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谈美国经济

近年来,互联网在作为美国政治生活重头戏的总统大选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奥巴马的最后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本人及其竞选团队对各种网络媒体的深刻理解、高度重视和娴熟运用,因而奥巴马被外界赋予了“互联网总统”、“Web2.0总统”
、“科技总统”等各种头衔。 

    那么,谙熟互联网的奥巴马在入主白宫后如何推动美国网络政治进一步发展,美国网络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影响世界政治发展趋势,这些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总统”   

    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几乎所有候选人都建立了自己的竞选网页和竞选博客,希拉里、奥巴马等多名候选人还在近几年新出现的My.Space、Face book、YouTube、Flickr等几个热门Web2.0网站中注册,拥有自己的平台。奥巴马对互联网的重视、理解和运用比其他候选人明显高出一筹,效果也远胜于希拉里、麦凯恩等人。这也是奥巴马成为最后胜利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奥巴马及其团队运用互联网竞选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四:   

    一是网罗网络精英,组建强大的网络新媒体竞选团队。为了赢得广大网民的支持,奥巴马招揽了大量网络精英,如蓝州数码公司的创建者之一、担任奥巴马竞选班子新媒体主任的乔·罗斯帕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 book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休斯,以及网景的创始人马克·安瑞森等等。此外,奥巴马还拥有一个95人的互联网工作团队,全方位操控与竞选相关的网络传播活动。   

    二是全面运用各种Web2.0新功能。奥巴马及其竞选团队依靠网络新闻、搜索引擎、YouTube视频点播、博客、播客、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手机短信、MySpace、Facebook社区网站、在线购买、铃声下载等互联网新技术,对那些依靠网络获取信息的选民进行成功的动员说服和募捐工作。   

    如在奥巴马个人网站的主页上,题为“奥巴马无处不在”的控制面板整合了16个最具吸引力的Web2.0网站入口,包括社交网站MySpace、Face book、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图片共享网站Flickr、内容共享网站Digg等。其中,YouTube“奥巴马频道”拥有视频近2000个,是“麦凯恩频道”的5倍;浏览量达9700万,是“麦凯恩频道”的4倍;吸引了11.7万多名订户,是“麦凯恩频道”的4倍。奥巴马还专门开设辟谣网站,把谣言细节逐一列举,详加批驳,并鼓励网民帮他“传播真相”。   

    三是通过网络募集大量竞选资金。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参加竞选活动中不接受公共竞选资金(8400万美元)的主要政党候选人,其竞选资金主要来自数百万捐赠者的政治捐款,其中许多是通过互联网的小额捐款。捐赠者通过奥巴马的官方网站、媒体专题、社区主页上所设的捐款通道,选择各种支付工具进行政治捐款。奥巴马的筹款策略大获成功,他募集了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竞选资金,约7.5亿美元,其中近九成是个人捐款。这种全新的网络筹款方式有可能让公共财政经费退出美国总统大选的历史舞台。   

    四是巧妙应用移动终端。奥巴马是“黑莓”手机的发烧友,竞选过程中更是“机”不离手,随时通过电邮与外界沟通。其团队还推出了手机无线服务,手机用户只要发短信“伊拉克”、“教育”、“健康”、“就业”等信息到一个指定的号码,即可获得相关议题的最新信息。奥巴马的手机网站还提供了12首助选铃声供下载。通过媒体播放器iTunes可以下载两本奥巴马的有声图书、两本奥巴马相册、奥巴马个人播客以及奥巴马iPhone应用程序。iPhone应用程序使选民能够及时获知奥巴马竞选的最新消息、视频和大事件。   

  新举措推动美国网络政治发展   

    作为网络政治的最终受益人和公认的“互联网总统”,奥巴马在当选后即出台了多项有利于美国网络政治发展的举措。

    其一,公布政府交接网站,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在当选后不到24小时,奥巴马团队便公布了政府交接网站,该网站旨在向网民提供最新消息和声明,同时吸引网民为美国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在“公开政府”的标题下,网站邀请阅读者通过电子邮件“分享意见”。   

    其二,对白宫网站进行变革。白宫“新媒体主管”麦肯·菲利普斯在白宫网站发布的首篇博文中称,白宫新网站是白宫发生的第一个变化,它将成为美国总统和政府连接美国和世界的一个平台。菲利普斯还明确提出了白宫进行新媒体活动的三个重点,即沟通、透明和参与。白宫网站将兑现奥巴马竞选时的承诺:把所有非紧急的立法提案先公布在网上,让公众评议,5天之后总统再来决定是否签署。白宫网站页面提供了从电邮、电话到书信、传真等一系列联系方法。   

    其三,将每周的周末讲话上传到视频网站YouTube。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以“炉边谈话”帮助美国人走出“大萧条”时代的抑郁症,奥巴马也想以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当前的经济危机。他希望按照需要将他的信息直接送到民众的电脑中去,因此,他的每周广播讲话会跳过电视而被制作为网络视频讲话,并上传到YouTube和白宫官网上。美国总统的每周广播讲话通常为4分钟左右,完全适合在YouTube上播放。奥巴马的讲话视频几天内迅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浏览和数以千计的博客链接,博客网站Huffington Post形容它是“富兰克林·罗斯福2.0版”,《华盛顿邮报》称这是“YouTube总统时代”的降临。   

