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安装号码:2515dd4e215225dd
装虚拟机的时候,虚拟磁盘类型要选择IDE,因为老的LInux版本不支持SCSI
1、kernel's basic functions
. hardware management
. memory management
. i/o
. VFS :virtual file system(虚拟文件系统),针对不同文件系统的抽象接口(隐藏了不同的文件系统)
.process management
2、version :r.x.y
r:release version
x:偶数,稳定版本;奇数,开发中版本
y:错误修补的次数(正式的修补次数)
eg:2.0.34
3、before installation(真正的装,不是在虚拟机上装)
主要是驱动的问题
获取硬件兼容性列表和驱动支持http://hardware.redhat.com/hcl/
4、磁盘分区
先分区后格式化,格式化成不同的文件系统,就好像是建立不同的小格。格式化就是建立文件系统。
硬盘上存数据类似于哈希表,不是连续的存储,而是稀疏的。
分区有利于提升查找数据的速度;
分区表记录硬盘分区(只能记录四个)的信息,在硬盘开始的地方;直接干掉分区表整个硬盘就不能用了。
主分区:主要用来装操作系统的;
扩展分区:里面可以再分逻辑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4,因为硬盘分区表只能记录四个分区。
逻辑分区刚开始的地方还有一个分区表(可以记录多个逻辑分区,因为一个扩展分区里可以有多个逻辑分区)。
重新分区原来数据就会丢失,但是一些比较牛的软件可以无损分区,因为它可以把稀疏的数据压缩,腾出空白的地方。
第一个IDE驱动器上第四个逻辑分区的设备名称:hdb9
5、
linux分区的命名
对于linux而言,所有的东西(设备等等)都是文件(编程简单),文件分为字符文件(字符设备)和二进制文件(块设备)。字符设备有:字符设备,打印机;块设备有:硬盘,u盘,光驱。
linux硬盘的分区叫什么名字取决于在主板上插在哪个接口上,是第几块硬盘,名字是固定的,不能更改。
/dev/下都是硬件设备,/是跟目录。
从命令行到图形界面:start x,因为linux的图像界面是x-window。
图像界面耗费资源非常大,作为服务器,linux没有必要使用图形界面。
6、
到dev:cd /
cd dev
7、查看当前所在的文件:pwd
8、查看当前用户:whoami
9、查看当前用户下所有的文件或目录:ls
10、
/dev/:这个字串是所有设备文件所在的目录名。
因为分区在硬盘上,而硬盘是设备,所以这些文件代表了在/dev/上所有可能的分区。
11、分区的命名--/dev/xxyN
xx:标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hd(IDE磁盘)或sd(SCSI磁盘)。
y:标明分区所在设备(共两个接口a和b)。例如:/dev/hda(第一个IDE磁盘)或/dev/sdb(第二个scsi磁盘).
z:这个数字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是用数字从1排列到4。逻辑分区从5开始。例如,/dev/hda3 是在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是第二个SCSI硬盘上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12、
各分区是如何被linux操作系统使用及访问的?
