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工资比例同时缴纳保险费,并把个人缴纳的保险费放入个人账户,储蓄起来,企业缴纳的保险费放入社会统筹账户,用来发当年养老金,这就是部分积累制。由于改革以前的养老保险没有资金积累,改革以后的养老保险又实行 “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制度,对已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保持不变,用企业每年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由于收缴的社会统筹基金少于需要支付的养老金,就出现了资金缺口。

对于中年职工,新制度规定将其在改革之前的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改革之后继续缴费,但实际上改革前他们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跟年轻人一样,当中年职工退休时,他们每月可以拿到两部分养老金:统筹账户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然而,中年人被视为缴费年限的那几年的个人账户其实是空的,这又构成了一个资金缺口。这两项相加就形成了一笔数以万亿计的巨额“历史债务”。

对于这个历史债务,政府和学界提出了很多解决思路,包括:国有资产变现、征收社会保障税、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发放养老金、延迟退休等。最近,延迟退休这个思路似乎占了主流,延迟退休既可以让劳动者多缴纳保险费,又可以减少他们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从而达到逐渐消化债务的目的。

那么,利用延迟退休来偿还历史债务是否合理呢?首先,我们应该界定下历史债务的性质与责任,建国初,为了发展经济,中央政府选择了“高福利、低工资”的发展道路,人为降低劳动者的当期报酬,将资源投入到生产中,并许诺养老金作为补偿,通过这种方式迅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大部分剩余价值实际上已经转变为国有资产,通过养老保险改革,国企甩掉包袱获得了新生,国家获利颇丰因此,无论从法律还是经济角度上看,国家都应该成为养老金债务的责任主体

其次,我们可以从从公平、科学的角度,来看看以延迟退休来偿还历史债务是否合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延迟5年退休,不仅延长了劳动者缴费的时间,还少领了5年基础养老金。从阶层公平上看,这对低收入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基础养老金的救济作用变小了。从代际公平上看,年轻一代需要增加工作时间,来填补巨额养老债务,生命周期内养老金精算公平难以实现。越来越多年轻人会觉得缴纳社会保险不划算,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来规避,反而不利于缴费人数的扩大和养老债务的偿还。从政社公平上看,盲目延迟退休有将政府责任完全转嫁给社会大众的嫌疑。同时,从科学角度上看,国内学者在呼吁延长退休年龄时,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中国预期寿命问题。CIA《世界概况》对2011年各国预期寿命进行了估计,中国只有73.47岁,排名第106位,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5岁。假设男性65岁退休,这意味着男人只能领取6年左右养老金,享受6年人生就去世,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件令人遗憾且不科学的事情。此外,在中国相对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人,尤其是底层劳动者,是否有精力熬到65岁退休呢?老年人延迟退休是否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呢?这更是一个涉及到劳动保护和劳动伦理的问题。

当前,政府与其纠结于延迟退休,或挪用个人账户资金来拆东墙、补西墙,还不如像智利那样,勇敢承担起历史债务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偿还计划,通过财政和国有资产来定期补偿养老金账户,并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纳入社会保险,增加缴费人数,各类人群公平地共担风险。在欧美,延迟退休旨在应对老龄化造成的养老金或劳动力不足,而国内的延迟退休计划却为了偿还历史债务,这是否意味着对年轻人和低收入者的变相剥削呢?

http://helanonline.cn/article/9541

 

如不取消退休双轨制 中国养老金必定崩溃

南天一剑

去年有3800万人中断缴纳社保,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危险信号,它标志着国家信用正面临挑战。每月定存500元养老不再靠国家,如果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养老金的空账压力将会加剧。有网友说,都快退休了还在交生育险,这和抢钱有啥区别?谁都不傻都会算账,如目前延长五年社保制度,中断缴纳自己养老的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按目前国民寿命计算,到时只能领回上缴的保费百分之六七十左右。而有的人不仅不用上缴保费,反而比那些上缴保费的人多领好几倍退休金。更要命的是,我国民众上缴的保费比国外同一保费高出好几倍,这哪里是什么社保?世界上有这样的社保吗?无论民众出于什么目的中断缴纳养老保险,其最终的责任仍在ZF。因为社会保障本是ZF 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一个国家ZF不管什么制度、主义、思想都要以民为纲,因为没有民就没有国这个概念。国家的任何福利都应建立在倾向全体国民这个立足点上,在这个立足点上诚信于民、服务于民,这样这个国家才会长治久安,这个政府才会清垂史册。一个无法取信于民的ZF,说延期退休就要延期退休,即使你这回真的延期到65岁退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要推出70岁退休的新政。

     一旦终止上缴养老金成为广大民众共识,那中国的养老金体系离崩溃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样不但底层的民众老无所依,而那些退休金既得利益者同样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到时所有人都成了输家。更可怕的是,当这些人发现自己被社会抛弃后,绝望就会使他们做出平常人不敢做的事,到时也许离社会动荡就不远了!如果一旦发生社会动荡,谁会成了历史千古罪人?我想答案早在民众心里。

