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框架思索

 来自于IT168 作者 陈雄华

 

空前繁荣的开源世界


  大致2000年以前,Java世界还是Sun一言九鼎,唯我独尊的时代。Sun发布的任何规范和标准都无一例外地被Java社区有意无意的追捧着,Java世界沉浸在一片歌功颂德,前拥后簇的氛围里。IBM,Bea,Oracle这些Java阵营的代表者也都为能最先最快实现Sun的各种规范而弹冠相庆。
  但这三四年来,Java的列车驶进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Apache,JBoss,opensymphony,Eclipse,Codehaus等开源组织个个门庭若市,车水马龙。Java世界似乎天天在过年——张灯结彩,新桃换旧符。打开theserverside.com网站,每天映入眼帘是一条条各种开源项目发布、升级的新闻。虽然嘈杂了些,但却异彩纷呈,惊艳四座。在Java世界里,十室之内必有隐士,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有才华的程序员太多了,抑或怀才的程序员被独裁式的统治压抑太久了,一旦找到了海德公园,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式的高手纷纷走出隐居的鬼谷,在开源舞台上劲舞一支,高歌一曲,用一个个开源项目彰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从客户端到数据库,从页面流程控制到业务流程控制,从全文搜索到地图搜索,从论坛到博客,在各种应用领域你都可以方便地找到多个相似的Java开源框架。开源框架的空前繁荣有力的促进了Java技术的交流和分享。一些面向开源的社区,论坛纷纷建立,国内比较著名的就有满江红开源论坛、中文Spring论坛、JavaScud开源平台、JavaEye社区等,宣讲、争论、协作、互动,无数激情和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随着开源项目的日益增多,国内甚至出现了象open-open.com Java开源大全的汇总整理网站,它如一个开源项目的大集市,将开源项目分类整理,提供简要的描述说明信息,方便使用者了解、查询和比较。
  开源项目的繁荣还为技术图书业创造了机会,不管是国外的Amazon,还是china-pub或dearbook,开源框架或产品的技术图书,如Spring,Hibernate,Struts,Eclipse等等都成为荣登榜首的畅销先锋。
  这场几乎来源于民间的开源飓风给开发者和CTO们的思路和决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Bea的调查,全球排名前2000家软件开发公司中有70%以上在使用一种或多种开源框架——多达28%的公司在开发环境中使用了一种以上的应用服务器。
  同时开源也给走传统路线的Java巨头们带来战略性的影响:Sun去年宣布将其旗舰产品——Solaris开源;去年IBM向第三方厂商开放了其高性能通用并行文件系统(GPFS)的源代码;Unisys也改变企业战略定位投入开源怀抱等等不胜枚举,它们纷纷将营利模式从原来的产品销售调整为支持与服务。

  

 开源框架带来的烦恼

 

  虽然开源的框架、类库越来越丰富,可供选择的替代者越来越多,但Java程序员却感觉自己慢慢陷入到了技术的漩涡之中:因为他们发现只要一段时间不关注开源社区,就有潮水般陌生的技术框架、专业术语、英文缩略词挟裹着一团团亢奋的热浪将自己淹没,让他们觉得随时都有被Java世界抛弃的危险。许多年纪稍大的程序员甚至觉得职位转换,甩掉技术干管理已经时不我待。

 

  选择的困惑

  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开源框架都声称自己是最好的,有过多次因盲从于技术鼓吹而失望伤心的经历后,现在的开发者都变得成熟理智了,他们不会轻易相信某个框架自身的承诺,不会轻易附和他人的宣传,这确实是件好事。为了作出理智的选择,他们往往要自己亲自摸索以做出评判。
  有时,我们会发现向上司推荐一个框架已经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上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Webwork比Struts好在哪里?Hibernate和iBatis有什么区别?OpenWFE比之jBpm有什么优势等等。所以要确定一个框架时,往往需要将相似的框架都研究一遍,以便有充足的理由让上司相信我们的选择是最优的。
  但是,要将同类的框架都做一次研究并比较优劣并非易事,如开源工作流引擎就有Willow,OpenWFE,jBpm,Werkflow,OSWorkflow等不下30余种的框架,炫耀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每种框架都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况且这种技术预研性的工作,又不可能在项目周期内占用太多的时间,而不深入预研又不可能客观地作出评判,所以往往是熬红的双眼依然带着迷茫的目光。
  此外,用人单位为了减少新员工的培训时间,对求职者往往有明确的框架使用技能和经验的要求。求职者为了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不得不逼迫自己学习更多的框架,以便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求职机会。

 

  搭配的困难
  开源的繁荣虽然给各个领域都造就了许多优秀的框架,如Spring,Struts,Hibernate,Lucene、OSCache等等,但却没有出现一个一站式,统管全局的整合开发框架。开发者在享用大餐之前,事先得充当大橱的角色,将这些盐,油、酱、菜按合理的方式调配好。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整体大于单个的总和,但是如何将单个“个体”正确的组合成发挥更大效应的“整体”却并非易事。因为这些单独的框架都由不同的团队开发,框架与框架之间存在天然的阻抗,这种框架和框架之间的“代沟”需要额外配置和编码才能弥合。
  每个框架都拥有自己的配置文件,框架的整合经常带来配置的灾难,如将Spring和Struts整合时,不仅Struts本身的配置文件一个不能少,在Spring中还需要每个Action提供配置信息,而且两者需要遵守一定的契约。
  相互搭配的框架和框架之间经常会出现相似的或重复的功能,如何取舍,如何使用往往让开发者们为难。如Spring本身提供了AOP方法返回结果的缓存功能,而Hibernate本身也提供二级缓存,究竟两者都使用呢,还是择一而从?往往中间又会引出很多争论。
  框架整合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我们可以在各开源论坛或社区发现大量有关讨论的主题。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试图解决的框架整合问题的开源项目,如国外的AppFuse,国内的SpringSide,为框架的整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现实开发中的实际需要。这些整合框架为了增加通用性,网都撒得太大,导致整合框架本身象一个庞然大物,让人望而生畏,定制性和灵巧性上都存在不足,降低了它们的实用性,所以这些整合性的开源项目往往降格为指导性的实例。