linux中的每个分区都是构成支持一组文件和目录所必需的贮存区的一部分。它通过挂载(mounting)来实现的,挂载是将分区关联到某一目录的过程。挂载分区使起始于这个指定目录(通常为挂载点,mount point)的贮存区能够被使用。
例如:如果分区/dev/hda5被挂载在/usr上,这意味着所有在/usr之下的文件和目录在物理意义上位于/dev/hda5上,例如:/usr/share/doc/FAQ/txt/linux-FAQ。/usr之下的一个或者多个目录还有可能是其它分区的挂载点。例如,/dev/hda7可以被挂载到/usr/local下,这意味着/usr/local/man/whatis将位于/dev/hda7上而不是/dev/hda5上。
13、磁盘的物理结构
14
约定俗称的把硬件对应的目录放在/mnt下。
rmdir:删除目录或文件
mkdir:建立目录或文件
mount /dev/cdrom /mnt/cdr:把光驱设备挂载到/mnt/cdr上,cdr是挂载点
umount /dev/cdrom:卸载
15
16、
17、
所谓的根分区就是:硬盘上有一个分区,这个分区的挂载点挂载到根路径上。所以/usr ,/var ,/boot等不是分区的名字,而是分区挂载点的名字。
swap交换分区:就是拿出硬盘的一部分(swap分区)当做内存使用,实际上就是虚拟内存。内存的两倍。有的程序会默认物理内存不够使用,会把数据放在swap分区上,所以必须建立swap分区。
18、目录结构
19、
从mbr中找启动哪个系统(有的硬盘装了好几个系统),然后找系统的分区,根据安装目录找系统的启动的核心文件,启动init process这个进程,这个进行先执行一个命令:在/etc/rc.d/sysinit下,rc:run command,d:demon(精灵),精灵进程指的是服务器的进程,在后台默默执行的进程;加载模块(内存的管理的模块,硬盘管理的模块等等);run level如下图,分别对应rc0.d,rc1.d,rc2.d......,rc6.d;rc.local是开机启动;login登录界面;
20、
exit退出终端
shutdown关机 shutdown now
reboot重启
logout注销
21、
按五下Esc后会问是否显示2397个命令,y显示;按Q退出,或ctrl+c。ctrl+d退出终端。
22、
shutdown
shutdown --?
man shutdown (manual:手册)
都是提示,空格翻页
23、
ls -l:列显示
ls -m:行显示
rmdir 只能删除空的目录
rm -r:递归(recursion)删除,询问是否删除
rm -rf:强制删除,不询问
touch:创建文件, 在linux里,文件的后缀名技术上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提示上的意义。
24、
以“-"开始的是文件,以”d“开始的是目录
25、
ls -R:树状显示
tree:树状显示
26、
cp x y:把x文件拷贝成y文件
cp -r x y:把x目录拷贝成y目录 ,r:递归(recursion),递归持续复制,用于目录的复制行为;
mv:mv命令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或将文件由一个目录移入另一个目录中。
vi:编辑,比如vi a.txt有则编辑,没有则创建。有两种模式,命令模式(只能敲命令)和编辑模式,进入编辑模式:a:append(添加)
回到命令模式:Esc,然后敲冒号,就可以敲命令了,敲w+回车是存盘,q退出。
注意:敲q!是不存盘退出。
more a.txt:查看文件的内容
在命令行下,dd删除整行,dw输出某个单词,o(小写)向下插入一行,O(大写)向上插入一行。
cat和more差不多都是正序列出,tac是逆序列出tac a.txt
head --help查看head命令
head -3 a.txt:列出前三行
tail -3 a.txt:列出后三行
clear :清屏
find:查找文件
whereis+命令:找命令的位置,比如:whereis ls
在dos下找path的命令为:echo %path%
classpath :echo %classpath%
在linux下是:echo $PATH, 这里注意:windows下的分隔符是“;”但是linux下是“:”
ln:硬链接。
ln a.txt b
则b代表a.txt,more b可以查看里面内容
ln -s:软链接
硬链接相当于复制了一个,软链接相当于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把源文件删除测试测试。
27、
useradd:添加用户,添加用户以后会在/home下多出用户
passwd +用户名:给指定用户添加密码
注意:添加密码的时候不能按退格键消除上个字符,因为退格键也是一个键。
cd /etc
more passwd
上图中,testuser:501是组号,502是id号,此用户所用的shell是bash。
组的信息在/etc/group里,如果不指定用户不属于哪个组的时候,则会创建个和用户名一样的组,
添加组用groupadd +组名;
创建用户的时候指定组:useradd myuser -g +组名.
修改组: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删除用户:第一步,userdel +用户名
第二步,在home下:rm -rf +用户名。
切换用户 :su +用户名。
exit可以返回。
shell是解释命令和内核打交道的,shell有不同的形式:csh,bash,ksh,bsh,sh等。不同的shell
执行的命令是不同的,除了常用的一般的命令外的命令在不同的shell不能通用。
bash的由来,第一版的bsh修改以后(again),所以叫bash。
在命令行下敲csh就进入csh了。
exit :退到上个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