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9th,April,2016;20th,April,2016;21st,April,2016;25th,April.2016;26th,April,2016;27th,April,2016;28th,April,2016

更新中......

应用层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无状态高并发。协议中定义了报文的格式,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报文交换的规则。
该协议基于TCP协议,客户端发起一个与服务器端的TCP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进程通过套 接字接口访问TCP。

多个端系统间的程序进行通信,实际上是 进程间进行通信 ,通过IP地址与端口号唯一标识一个进程(进程寻址)。不同端系统间的进程通过跨越计算机网络交换报文而相互通信。进程通过称为socket的软件接口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报文。

Socket套接字

同一台主机内应用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接口,也可称为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应用层开发者对于运输层的控制仅限于一个是选择运输层协议,另一个是设置几个运输层参数。
每个套接字都有唯一标识符,标志符的格式可分辨是TCP套接字还是UDP套接字。

端口号

端口号是一个16比特的数字,大小在0-65535之间。其中0-1023的端口号是周知端口号(well-hnown port number),保留给周知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等),周知端口的列表在RFC 1700中, http://www.iana.org  网站有相应的更新文档。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端口号:
HTTP 80
FTP 21
HTTPS 443
SMTP 25
Telnet 23
SSH 22
DNS 53

长连接 && 短连接

也称持久连接与非持久连接,主要是针对运输层协议为TCP时,通过一个TCP连接传送一个请求还是所有的请求,前者是 短连接,后者是长连接。

短连接过程

1)客户机程序在80端口发起一个到服务器的TCP连接,握手成功后建立TCP连接
2) 客户机程序通过套接字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
3) 服务器通过套接字接收请求报文,并做相应的响应操作,发送响应报文给客户机程序
4) 服务器进程通知TCP断开该TCP连接(服务器待确认客户端完整接收到响应报文后,断开连接)
5) 客户机接收断开报文,关闭TCP连接


运输层

简介

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提供了逻辑通信功能。接收应用进程的报文转换成运输层分组,即运输层报文段(segment)。


多路分解与多路复用

多路分解(multiplexing): 将运输层报文段中的数据 交互给正确的套接字
如何实现多路分解:主机上的套接字有分配端口号,通过检查报文段中的目的端口号, 定向到相应的套接字。通过套接字进入所连接的进程。
多路复用(demultiplexing): 从不同套接字收集数据块,并为每个数据块封装上首部消息从而生成报文段,然后把报文端传递到网络层的工作。
多路复用的要求:1)套接字有唯一标识符。2)每个报文段有 特殊字段(源端口号字段和目的端口号字段) 来指示该报文段要交互的套接字。

TCP && UDP

运输层协议提供的服务,通过认识运输层协议提供的服务,区分TCP协议与UDP协议。主要分为四个: 可靠数据传输,  吞吐量,定时和安全性。
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 可通过SSL来提供安全服务;有拥塞控制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不提供不必要服务的轻量级运输层协议;不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无连接,通信前没有握手存在数据丢失,是一种不可靠面向报文的服务模型;无拥塞控制
目前TCP与UDP中缺少对吞吐量和定时保证的讨论,即运输层协议未提供这两项服务。

UDP套接字是有一个二元祖(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来标识。两个不同源IP地址和/或源端口号,具有相同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则两个报文段会通过相同的套接字定向到相同的目的进程。
TCP套接字是由一个四元组(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来标识。两个不同源IP地址和/或源端口号,具有相同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则这两个报文段将通过不同的套接字。
⚠:连接套接字和进程并非总是有着一对一对应的关系,事实上,一些高性能的Web服务器一般只使用一个进程,但是为不同套接字(具有不同的标识)创建线程。
使用非持久连接,频繁的创建和关闭套接字会严重影响到一个 繁忙的Web服务器的性能。


拥塞控制

防止任何一条TCP连接用过多流量来淹没通信主机之间的链路和交换设备,平等的共享网络链路带宽。

吞吐量

发送进程向接收进程交付比特的速率

面向连接

客户端与服务端数据传输前,需先握手,握手成功后,两个进程的套接字之间建立了一个TCP连接。这个连接是 全双工的。

单工 半双工 全双工

单工(Simplex): 通信过程中,发送方与接收方是固定的,只能由发送方发送数据给接收方
eg: 典型的单工发送设备有早期计算机的读卡器,典型的单工接收设备如打印机
半双工(Half Duplex):通信过程中可以充当发送方的角色,也可以充当接收方的角色。但不能同时发送与接收数据。
eg: 步话机,HTTP协议基于请求响应机制,只能开启半双工的通信通道。
全双工(Full Duplex): 通信过程中可以同时接收发送数据。
eg: 电话,WebSocket协议可开启全双工的通信通道。