    今日中国养老金冰冻三尺,虽有许多历史原因,但这跟后来者不作为有很大直接关系。如想让走入死胡同的中国养老金起死回生,只有华山一条可走,立刻取消臭名昭著的退休双轨制,减少三公支出,将节省出来的资金拿来补助养老金。让所有公务员担负起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补缴养老金。如果现在不果断采取壮士断腕的手段,到时只恐无力回天。

    只有取消此一恶律后,如果到时养老金还有缺口,先让公务员延长退休年限。如还不够,再让企事业人员延长退休年龄。到时养老金还有缺口,再商讨延长普通百姓退休也不迟,我相信那时的国民也会愿意接授。另外,要尽快把我国过高的养老金给降下来,让更多的民众参加此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使我们的广大民众老有所依,老有所食,这才是一个ZF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这个ZF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广大民众的痛苦之上,无论他是谁,必将会遭遇民众的抛弃,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这延长退休年龄只能算是杀鸡取蛋,竭泽而渔的策略,它非但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反而让那些想买社保的人望而却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d9e3a0102uxdw.html

 

十问人社部

南天一剑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像你人社部这样无耻的?如果不立即取消这万恶的双轨制,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和脸面在民众面前高谈延长退休年龄呢?下面我请人社部官员回答如下十个问题:

    一、彻底公布养老金账目收支情况,对那些流失无法追回的养老金(包括国有资产),你们应该负有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二、如果是人口老龄化引起养老金巨大缺口的话,请人社部官员出示国外老年人和国内老年人相差的具体数据,同时列出国内外民众上缴保费的比例占国民总收入多少。据我所知:我国民众上缴养老金保费是国民收入的28%,高出国外同期保费近三倍。请问人社部官员:难道我国的老人比例也比国外高出近三倍?请人社部官员出示相关证据,让我们相信你们这样做是与国际接轨。

    三、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的公务员也像我国一样,自己不用出钱上缴保费,却比出钱缴保费的人多领好几倍养老金。请问社保的服务对象是这些上缴保费的人还是那些不用上缴保费又可以领取高额养老金的人?社保宗旨是让多上缴保费者领取最高养老金还是让不上缴保费或少缴保费者领取最高养老金?社保的表决权是属于这些上缴保费的广大民众还是属于那些不用上缴保费又可以领取高额养老金的少数特殊人群?延迟退休有强迫他人劳动之嫌,是对勤劳职工的一种惩罚,可是普通百姓到底犯了哪门法,要被这样对待,难道他们是奴隶,而社保部门是我们的奴隶主?

    四、如果社保部单方面宣布强行推迟发放养老金,这种情况按照国内或国际相关法律来说,这到底算不算单方面违约?请问人社部官员:当你们作出延长退休年龄的时候,对被违约方会作出何种赔偿?

    五、据工人日报披露,我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离退体人员,花掉了我国80%的养老金资源,这是谣言还是事实?请公布花掉我国80%的养老金资源这个团体,公布其具体人数和工作单位,以及他们每年向社保上缴多少养老金?每年又从社保领取多少养老金?公开所有正式工作人员上缴保费的数目以及领取保费的数目,这样也好让国民了解一下,你们到底为社保应尽那些“义务”。

    六、如果不用上缴保费或少交保费者可以多领养老金的话,那就请人社部官员,先给我国八十岁以上的农村老大爷和老奶奶每人发个二百万吧,他们的工作年龄不但比任何人都长,而且比那些尸位素餐的人辛苦一万倍!

    七、不同的行业,适合在不同的年龄退休。建筑、环卫、运输等体力劳动者,年纪大了可能就精力不足,需要较早开始退休;而医务、科研、教育等领域专业人士,则是越老越吃香,在自愿的情况下,推迟退休年龄非常有必要,这样对社会本身也是好事。比如说这社会多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多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学教授,有什么不好的?但即使有这样的分别,谁要在什么年纪退休,仍然应该由每一个劳动者自主决定,而不能由她所处的行业决定,延迟退休何必搞一刀切?

    八、如今国营和民营企业招工,大多只招聘青年人,一般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基本上很少有人要,一旦你到了55岁后,有些人年纪大了就是干不动,几乎就没有人要招聘你了。请问人社部官员:国家会怎样去安排这些人的今后工作?这些人无工作在未能领取退休金的这几年该怎么生活?

    九、一旦将退休延长五年,国民以目前上缴的保费和领取到的养老金将成负数。按现在最低的养老金标准来计算:国民一年要上缴保费11000元(连医保),上缴15年,共为165000,按中国人平均寿命74岁来计算,最多只能领回自己上缴的本金,如把银行的利息计算进去,到时民众只能领回自己的只有百分之六七十左右本金。这哪里是什么社保?分明就是在掠夺民众的棺材本!世界上有这样的“社保”吗?大家交保的钱基本上一样多,对社保的贡献不相上下,都要交上15年、25年之类的,可是在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却是长寿的领得多,不是太长寿的领得少,回报差距巨大这公平吗?

    十、现在我国民众的保费,比国外同一品种的保费高出三倍,这么高的保费,怎么还会出现如此巨大养老金缺口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新浪博客)社保缴费为何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