    其四,使用个人电子邮件与外界联络。奥巴马在竞选和候任期间一直使用其心爱的“黑莓”手机与外界保持电子邮件联络。以前的美国在任总统都不选择使用电子邮件,因为美国的“总统记录法案”要求国家档案馆保存关于总统的各种记录,根据“信息公开法”,电子邮件也可能被公之于众,甚至可以被国会和法庭索要。此外,还有一些安全原因。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对记者称,奥巴马已经与安全部门达成妥协,他可以保留“黑莓”手机与其高级工作人员和部分私人朋友保持联系,从而成为首位使用个人电子邮件的美国在任总统。   

    其五,通过电子邮件寻求民众的支持。当美国参议院开始讨论奥巴马上任后推出的美国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尽管此前众议院已经通过了该计划,但在参议院这项计划却前途难料,因而奥巴马当天向他竞选期间的1300万支持者群发邮件,希望他们宣传自己的计划。奥巴马在电邮中写道:“亲爱的朋友,我希望在未来数周内将经济刺激方案写进法律,但我需要你们的帮助!”这是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的第一封政治电邮。   

    其六,实施“宽带计划”。奥巴马对美国作为互联网发源地其宽带普及率在全球仅排第24位这一事实“无法接受”,计划投入巨资普及宽带服务,提高上网速度,尤其要“从儿童抓起”,普及宽带服务,“每个孩子应有机会上网”,以提高美国全球竞争力。奥巴马表示,新政府将展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校园设施现代化升级建设,奥巴马签署了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将投入72亿美元用于推动宽带建设。   

    “互联网行动”的困难与局限   

    尽管奥巴马在当选后的一连串“互联网行动”有助于推动美国网络政治的发展,但奥巴马的上述举措存在一些局限,美国网络政治变革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麻烦。

    首先,白宫官方网站缺乏与网民互动交流的功能。到目前为止,网民不能在白宫官方网站的政府博客和总统每周讲话视频后自由发表评论,而只能在YouTube上的周末讲话视频后留言。奥巴马的竞选小组最初还曾关闭了YouTube网站上的评论功能,并阻止回应视频出现在旁边。也就是说,奥巴马政府没有提供互联网政治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普通民众的回应机会。   

    这不由得让人产生怀疑,奥巴马是否真的想通过视频与美国人对话,还是像他前面的每一位总统一样,只是想利用这个最新的工具对美国人单向谈话。一些学者抱怨,一个没有评论的YouTube视频,更像独白而非谈话。政府透明度监察组织阳光基金会主任米勒在博客里表示:“对白宫或政府工作来说,我不明白单向的信息如何比流行的老式广播演说提供更好的透明度。”   

    还有人认为,奥巴马的竞选从来就不是自下而上的努力,新总统不会将他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贴到网上,或利用网络决定他竞选资金的分配。他管理着一个现代史上控制最为严密的自上而下的竞选运动,他只不过要求其支持者给钱,激励他们投入,并给予他们以互联网为工具参与政治的机会而已。   

    其次,奥巴马不得不面对美国庞大的联邦政府官僚体制及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美国的官僚机构运行着数万个政府网站,但这些网站中有许多早已过时或者只是“作为新闻发布和官员照片的存放地”,不能为访问者提供诸如“找到贷款或取得护照”等实际帮助,在开放公众评论、与民众沟通方面更是进步缓慢。奥巴马的许多网络竞选技术也会遭遇大量模糊的规章。比如,1973年康复法的修正案要求所有政府网站内容必须要让残疾人用户易于使用。克林顿时代一个名叫“文牍精简法”的法律要求,一个机构“调查”若超过10人,须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导致政府各个机构都力图避免做这类调查。   

    奥巴马政府正在评估“总统记录法案”所牵涉的各个方面,该法要求保存白宫所有成文文件。这意味着,一旦任何网页上了白宫的网站,它就不能更改,只能存档和被新的网页取代,这极大延缓了白宫网站的更新过程。

    第三,宽带建设计划作用有待观察。尽管奥巴马将发展宽带互联网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此宽带计划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可能不会很大,能否真正提高美国宽带普及率也很难说。   

    一方面,从目前看,美国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已十分普遍,即使在当前经济衰退时期萎缩迹象也不明显,此时注入更多资金发展宽带的边际效用可能不会很大。同时由于资金规模太小,72亿美元不到经济刺激计划开支的l%,因此奥巴马的宽带建设计划不太可能对经济产生有效影响。另一方面,从历史看,小布什政府也曾努力发展宽带网络,并在连任时曾承诺到2007年时所有美国人都能用上价格能够承受的宽带。但由于一系列复杂原因,该诺言并未实现。美国宽带普及率仍然偏低,一些农村地区的宽带普及率甚至不到l/4。因此,奥巴马能否使美国的宽带普及率有所突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颠覆传统竞选模式,使网络对美国政治的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公众对政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发生这种变革的原因表面看是奥巴马成功地将互联网运用到选举政治中,而更深层原因在于:奥巴马顺应了美国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和中低收入人群对美国政治经济体系进行一次深刻改革的要求,而互联网正是这些“草根”们用以表达意愿和行使权利的廉价而高效的平台。奥巴马当选后的一系列“网络行动”表明,他完全了解依靠网络和“草根”力量对于实现他的“变革”理想是多么重要。   

    因此,我们大体可以判断,尽管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奥巴马在其任上必将大力推进美国网络政治进一步发展,以完成其“变革”之路上的重要一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美国民众和各阶层的支持,引领美国全面进入网络政治时代,进而创建一个新的国家政治经济管理体系。这一变局将如何影响世界政治进程及国际关系转型,必将持续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研究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网络应用,Youtube,黑莓,网页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