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思想:我们用数组d记录每个结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用邻接表来存储图G。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动态逼近法:设立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用来保存待优化的结点,优化时每次取出队首结点u,并且用u点当前的最短路径估计值对离开u点所指向的结点v进行松弛操作,如果v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有所调整,且v点不在当前的队列中,就将v点放入队尾。这样不断从队列中取出结点来进行松弛操作,直至队列空为止
期望的时间复杂度O(ke), 其中k为所有顶点进队的平均次数,可以证明k一般小于等于2。
实现方法:
建立一个队列,初始时队列里只有起始点,再建立一个表格记录起始点到所有点的最短路径(该表格的初始值要赋为极大值,该点到他本身的路径赋为0)。然后执行松弛操作,用队列里有的点作为起始点去刷新到所有点的最短路,如果刷新成功且被刷新点不在队列中则把该点加入到队列最后。重复执行直到队列为空。
判断有无负环:
如果某个点进入队列的次数超过N次则存在负环(SPFA无法处理带负环的图)
首先建立起始点a到其余各点的
最短路径表格
首先源点a入队,当队列非空时:
1、队首元素(a)出队,对以a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有b,c,d三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松弛时三个点的最短路径估值变小了,而这些点队列中都没有出现,这些点
需要入队,此时,队列中新入队了三个结点b,c,d
队首元素b点出队,对以b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e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的最短路径估值也变小了,e在队列中不存在,因此e也要
入队,此时队列中的元素为c,d,e
队首元素c点出队,对以c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有e,f两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f的最短路径估值变小了,e在队列中存在,f不存在。因此
e不用入队了,f要入队,此时队列中的元素为d,e,f
队首元素d点出队,对以d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g这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g的最短路径估值没有变小(松弛不成功),没有新结点入队,队列中元素为f,g
队首元素f点出队,对以f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有d,e,g三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g的最短路径估值又变小,队列中无e点,e入队,队列中存在g这个点,g不用入队,此时队列中元素为g,e
队首元素g点出队,对以g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b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b的最短路径估值又变小,队列中无b点,b入队,此时队列中元素为e,b
队首元素e点出队,对以e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g这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g的最短路径估值没变化(松弛不成功),此时队列中元素为b
队首元素b点出队,对以b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e这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的最短路径估值没变化(松弛不成功),此时队列为空了
最终a到g的最短路径为14
program: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int x;
int value;
int next;
};
node e[60000];
int visited[1505],dis[1505],st[1505],queue[1000];
int main()
{
int n,m,u,v,w,start,h,r,cur;
freopen("c.in","r",stdin);
freopen("c.out","w",stdout);
while(scanf("%d%d",&n,&m)!=EOF)
{
for(int i=1;i<=1500;i++)
{visited[i]=0;
dis[i]=-1;
st[i]=-1; //这个初始化给下边那个while循环带来影响
}
for(int i=1;i<=m;i++)
{
scanf("%d%d%d\n",&u,&v,&w);
e[i].x=v; //记录后继节点 相当于链表中的创建一个节点,并使得数据域先记录
e[i].value=w;
e[i].next=st[u]; //记录顶点节点的某一个边表节点的下标,相当于在链表中吧该边表节点的next指针先指向他的后继边表节点
st[u]=i; //把该顶点的指针指向边表节点,相当于链表中的插入中,头结点的指针改变
}
start=1;
visited[start]=1;
dis[start]=0;
h=0;
r=1;
queue[r]=start;
while(h!=r)
{
h=(h+1)%1000;
cur=queue[h];
int tmp=st[cur];
visited[cur]=0;
while(tmp!=-1)
{
if (dis[e[tmp].x]<dis[cur]+e[tmp].value) //改成大于号才对
{
dis[e[tmp].x]=dis[cur]+e[tmp].value;
