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马云不会成功

信海光微天下评论:“如果政治领域允许双重股权结构,一定是独/裁者的最爱,因为这既实现了民/主,又实现了独/裁,一句话顶一万句,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
 
这篇文章来自好友葛甲(微信号gejia021),在阿里上市的前夕,非常直白的对马云进行了抨击与批评,原题是“阿里巴巴为什么非马云不可”,但我想他最终要说的,还是我改的这个标题。
 
关于阿里巴巴上市中提到的“合伙人制度”,其实就是双重股权架构,估计阿里为了避免刺激公众才选择了这么一个名词。双重股权架构是对投资者非常不公平的一个制度,在这种股权结构下,企业可发现具有不同程度表决权的两类股票,持有者同股不同权,比如企业管理层持有的股票表决权可能与普通投资者持有的表决权是10比1。其目的是为了使现管理层可以一直把控公司。说白了,就是一种霸王条款。
 
双重股权结构最初兴起于媒体行业,对于那些控制着众多报纸公司的家族而言,他们的理论根据是,新闻的真实和客观是至关重要的,是不容干涉的,所以要通过双重股权结构避免公司被资本操控。但在后来很多时候,双重股权结构成为管理层实现贪婪的手段,双重股权结构的恶的一面显而易见,因为一旦发生状况,一般的股东除开卖掉自己的股票,几乎也就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如果政治领域允许双重股权结构,一定是独/裁者的最爱,因为这既实现了民/主,又实现了独/裁,一句话顶一万句,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企业管理层说,双重股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了股民的根本利益,而独/裁者们何尝又不是这么说?
 
中国企业家学习西方利用制度时,不学习其好处,而专拣其恶的一面吮吸,这不值得支持。
 
有趣的是,关于双重结构,我看到的最有趣的描述是在一本叫《重生之大涅磐》的网络小说里,非常棒的一本书,他写了一个青年回到过去的故事,其中有个桥段是讲,他把后世扎克伯格的创意拿来启发高中时期的扎克伯格,两人共同创建了facebook,为了讨好扎克伯格这个恶棍,他采取了双重股权结构,不,是三重股权结构。而事实上,现实中,贪婪的扎克伯格也恰恰是这么做的。推荐阅读。
 
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看到马云的谋划获得成功,估计为数不少吧,中国毕竟是个讲究成王败寇的国度,在他们眼里,说不定马云从美国人日本人手中拿走支付宝是一种民族主义的伟大胜利。但下面这位作者显然不在其中,他代表了另外一种人,他们相信,在利益之外,还有诚信、道义等其它东西。
 
另,文中提到阿里巴巴在A股上市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如果阿里在A股上市,不但不会被股民抛弃,而一定会被狂热追捧。而阿里之所以很难在A股上市,是因为它的很多硬条件上达不到证监会的要求,而且,即便阿里舍得削足适履,A股能给出1000亿美元的市值吗?能给出双重股权结构吗?
 
 
by信海光微天下(微信搜索加好友)”
 
 
以下为正文:
 
 
阿里巴巴与港交所的博弈,已到了一个关键阶段,港交所坚决不同意对阿里法外施恩,允许其携合伙人制度上市,而阿里除了祭出常用的价值观大棒之外,还采用了分化后各个击破的老办法,不但放出风来要去纽约上市,还把上海拉了进去陪绑。
 
事实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阿里最心仪的上市地,还是香港。只是,阿里在香港的信用记录太过不佳,B2B圈钱5年只给个定期利息然后退市的事情,才过去不久,港人的记性倒不至于那么差。当年占恒生12%市值的怡和退市,香港也没怎么难过,你今天总共不到4%恒生市值的阿里,想要重演客大欺店的故事,万难成功。
 
可是去纽约,阿里又有什么资本让投资者接受?2009年马云当着镜头信誓旦旦对华尔街隔空喊话,让你们尽情嘲笑吧,阿里巴巴就是要用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道理推敲起来是没什么错,但话不能这样讲,你跑到寿宴上祝人家又向着坟墓又迈了一大步,肯定会挨抽的是吧,那话在某种程度上是事实,可是却讲错了地方。马云在2009年这种示威式的发泄,让华尔街心头一凉。
 
2011年的支付宝事件,是让人们真正认识马云的一件大事,华尔街有些基金经理甚至要提起诉讼,当然,诉讼的危险到今天都还没解除。华尔街实在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小股东兼职业经理人能那么顺利把集团最有价值的资产转移到第三方,华尔街几乎被震惊了。他们之后采取了行动,对VIE结构的中概股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做空行动一直持续到不久前。华尔街对马云的不信任,法律诉讼风险,都是阿里不愿前往纽约的主要原因。
 
至于说要去上海,那就更扯了,马云说去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可能都还比这个靠谱些。对于阿里这种依靠前景而非业绩上位的公司而言,上海给不出太多市值,你让中国股民明白电子商务是非常重要的未来,现在亏点以后能赚大钱,这本身都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发行出去,像中石油一样跌到姥姥家谁的面子上都不好看。再者说了,阿里巴巴跟人民网不好比,也比不了。
 
