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的粒度问题

面向对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封装和继承,其实就包含了代码的复用。继承、委托等方式(is a/has a/use a)都是代码复用的方式。

 

在软件开发中,有条原则就是DRY--dont repeat yourself,刚开始接触计算机时的理解是把公用的代码抽象到一个方法中,其他外围类调用此方法,其实除了这种方法级别的复用,还有更高的层次。

1.代码的copy\paste,最低级的复用。

 

2.方法级别的重用。比如同一个类中,可以把共用的代码抽象到一个方法中。

 

3.组件级别的重用。比如,把所有属于同一个业务的代码放入一个组件中,这样可以被其他组件调用。

 

4.系统级别的重用。在SOA思想里,每个系统都是由业务划分的,这样划分出soa的系统之后,每当推出一个产品之后,只需要组装SOA下的各个业务系统,并可以组装出一个产品来。

 

5.框架级别的重用。比如spring、ibatis、hibernate等,都是提供框架级别的重用。

 

6.产品级别的重用。不重复发明轮子,业界有了什么新的思路,什么新的技术,乃至新的产品,从网络视频到sns,都可以把理论copy一份,自己加工一把,自己来复用。看看初期的校内网,就是汉化版的facebook就知道了。

 

复用的优点:

1.避免满天飞重复的代码

2.易维护,易理解

3.也就是设计模式里说的封装可变性,把变化的和不变的区分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spring,Hibernate,ibatis,SOA,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