if(visited[e[tmp].x]==0)
{
visited[e[tmp].x]=1;
r=(r+1)%1000;
queue[r]=e[tmp].x;
}
}
tmp=e[tmp].next;
}
}
printf("%d\n",dis[n]);
}
return 0;
}
(没有质量,就出数量) 下面一文转载出处:http://blog.csdn.net/morgan_xww/article/details/6279596
/* SPFA(Shortest Path Faster Algorithm) [图的存储方式为邻接表] 是Bellman-Ford算法的一种队列实现,减少了不必要的冗余计算。 算法大致流程是用一个队列来进行维护。 初始时将源加入队列。 每次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 并对所有与他相邻的点进行松弛,若某个相邻的点松弛成功,则将其入队。 直到队列为空时算法结束。 它可以在O(kE)的时间复杂度内求出源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可以处理负边。 SPFA 在形式上和BFS非常类似,不同的是BFS中一个点出了队列就不可能重新进入队列,但是SPFA中 一个点可能在出队列之后再次被放入队列,也就是一个点改进过其它的点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本 身被改进,于是再次用来改进其它的点,这样反复迭代下去。 判断有无负环:如果某个点进入队列的次数超过V次则存在负环(SPFA无法处理带负环的图)。 SPFA算法有两个优化算法 SLF 和 LLL: SLF:Small Label First 策略,设要加入的节点是j,队首元素为i,若dist(j)<dist(i),则将j插入队首, 否则插入队尾。 LLL:Large Label Last 策略,设队首元素为i,队列中所有dist值的平均值为x,若dist(i)>x则将i插入 到队尾,查找下一元素,直到找到某一i使得dist(i)<=x,则将i出对进行松弛操作。 引用网上资料,SLF 可使速度提高 15 ~ 20%;SLF + LLL 可提高约 50%。 在实际的应用中SPFA的算法时间效率不是很稳定,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出现,通常使用效率更加稳定的Dijkstra算法。 */ //用数组实现邻接表存储,pnt[i,0]表示与i相邻的结点个数,pnt[i,1...k]存储与i相邻的点 int pnt[MAXN][MAXN]; int map[MAXN][MAXN]; //map[i,j]为初始输入的i到j的距离,并且map[i,i]=0;未知的map[i,j]=INF; int dis[MAXN]; char vst[MAXN]; int SPFA(int n, int s) { int i, pri, end, p, t; memset(vst, 0, sizeof(vst)); for (i=1; i<=n; i++) dis[i] = INF; dis[s] = 0; vst[s] = 1; Q[0] = s; pri = 0; end = 1; while (pri < end) { p = Q[pri]; for (i=1; i<=pnt[p][0]; i++) { t = pnt[p][i]; //先释放,释放成功后再判断是否要加入队列 if (dis[p]+map[p][t] < dis[t]) { dis[t] = dis[p]+map[p][t]; if (!vst[t]) { Q[end++] = t; vst[t] = 1; } } } vst[p] = 0; pri++; } return 1; }
正规邻接表存储: /* ------- 邻接表存储 ----------- */ struct Edge { int e; //终点 int v; //边权 struct Edge *nxt; }; struct { struct Edge *head, *last; } node[MAXN]; /* -------------------------------- */ /* 添加有向边<起点,终点,边权> */ void add(int s, int e, int v) { struct Edge *p; p = (struct Edge*)malloc(sizeof(struct Edge)); p->e = e; p->v = v; p->nxt = NULL; if (node[s].head == NULL) { node[s].head = p; node[s].last = p; } else { node[s].last->nxt = p; node[s].last = p; } } /* 松弛,成功返回1,否则0 */ int relax(int s, int e, int v) { if (dis[s]+v < dis[e]) { dis[e] = dis[s]+v; return 1; } return 0; } /* SPFA有负权回路返回0,否则返回1并且最短路径保存在dis[] */ int n; int vst[MAXN], cnt[MAXN]; int Q[MAXN*MAXN]; int SPFA(int s0) { int i, p, q; struct Edge *pp; memset(vst, 0, sizeof(vst)); memset(cnt, 0, sizeof(cnt)); for (i=0; i<=n; i++) dis[i] = INF; dis[s0] = 0; Q[0] = s0; p = 0; q = 1; vst[s0] = 1; cnt[s0]++; while (p < q) { pp = node[Q[p]].head; while (pp) { if (relax(Q[p], pp->e, pp->v) && !vst[pp->e]) { Q[q++] = pp->e; vst[pp->e] = 1; cnt[pp->e]++; if (cnt[pp->e] > n) //有负权回路 return 0; } pp = pp->nxt; } vst[Q[p]] = 0; p++; } return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