现在首先可以把马云和阿里巴巴割裂开来看了,阿里的业务已与他没太多关系,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玩资本,把阿里巴巴推上市。陆兆禧那边,给他提供充足的数字,把他要求的KPI完成了,充作其上市的忽悠资本;软银和雅虎对马云也是百依百顺,不但对支付宝事件既往不咎,还公开主动放弃控制权以表示支持,任由其自由发挥。这一次阿里IPO,马云既要保住他和兄弟们的利益,又要实践对资本方的市值承诺,肩上的担子还是蛮重的。
 
只是,阿里和资本方这次押的宝,打水漂的可能性极大。马云在香港和纽约两地已信用破产,他本人去多少次香港和纽约搞关系,都是白搭,他又不是教皇。至于上海那个地方,倒是有不少小白支持他,可最后极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马云站在陋室门口向里边张望张望,挥挥手收获些欢呼声就走了,不留下一片云彩。当亿万富翁太久了,已不习惯进入筒子楼。
 
马云是这样一种人,明明是特别恶劣的坏事,到他嘴里都能变成好事。天猫提价增加集团收入未尝不可,但他愣要摆出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说是为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把支付宝划拉到自己碗里吃了,吃就吃了吧,大股东没意见别人能说什么,但他楞是要把这和国家金融安全和民族大义挂上钩;坚持合伙人制度,为自己和兄弟们把地位巩固一下防止以后被甩掉,也是人之常情,可他却非要把这同价值观和使命感扯到一起,还理直气壮得跟受了多大委屈一样。
 
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来看,马云的那一套在大陆很吃香,也是其十几年来屡战屡胜的法宝;到了香港就差得远,好多人根本不吃那一套;到了美国就更别提了,美国历史也就二百多年,传承的却是旧大陆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打着大旗谋私利的人太多了,什么样的人家没见过呢。
 
现在的情况是,香港人反感马云,港交所不大可能在制度上对其网开一面;纽约那边先别管市值高不高,一堆的诉讼文件恐怕早已起草好了放在柜子里;上海只是马云拿来利用的幌子,指数走了十几年才两千多一点,还指望阿里能进来搭张床过日子吗?2013年年底这个窗口期,阿里是赶不上了,这个窗口何时关闭,要看运气,初步测算应在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上半年之间。
 
阿里用马云来承担上市重任,十分之不靠谱,陆兆禧是更合适的人选。但为什么软银雅虎包括阿里管理层这批人,愿意为了这么一个信用破产的人而去冒险呢?一个主要原因是,阿里整个集团,包括资本方和管理层,甚至连一些外部力量,都被马云给绑架了,不用他不行,马云手里有重要资源,换谁都玩不转。
 
按道理说,既然想要高估值上市,例如1000亿美元,香港能给,纽约给不了,那就老老实实按股份比例分配说事儿,有多少股份占多大话语权,如此一来一切都解决了,也不必搞什么文化,传承等等这些可笑的理由,给外界徒增笑料。可马云内部邮件表露出来的意思,就仿佛是他们这二十几个人阿里离了他们就玩不转,离了他们地球就不转了一样,是这样吗?事实上,真是这样。
 
阿里的大部分业务都属于猝死型的,淘宝网是假冒伪劣和欺诈的天然温床,政策上说你不合规就是不合规,放到哪国法律管辖下都是如此,但马云却能把这种猝死型业务撑了十几年,没有些上层资源是万难搞定的,类似资源别人没有,马云有。这些情况别人不知道,阿里的股东知道,管理层也知道。马云过去的价值不止这些,除了上层资源外还有公关价值,如今经历南华等事件后,公关价值慢慢变负,上层资源却还在,阿里要想继续受到庇护,没马云这么个中间代理人还真不行。
 
这些,也正是为何阿里管理层誓死要保住马云,软银和雅虎对马云在股权上做出毫无原则让步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做生意,太把股权和控制权当回事是很二的想法,生意都不让你做了,你还有个毛的一千亿市值。软银和雅虎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他们深谙此道。
 
因此,即便马云并非主导阿里冲击IPO的合适人选,坚持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并非对IPO最有利的安排,资本方和各方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资本方知道,只有把马云及其兄弟的利益满足了,他们的利益才能得以实现。马云主导的这出大戏,他们唯有极力配合,才有圆满谢幕的可能,不配合的话,则连这点可能性都没了。
 
马云的这出戏,场面太大,或许他根本就没想到会铺成这样,唯有尽全力前行了,这个要看他有没有这个命。不过我相信,这次马云不会成功,软银和雅虎的狡猾与绝情,会在他失败后显现,让人们见识到,资本不仅仅只有温情的一面,冷血才是资本的天然属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次马云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