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S、EPON和EoC的封装方式比较

以太网帧格式

在以太网工作过程中,第3层(IP层)的数据包到数据链路层后,被封装成以太网MAC帧格式,MAC帧种类较多,一般有4种帧格式,但是最常用的还是Ethernet II格式和IEEE802.3 SNAP格式。

以最常见的Ethernet II帧格式为例。

|前同步码(7bytes)|起始码(1byte)|目的MAC地址(6bytes)|源MAC地址(6bytes)|类型(2types)|数据(46-1500bytes)|FCS(4bytes)

前同步码都为相同的10101010,作为接收数据时同步用;

起始码为10101011,标志着以太帧的开始;

目的MAC地址为接收主机的MAC地址,其中前3byte为厂商代号,后3byte为网络适配器编号;

源MAC地址为发送主机的MAC地址;

类型则指出数据段中存放的网络层的数据包的类型,如0x0800代表IP数据包,0x809B代表AppleTalk数据包,0x8138代表Novell类型数据包等;

数据中存放和类型字段相对应的数据包,一般常为IP数据包;

FCS为4byte的帧校验序列,采用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对“目标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段的数据进行校验。

数据包封装成上述以太帧后,再交给下面的物理层,经过4B/5B编码后,再经过NRZ编码后在线路上传输。


广电双向网络的3种传输方式

(CMTS系统):以太口------CMTS--(HFC网络)----CM-----以太口

(EPON系统):以太口-----OLT--(无源光网)---ONU-----以太口

(EOC系统): 以太口-----EOC局端---(电缆网络)--EOC终端-----以太口

可以看出,这3种广电网络最常用的双向系统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都是把终端电脑上的以太网帧经过内部某种方式传输,最后在局端系统都是把以太网帧传到外网去,也就是以太帧的透明传输,只不过在数据链路层的封装方式和物理层的传输方式不同而已。

对于用户来说,只看到以太网帧从终端进去,从局端出来,或者从局端进去,从终端出来。


1:CMTS封装方式

CMTS封装方式:

|FC(1byte)|MAC_PARM(1byte)|LEN(2byte)|EHDR(0-240bytes)|HCS(2bytes)|PDU|

FC为帧控制,是MAC帧头的识别类型。它又可细分为3个字段,FC_TYPE(2bit),FC_PARM(5bit)和EHDR_ON(1bit)。

其中,FC_TYPE表明后面的PDU是什么类型的数据包:

00表示PDU是分组包,常用;

01表示PDU是ATM包,不常用;

10表示保留;

11表示MAC专用包头,也就是CMTS和CM之间连接时,传输的同步信息,为下行参数,是测距、注册时的管理数据包,常用。

FC_PARM根据FC_TYPE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EHDR_ON表明后面的EHDR可选字段是否存在:取值为0,表示可选字段EHDR不存在;取值为1,表示可选字段EHDR存在。

当PDU中为以太帧时,如果EHDR字段存在,MAC_PARM取EHDR字段长度;如果EHDR字段不存在,MAC_PARM取值为0。

LEN为长度字段,表示分组PDU的长度加上EHDR的长度。EHDR为可选字段,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HCS为MAC帧头的校验序列。

PDU为净荷,一般为以太帧或管理数据包。

以太帧经过这样的封装之后,就成为DOCSIS MAC帧。

上行方向加PMD开销、下行方向加MPEG TS包头。


2:EPON封装方式

EPON设备接收到以太帧后,实质上不能说是封装,只是把以太帧中某些字段重新修改后再传输。

如前所述,以太帧包括8byte的前导码和实际MAC帧,EPON设备就是修改前导码来重新构建以太帧的

修改后的前导码:

|55(1byte)|55(1byte)|SPD(1byte)|55(1byte)|55(1byte)|LLID(2bytes)|CRC(1byte)|

后面的MAC帧结构保持不变。

定界符SPD取0xd5,提前到第3个字节,

第6、7个字节为逻辑连接标识号(LLID),

CRC为校验码。

其中LLID共16bit,前15bit位是ONU在初始化注册成功时OLT分配的LLID号,以区别不同的ONU,最后1bit表示模式(mode)。

当mode取1或LLID取0x7FFF,此帧为广播帧;当mode取0且LLID不为0x7FFF,此帧为指定LLID的单播帧。

以太帧经过此番重建后,再由光纤传输。

EPON系统通常实现的是光缆部分的双向传输,一般在ONU后面还需要建造电缆网,常见的是五类线的LAN或者是广电的同轴电缆网。

通常广电运行商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会采用EPON+EoC实现双向数据和互动业务,

而其他运营商如移动、电信,会重新铺设五类线电缆网,即EPON+LAN,不过投资较大。


3:EoC封装方式

EoC系统通常在同轴电缆部分实现双向传输,如要实现整个HFC网络的双向传输,最常用的方式是和EPON组合使用,就是上面所说的EPON+EoC。

EPON的OLT(局端)放在机房,ONU(终端)和EoC的局端放在光节点,EoC的终端放在用户家中,形成双向网络。

EoC封装方式:

MAC层把接收到的以太帧数据增加帧头纠错码形成MAC帧,

根据上层提供的业务要求,将封装完毕的MAC帧排列到MAC帧队列中

然后将MAC帧队列分成等长的512byte的段,

每个段经过128bit的AES加扰并添加增加性CRC纠错码后封装成PHY块

然后将PHY块封装到MPDU中发送到物理层.


4:各种封装方式对比分析

从封装的复杂度来说,EPON的封装方式最为简单高效,和以太网帧的适配度最好,只是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修改了几个字段。相比之下,CMTS和EoC的封装方式就略显复杂了。

从MAC层的传输效率来看,EPON封装方式最高,没有多余开销,而CMTS和EoC封装方式稍差,添加了较多的额外字段和安全方面的校验字段。

从标准的成熟度来看,CMTS和EPON都有一系列明确的国际标准,

CMTS有DOCSIS1.0,DOCSIS1.1和DOC⁃SIS2.0,DOCSIS3.0,CMTS和CM各厂商产品可以互换,用户选择度较高。

EPON有IEEE802.3ah,而EoC现在标准和类型众多,高频主要有MoCA和WiFi,低频的现在国内主推HomePlugAV[4-5]标准,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不同标准的产品当然不能混用,就是同一标准的不同厂家的产品混用也容易出问题。

从广电系统采用的双向网改技术来说,前几年的双向网改采用CMTS接入方式的居多。近年来,国内双向网改开始倾向于EPON+EoC的方案,对于这两种方案的好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CMTS会有带宽瓶颈,汇聚噪声比较突出,但是也有人会担忧EoC的低频段干扰问题。

到底采用哪种方式,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封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