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后台实践

转自:http://onevcat.com/2014/03/common-background-practices/

题外

objc.io 是一个非常棒的iOS进阶学习的网站,上面有很多超赞的学习资源和例子。最近我和 @方一雄,@answer-huang 和社区的另外几名小伙伴在主持做一个 objc.io 的译文整理汇总和后续翻译跟进的项目,我暂时略自我狂妄地把它叫做 objc中国(objccn.io) 项目,希望它能给现在已经很红火的中国objc社区锦上添花。现在上面已经有一些文章,您可以时不时地访问我们的首页来查看新的动态。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考虑加入我们,来为中国objc社区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对objc中国上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至少进行一个基本的校对。在整理和收集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不少文章有相对完整的译文,但其中也存在对原文的理解上有一定偏差的情况。可能是译者并没有原作者对某些问题的深入理解,可能是原文也做过一些修改调整而译文没有更新,也可能是因为翻译时时间上多有仓促,导致了它们并不足以在只是稍加修改后就能发表在主站点上。对于这样的译文,我的想法是为了保证文章质量,牺牲一些个人时间来重新进行翻译。一来可以保证文章质量和站点的水准,二来也算是一次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题外话完毕。本文是 objc.io issue #2 的第二篇正文,这篇文章在该主题第一篇并发编程:API 及挑战的基础上深层次地讲了一些实践上的例子和技术,颇有难度。对多线程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先参照看看第一篇,再来阅读本文。

本文主要探讨一些常用后台任务的最佳实践。我们将会看看如何并发地使用 Core Data ,如何并行绘制 UI ,如何做异步网络请求等。最后我们将研究如何异步处理大型文件,以保持较低的内存占用。

因为在异步编程中非常容易犯错误,所以,本文中的例子都将使用很简单的方式。因为使用简单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代码,抓住问题本质。如果你最后把代码写成了复杂的嵌套回调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应该重新考虑自己当初的设计选择了。

操作队列 (Operation Queues) 还是 GCD ?

目前在 iOS 和 OS X 中有两套先进的同步 API 可供我们使用:操作队列和 GCD 。其中 GCD 是基于 C 的底层的 API ,而操作队列则是 GCD 实现的 Objective-C API。关于我们可以使用的并行 API 的更加全面的总览,可以参见 并发编程:API 及挑战。

操作队列提供了在 GCD 中不那么容易复制的有用特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可以取消在任务处理队列中的任务,在稍后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这个。而且操作队列在管理操作间的依赖关系方面也容易一些。另一面,GCD 给予你更多的控制权力以及操作队列中所不能使用的底层函数。详细介绍可以参考底层并发 API 这篇文章。

扩展阅读:

  • StackOverflow: NSOperation vs. Grand Central Dispatch
  • Blog: When to use NSOperation vs. GCD

后台的 Core Data

在着手 Core Data 的并行处理之前,最好先打一些基础。我们强烈建议通读苹果的官方文档 Concurrency with Core Data guide 。这个文档中罗列了基本规则,比如绝对不要在线程间传递 managed objects等。这并不单是说你绝不应该在另一个线程中去更改某个其他线程的 managed object ,甚至是读取其中的属性都是不能做的。要想传递这样的对象,正确做法是通过传递它的 object ID ,然后从其他对应线程所绑定的 context 中去获取这个对象。

其实只要你遵循那些规则,并使用这篇文章里所描述的方法的话,处理 Core Data 的并行编程还是比较容易的。

Xcode 所提供的 Core Data 标准模版中,所设立的是运行在主线程中的一个存储调度 (persistent store coordinator)和一个托管对象上下文 (managed object context) 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模式可以运行良好。创建新的对象和修改已存在的对象开销都非常小,也都能在主线程中没有困难滴完成。然后,如果你想要做大量的处理,那么把它放到一个后台上下文来做会比较好。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将大量数据导入到 Core Data 中。

我们的方式非常简单,并且可以被很好地描述:

