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白呼:由尾到头的转变

也许是经营不下去停止了服务,也许是被天朝给墙了,总之我已经很久用不了我的bloglines,不得以导出OPML转到了Google Reader,同时也将眼光转到了之前没有留意的一些RSS在线订阅阅读服务,包括已经蛮久没有关注的“豆瓣九点”。看着“九点”现在的样子,才意识到豆瓣原来早就实验了一把从长尾尾部到长尾头部的转变。

所以,今天继续白呼这转变。

事情可能还得从豆瓣声明拥有blog说起:豆瓣在可以添加自己关注的blog之后——添加某个blog的rss源——跟着开始认领自己的blog,再然后推出了新功能,这就是“九点”的前身“我上”,大约是2006年时候的事。不过当时没觉得这是个rss在线阅读器,因为与可以很方便添加订阅源的其他浏览器相比,“我上”添加rss源的过程太麻烦,也不支持导入OPML,抓取更新rss源的速度更不敢恭维;除非这个blog条目已经在豆瓣里可以很方便地“必上”或“偶尔上”,否则没有什么兴趣往里头添加rss源,更不用说以“我上”为rss阅读器了;因此只是将“我上”当作象“我去”之类一样不成功的产品,哪怕后来成了“九点”也不怎么关心,能够看到的只有友邻们某个推荐文章后面附带一个“九点上:XX人推荐”等等字样,或者看到自己blog上新文章被“九点”抓取之后有N个人推荐,自我满足一下而已。

当时的“我上”与豆瓣读书——之前叫“我读”——版面结构一样,有“我必上的blog”最新更新文章,有“豆瓣猜你可能会关注某blog”的推荐,有友邻新近更新发布或者推荐的文章摘要索引,当然,也有自己的blog——已经认领过——的基本资料、最新文章、什么人“必上”什么人“偶尔上”,以及你的blog读者给你这个blog打上的标签。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发布、发现、推荐为手段的信息激荡机制,产生的微内容也以“我”为中心自组织,“我注六经”的同时完成“六经注我”。可以说,“我上”在本质上与“我读”一样,关注的是信息长尾中那条长长的尾部,靠豆瓣使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去发现、过滤、交互、产生出“你可能感兴趣的”种种。

现在的豆瓣“九点”看起来完全象一个有着标准规范编辑流程的网站,有首页,有频道,有图片,有内容,甚至还有热门文章排行。文章在页面上的排列是由编辑选择而非程序统计产生——因为被推荐最多次的文章未必可以出现在首页哪怕是文章列表前列,编辑的意志代替了鼠标宣言,1.0的整齐有序代替了2.0的无政府主义,“九点”成了一份内容汇聚杂志,“一周热点文章”和“一周热点博客”榜单标志着关注点从信息长尾尾部到长尾头部的转变。

幸好“九点”还保留了“我的订阅”,这个频道里头还有“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客”,还有“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这个被叫作“九点阅读器”的东西还残留着长尾尾部发现机制的痕迹。“九点阅读器”右边的侧栏排列着使用者为自己订阅的blog打上的Tags,尽管这Tags实际上起的是分类目录而不是Tag的作用——你会发现,如果一个blog被打上了一个以上的标签,同样的blog链接将出现在一个以上的目录里。漂亮而直观的Tags Cloud不见了,这还只是检索方式的改变;给“必上”“偶尔上”blog打的Tags不见了,我忘了当初为什么订阅这个blog,忘了我给这个blog添加的附加属性;别人给我的blog打的Tags也不见了,我也无从通过别人给我打上的Tags知道我blog读者对我blog的评价;这已经是信息交互产生的微内容的缺失,原本我们可以跟踪这些新产生的微内容,跟踪“我注六经”这个行为来勾勒并且丰富“我”的形象,这个“我”或者这群“我”,是营销家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对于“九点”来说,“六经”的重要性明显大过了“我”的重要性,“九点”不再是一台数据挖掘机。

在锤子眼睛里,任何事物都是钉子,也许不能强求豆瓣一定是这样或者那样的。但是,对一个以内容为依托的人际关系交互社区,不将信息激荡、人际关系交互产生的微内容予以好好梳理分析进而利用实在是暴敛天物;对于一个需要覆盖大范围用户群的普适性社区,长尾头部吸引来的游客需要用长尾尾部的甜头留住。

这是一个阴阳太极的循环,谁玩得转玩得好,谁牛掰。

你可能感兴趣的:(rss,数据挖掘,Blog,Google,读书,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