UDP

使用UDP的应用 可以实现可靠数据传输 ,需在应用程序中建立可靠性机制(eg:增加确认与重传机制)。

UDP报文段结构

首部有4个字段,每个字段由两个字节组成。分别为 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 检验和

UDP检验和

提供了差错检验功能,用于确定报文段到达目的地时,其中比特是否发生了变化。
方法:发送方的UDP对报文段中所有16比特字的和进行反码运算,求和时遇到的任何溢出都被回卷。

UDP提供检验和的原因

  1.其中许多链路层协议也提供差错检验。但不能保证所有源和目的之间的所有链路都提供差错检验。
  2. 当报文段存储在某台路由器的内存中时,也可能引入比特差错。比特差错通常会出现在网络的物理部件中
因而,UDP必须在端到端基础上在运输层提供差错检验。
端到端原则(end-end princeple): 某种功能(如差错检验)必须基于端到端实现,“与在较高级别提供这些功能的代价相比,在较低级别上设置的功能可能是冗余或几乎没有价值的”
⚠:UDP提供差错检验,但不能进行差错恢复。

选择UDP的原因

(实时应用)
1. 应用层能更好的控制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时间;
2. 无需建立连接,不会引入建立连接的时延;
3. 无连接状态,无需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接收和发送缓存,拥塞控制参数,序号与确认号的参数),也不需跟踪这些参数。
4. 分组首部开销小。TCP报文段20字节的首部开销,UDP8字节的开销。
eg: RIP选路表的更新; DNS; SNMP等都是运行在UDP之上。

可靠数据传输原理

通过可靠信道,数据按照发送顺序进行传送
可靠数据传输协议(reliable data transfer protocol): 下层协议可能是不可靠的
单向数据传输(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fer)
双向数据传输(bidirectional data transfer):即全双工数据传输
以下仅考虑单项数据传输

构造完全可靠信道上的可靠数据传输:rdt1.0

有限状态机(finite-state machine,FSM)
rdt1.0中FSM只有一个状态,因而变迁必定是从原状态回到自身。
发送方:引起变迁的事件rdt_send(data),变迁发生采取的动作是packet=make_pkt(data),udt_send(packet)
接收方:引起变迁的事件rdt_rcv(packet),变迁发生采取的动作是extract(packet,data),deliver_data(data)
有了完全可靠的信道,接收方就不需要提供任何反馈信息给发送方。

具有比特差错信道上的可靠数据传输:rdt2.0

口述消息协议使用 肯定确认(positive acknowledgment)与 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
基于这种 重传机制的可靠数据传输协议称为 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协议
差错检验: 需要一种机制使接收方检测到何时出现了比特差错
接收方反馈:发送方要了解接收方情况(比如分组是否被正确接收)的唯一途径就是让接收方提供明确的反馈信息给发送方。口述消息协议中的肯定确认和否定确认正是基于该反馈机制。
重传: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分组时,发送方将重传该分组。
rdt2.0的FSM
发送方:等待来自上层的数据->触发rdt_send(data)->sndpkt=make_pkt(data, checksum)产生待发送数据的分组并计算出分组检验和->udt_send(sndpkt)->wait-for-ACK-or-NAK(等待接收方的反馈分组)->收到ACK,进入等待上层数据状态/收到NAK,重传最后一个分组,进入wait状态。
⚠:发送方在等待信息时,不能获取来自上层的数据。知道接收到ACK并离开改等待状态才能获取数据,也可称为停等(stop-and-wait)协议。
接收方:只有一个状态,分组到达时,回答ACK/NAK,
rdt2.0协议看起来似乎可行,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没有考虑到ACK或NAK分组受损的可能性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在数据分组中添加新字段,发送方对数据进行分组编号,将发送数据的分组的序号(sequence number)放在该字段。



未完待续,明天继续....

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Socket长连接与短连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