  1. 我们为导入工作单独创建一个操作
  2. 我们创建一个 managed object context ,它和主 managed object context 使用同样的 persistent store coordinator
  3. 一旦导入 context 保存了,我们就通知 主 managed object context 并且合并这些改变

在示例app中,我们要导入一大组柏林的交通数据。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展示一个进度条,如果耗时太长,我们希望可以取消当前的导入操作。同时,我们显示一个随着数据加入可以自动更新的 table view 来展示目前可用的数据。示例用到的数据是采用的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公开的,你可以在此下载它们。这些数据遵守一个叫做 General Transit Feed 格式的交通数据公开标准。

我们创建一个 NSOperation 的子类,将其叫做 ImportOperation,我们通过重写 main 方法,用来处理所有的导入工作。这里我们使用NSPrivateQueueConcurrencyType 来创建一个独立并拥有自己的私有 dispatch queue 的 managed object context,这个 context 需要管理自己的队列。在队列中的所有操作必须使用 performBlock 或者 performBlockAndWait 来进行触发。这点对于保证这些操作能在正确的线程上执行是相当重要的。

NSManagedObjectContext* context = [[NSManagedObjectContext alloc]  
                                     initWithConcurrencyType:NSPrivateQueueConcurrencyType];
context.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 = self.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  
context.undoManager = nil;  
[self.context performBlockAndWait:^
{
    [self import];
}];

在这里我们重用了已经存在的 persistent store coordinator 。一般来说,初始化 managed object contexts 要么使用NSPrivateQueueConcurrencyType,要么使用 NSMainQueueConcurrencyType。第三种并发类型 NSConfinementConcurrencyType 是为老旧代码准备的,我们不建议再使用它了。

在导入前,我们枚举文件中的各行,并对可以解析的每一行创建 managed object :

[lines enumerateObjectsUsingBlock:
  ^(NSString* line, NSUInteger idx, BOOL* shouldStop)
  {
      NSArray* components = [line csvComponents];
      if(components.count < 5) {
          NSLog(@"couldn't parse: %@", components);
          return;
      }
      [Stop importCSVComponents:components intoContext:context];
  }];

在 view controller 中通过以下代码来开始操作:

ImportOperation* operation = [[ImportOperation alloc]  
     initWithStore:self.store fileName:fileName];
[self.operationQueue addOperation:operation];

至此为止,后台导入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要加入取消功能,这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枚举的 block 中加一个判断就行了:

if(self.isCancelled) {  
    *shouldStop = YES;
    return;
}

最后为了支持进度条,我们在 operation 中创建一个叫做 progressCallback 的属性。需要注意的是,更新进度条必须在主线程中完成,否则会导致 UIKit 崩溃。

operation.progressCallback = ^(float progress)  
{
    [[NSOperationQueue mainQueue] addOperationWithBlock:^
    {
        self.progressIndicator.progress = progress;
    }];
};

我们在枚举中来调用这个进度条更新的 block 的操作:

self.progressCallback(idx / (float) count);  

然而,如果你执行示例代码的话,你会发现它运行逐渐变得很慢,取消操作也有迟滞。这是因为主操作队列中塞满了要更新进度条的 block 操作。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是降低更新的频度,比如只在每导入一百行时更新一次:

NSInteger progressGranularity = lines.count / 100;

if (idx % progressGranularity == 0) {  
    self.progressCallback(idx / (float) count);
}

更新 Main Context

在 app 中的 table view 是由一个在主线程上获取了结果的 controller 所驱动的。在导入数据的过程中和导入数据完成后,我们要在 table view 中展示我们的结果。

在让一切运转起来之前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现在在后台 context 中导入的数据还不能传送到主 context中,除非我们显式地让它这么去做。我们在 Store 类的设置 Core Data stack 的 init 方法中加入下面的代码:

