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挂载磁盘的步骤

Linux挂载磁盘的步骤(按照红字体操作定会成功)

1.先查看目前机器上有几块硬盘,查看命令有两种:

命令1fdisk l   (查看磁盘的实际形式)

命令2dmesg | grep sd

2.使用fdisk对磁盘进行分割

fdisk命令用途:观察硬盘的实体使用情形与分割硬盘用。

fdisk命令使用方法:

console 上输入 fdisk  /dev/sdc       我以第三块磁盘为例进行介绍),可进入分割硬盘模式。

输入 m 显示所有命令列示。

输入 p 显示硬盘分割情形。

输入 a 设定硬盘启动区。

输入 n 设定新的硬盘分割区。

输入 e 硬盘为[延伸]分割区(extend)

输入 p 硬盘为[主要]分割区(primary)

输入 t 改变硬盘分割区属性。

输入 d 删除硬盘分割区属性。

输入 q 结束不存入硬盘分割区属性。

输入 w 结束并写入硬盘分割区属性。

 

进入fdisk模式:

Command (m for help):m   //查看fdisk命令帮助

Command (m for help):n   //创建新分区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输入e为创建扩展分区

p primary partition (1-4)     //输入p为创建主分区,这里我们选择p

Partion number(1-4)1     //第一个扩展分区,按需求可以最多分4个主分区

First Cylinder(1-1014,default 1): 1   //第一个主分区起始的磁盘块数,可以选择默认值

Last cylindet or +siza or +sizeM or +sizeK: +1024MB //可以是以MB为单位的数字或者

以磁盘块数,这 里我们输入+1024MB表示分区大小为1G(如果我们把这个磁盘划为一个分区完全可以直接回车就可以了,但对于生产环境不太适用)

这样我们就创建完一个分区,如果要创建更多分区可以照上面的步骤继续创建。所有分区创建完后用w保存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保存完成后重启服务器,可以用#fdisk -l 命令检查刚刚所建分区,可以在返回结果中确认/dev/sdc1的信息。

3.对挂载分区进行格式化

 mkfs -t ext3 -c /dev/sdc1

4.创建挂载目录

 mkdir /db2

5.进行挂载

mount /dev/sdc1 /db2

6.查看挂载情况

df

7.查看分区的挂载情况

cat /etc/mtab

为了在每次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新分区,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来进行自动挂载,在文件的末位加入如下一行:

/dev/sdc1 /db2 ext3 defaults 0 0

这样服务器每次启动都会自动挂载此分区。

 

mkdir命令说明如下:

功能:创建一个目录(类似MSDOS下的md命令)。

  语法:mkdir [选项] dir-name

 

  说明:该命令创建由dir-name命名的目录。要求创建目录的用户在当前目录中(dir-name的父目录中)具有写权限,并且dir-name不能是当前目录中已有的目录或文件名称。

   参数:

  - m 对新建目录设置存取权限。也可以用chmod命令设置。

  - p 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加上此选项后,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录,即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mount命令说明如下:

功能:加载指定的文件系统。

语法:mount [-afFhnrvVw] [-L标签>] [-o选项>] [-t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加载点]

用法说明:mount可将指定设备中指定的文件系统加载到Linux目录下(也就是装载点)。可将经常使用的设备写入文件/etc/fastab,以使系统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mount加载设备的信息记录在/etc/mtab文件中。使用umount命令卸载设备时,记录将被清除。

参数说明:

描述内容比较多,在这里就不记录了。

具体可访问这个网址:http://blog.chinaunix.net/u1/55764/showart_1145424.html

df命令说明如下:

功能:查看Linux 文件系统的状态信息,显示各个分区的容量、已使用量、未使用量及挂载点等信息。

语法:df  [选项]... [文件]...

参数说明:

-a, --all             包括大小为 0 个块的文件系统

-B, --block-size=大小块以指定大小>的字节为单位

-h, --human-readable 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统大小 (例如 1K 234M 2G)

-H, --si              类似 -h,但取 1000 的次方而不是 1024

-i, --inodes          显示 inode 信息而非块使用量

-k                    --block-size=1K

-l, --local           只显示本机的文件系统

      --no-sync         取得使用量数据前不进行 sync 动作 (默认)

-P, --portability     使用 POSIX 输出格式

      --sync            取得使用量数据前先进行 sync 动作

-t, --type=类型       只印出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信息

-T, --print-type      印出文件系统类型

-x, --exclude-type=类型   只印出不是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信息

-v                    (此选项不作处理)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离开

常用操作:

df -k  以千字节KB 为单位显示各分区的信息

df -a  显示所有分区包括大小为0 的分区

df -T  显示分区类型EXT2 EXT3

(

/etc/fstab说明详解

fstab中存放了与分区有关的重要信息,其中每一行为一个分区记录,每一行又可分为六个部份,下面以/dev/hda7 / ext2 defaults 1 1为例逐个说明:

1. 第一项是您想要mount的储存装置的实际位置,如hdb或如上例的/dev/hda7。

2. 第二项就是您想要将其加入至哪个目录位置,如/home或如上例的/,这其实就是在安装时提示的挂入点。

3. 第三项就是所谓的local filesystem,其包含了以下格式:如ext、ext2、msdos、iso9660、nfs、swap等,或如上例的ext2,可以参见/prco/filesystems说明。

4. 第四项就是您mount时,所要设定的状态,如ro(只读)或如上例的defaults(包括了其它参数如rw、suid、exec、auto、nouser、async),可以参见「mount nfs」。

5. 第五项是提供DUMP功能,在系统DUMP时是否需要BACKUP的标志位,其内定值是0。

6. 第六项是设定此filesystem是否要在开机时做check的动作,除了root的filesystem其必要的check为1之外,其它皆可视需要设定,内定值是0。

)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command,ext,服务器,扩展,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