 

  升级的困扰
  活跃的框架每天都在升级改造,丰富功能。其次由于开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往往导致框架在实际使用后,发现大量隐含的Bug,所以有时对某个框架的升级变得不可避免。开源框架比之Sun正规的规范有着更加灵活的升级方式,高低版本不兼容的问题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如著名的Hibernate,其3.0版本和2.0版本的包名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刚发布的Acegi和低版本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无法兼容。
  一个整合性的框架由多个出自于不同团队的框架组成,整合框架在这些组合框架之上高位运行,底层框架的升级变化就造成了组合框架水涨船高的局面,整合框架脆弱的稳定性很容易被打破。
组合框架的升级还直接带来了开发团队学习的压力,为了熟悉框架新功能和改进,在开发工作之余,他们不得不努力压榨自己的业余时间不断地充电学习。总是某个框架新功能学习还未完成,另一个框架的新版本又在一阵欢呼声中闪亮登场,让开发人员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一场骑牛追马游戏。

 

开发者如何走出迷局


  框架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更替一日千里的速度,让刚刚从传统J2EE迷局中走出来的开发者重新堕入了新的困境之中。有许多切身体验的开发者在网上大倒苦水,甚至有许多声音在呐喊,希望重新回到JSP+JavaBean+JDBC那个纯真的年代中去。
框架的作者们本想还软件开发一个清新美满的世界,不想个体性的良性企盼变成了一种整体性的混乱纷争。在纷繁复杂的开源世界如何走出迷局和困境,把握自己技术航船的方向,是每个开发者们冥思遐想的事情。

 

  重点学习 触类旁通
  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周期紧,进度急,加班赶的开发者来说更加如此,使得开发者不可能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逐个学习框架。选择好适合自己、适合项目的框架进行重点学习尤为重要。不但要掌握技术细节,更要理解框架的原理和思想,这样在接触相关框架时,我们才能触类旁通,慧眼识真。
  如果你深入理解了Struts框架的MVC的原理和思想,在接触Tapestry,Spring MVC等框架时,你会发现两者只是形上的区别,而非质上的差异,即使因现实需要确实要转换框架时,也可以轻松平滑地过渡。

 

  不求最好 但求适用
  开发人员往往都是完美主义者,吹毛求疵,带着浓重的偏执狂倾向。是的,偏执狂是优秀程序员的一个特点,时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也正在大卖热卖,Rod Johnson,Gavin King,Oberg也都是偏执狂。
  但在有进度工期压力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实现妥协。对于公司来说,利润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不管用不用框架或用什么框架,只要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用户的所有功能需求,就是最好的项目。客户永远看不到,也不关心你使用了哪个优秀的技术和框架。
  所以,在实际的开发中,也许我们常常需要委曲内心的冲动,只要目前的框架能满足需求,我们没有必须象服装界一样赶追时髦,一切不求最好,但求适用。
  如果Spring Template JDBC已经很好的满足了目前的需求,就没有必要一定要上Hibernate,如果自己开发的简要列表控件效果不错,就无须转换为ExtremeTable。新框架的学习需要代价,但这种代价的价值在实际发挥功效之前是不被肯定的。况且看似不合时宜的那些简单而古老的技术也可以做出强大的系统,如世界上最大的java项目——巴西全国医疗系统,就是构建在JSP+JavaBean+Servlet之上。

 

  注重积累 搭建平台
  我们常常发现一些软件公司自身没有任何积累,完全寄希望于这些整合框架解决所有的问题。开源框架解决的都是某个领域的通用性问题,每个公司由于其所处行业,服务用户的不同,要求公司拥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框架的通用性和公司的个性化需求是存在矛盾的。软件公司应该加强自身的积累,在这些框架的基础上搭建好符合自身需求的快速开发平台,屏蔽掉底层框架的复杂功能和细枝末节,降低对开发人员的技能要求,以便新员工能够快速参与到项目中,而无需进行一个个开源框架的学习。
  虽然这种积累和平台的建设会耗费额外的工作量,但首先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这种任务仅由两三个技术突出的技术人员承担,带来的好处是直接降低了其他开发人员使用难度和技术要求,在一定程序上避免了开源框架的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影响。

 

  小结
  开源的繁荣带来了丰富的框架,有力的推动了业界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繁荣所带来的惊喜背后紧跟着许多困惑的眼神,迷失在繁荣的混乱之中的开发者们希望走出困惑,走出迷局。
  如何在嘈杂喧闹的开源世界把握方向寻求突破,不管是对于开发者还是软件公司的决策者都值得深深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