[[NSNotificationCenter defaultCenter]
    addObserverForName:NSManagedObjectContextDidSaveNotification
                object:nil
                 queue:nil
            usingBlock:^(NSNotification* note)
{
    NSManagedObjectContext *moc = self.mainManagedObjectContext;
    if (note.object != moc)
        [moc performBlock:^(){
            [moc mergeChangesFromContextDidSaveNotification:note];
        }];
    }];
}];

如果 block 在主队列中被作为参数传递的话,那么这个 block 也会在主队列中被执行。如果现在你运行程序的话,你会注意到 table view 会在完成导入数据后刷新数据,但是这个行为会阻塞用户大概几秒钟。

要修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一些无论如何都应该做的事情:批量保存。在导入较大的数据时,我们需要定期保存,逐渐导入,否则内存很可能就会被耗光,性能一般也会更坏。而且,定期保存也可以分散主线程在更新 table view 时的工作压力。

合理的保存的次数可以通过试错得到。保存太频繁的话,可能会在 I/O 操作上花太多时间;保存次数太少的话,应用会变得无响应。在经过一些尝试后,我们设定每 250 次导入就保存一次。改进后,导入过程变得很平滑,它可以适时更新 table view,也没有阻塞主 context 太久。

其他考虑

在导入操作时,我们将整个文件都读入到一个字符串中,然后将其分割成行。这种处理方式对于相对小的文件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大文件,最好采用惰性读取 (lazily read) 的方式逐行读入。本文最后的示例将使用输入流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特性,在 StackOverflow 上 Dave DeLong 也提供了一段非常好的示例代码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 app 第一次运行时,除开将大量数据导入 Core Data 这一选择以外,你也可以在你的 app bundle 中直接放一个 sqlite 文件,或者从一个可以动态生成数据的服务器下载。如果使用这些方式的话,可以节省不少在设备上的处理事件。

最后,最近对于 child contexts 有很多争议。我们的建议是不要在后台操作中使用它。如果你以主 context 的 child 的方式创建了一个后台 context 的话,保存这个后台 context 将阻塞主线程。而要是将主 context 作为后台 context 的 child 的话,实际上和与创建两个传统的独立 contexts 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你仍然需要手动将后台的改变合并回主 context 中去。

设置一个 persistent store coordinator 和两个独立的 contexts 被证明了是在后台处理 Core Data 的好方法。除非你有足够好的理由,否则在处理时你应该坚持使用这种方式。

扩展阅读:

  • Core Data Programming Guide: Efficiently importing data
  • Core Data Programming Guide: Concurrency with Core Data
  • StackOverflow: Rules for working with Core Data
  • WWDC 2012 Video: Core Data Best Practices
  • Book: Core Data by Marcus Zarra

后台 UI 代码

首先要强调:UIKit 只能在主线程上运行。而那部分不与 UIKit 直接相关,却会消耗大量时间的 UI 代码可以被移动到后台去处理,以避免其将主线程阻塞太久。但是在你将你的 UI 代码移到后台队列之前,你应该好好地测量哪一部分才是你代码中的瓶颈。这非常重要,否则你所做的优化根本是南辕北辙。

如果你找到了你能够隔离出的昂贵操作的话,可以将其放到操作队列中去:

__weak id weakSelf = self;  
[self.operationQueue addOperationWithBlock:^{
    NSNumber* result = findLargestMersennePrime();
    [[NSOperationQueue mainQueue] addOperationWithBlock:^{
        MyClass* strongSelf = weakSelf;
        strongSelf.textLabel.text = [result stringValue];
    }];
}];

如你所见,这些代码其实一点也不直接明了。我们首先声明了一个 weak 引用来参照 self,否则会形成循环引用( block 持有了 self,私有的 operationQueue retain 了 block,而 self 又 retain 了 operationQueue )。为了避免在运行 block 时访问到已被释放的对象,在 block 中我们又需要将其转回 strong 引用。

编者注 这在 ARC 和 block 主导的编程范式中是解决 retain cycle 的一种常见也是最标准的方法。

后台绘制

如果你确定 drawRect: 是你的应用的性能瓶颈,那么你可以将这些绘制代码放到后台去做。但是在你这样做之前,检查下看看是不是有其他方法来解决,比如、考虑使用 core animation layers 或者预先渲染图片而不去做 Core Graphics 绘制。可以看看 Florian 对在真机上图像性能测量的帖子,或者可以看看来自 UIKit 工程师 Andy Matuschak 对个各种方式的权衡的评论。

如果你确实认为在后台执行绘制代码会是你的最好选择时再这么做。其实解决起来也很简单,把 drawRect: 中的代码放到一个后台操作中去做就可以了。然后将原本打算绘制的视图用一个 image view 来替换,等到操作执行完后再去更新。在绘制的方法中,使用UIGraphicsBeginImageContextWithOptions 来取代 UIGraphicsBeginImageContextWithOpertions :

UIGraphicsBeginImageContextWithOptions(size, NO, 0);  
// drawing code here
UIImage *i = UIGraphicsGetImageFromCurrentImageContext();  
UIGraphicsEndImageContext();  
return i;  

通过在第三个参数中传入 0 ,设备的主屏幕的 scale 将被自动传入,这将使图片在普通设备和 retina 屏幕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如果你在 table view 或者是 collection view 的 cell 上做了自定义绘制的话,最好将塔门放入 operation 的子类中去。你可以将它们添加到后台操作队列,也可以在用户将 cell 滚动出边界时的 didEndDisplayingCell 委托方法中进行取消。这些技巧都在 2012 年的WWDCSession 211 -- Building Concurrent User Interfaces on iOS中有详细阐述。

除了在后台自己调度绘制代码,以也可以试试看使用 CALayer 的 drawsAsynchronously 属性。然而你需要精心衡量这样做的效果,因为有时候它能使绘制加速,有时候却适得其反。

异步网络请求处理

你的所有网络请求都应该采取异步的方式完成。

然而,在 GCD 下,有时候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代码

// 警告:不要使用这些代码。
dispatch_async(backgroundQueue, ^{  
   NSData* contents = [NSData dataWithContentsOfURL:url]
   dispatch_async(dispatch_get_main_queue(), ^{
      // 处理取到的日期
   });
});

乍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这段代码却有致命缺陷。你没有办法去取消这个同步的网络请求。它将阻塞住线程直到它完成。如果请求一直没结果,那就只能干等到超时(比如 dataWithContentsOfURL: 的超时时间是 30 秒)。

如果队列是串行执行的话,它将一直被阻塞住。假如队列是并行执行的话,GCD 需要重开一个线程来补凑你阻塞住的线程。两种结果都不太妙,所以最好还是不要阻塞线程。

要解决上面的困境,我们可以使用 NSURLConnection 的异步方法,并且把所有操作转化为 operation 来执行。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从操作队列的强大功能和便利中获益良多:我们能轻易地控制并发操作的数量,添加依赖,以及取消操作。

然而,在这里还有一些事情值得注意: NSURLConnection 是通过 run loop 来发送事件的。因为时间发送不会花多少时间,因此最简单的是就只使用 main run loop 来做这个。然后,我们就可以用后台线程来处理输入的数据了。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使用像 AFNetworking 这样的框架:建立一个独立的线程,为建立的线程设置自己的 run loop,然后在其中调度 URL 连接。但是并不推荐你自己去实现这些事情。

要处理URL 连接,我们重写自定义的 operation 子类中的 start 方法:

- (void)start
{
    NSURLRequest* request = [NSURLRequest requestWithURL:self.url];
    self.isExecuting = YES;
    self.isFinished = NO;
    [[NSOperationQueue mainQueue] addOperationWithBlock:^
    {
        self.connection = [NSURLConnectionconnectionWithRequest:request
                                                       delegate:self];
    }];
}

由于重写的是 start 方法,所以我们需要自己要管理操作的 isExecuting 和 isFinished 状态。要取消一个操作,我们需要取消 connection ,并且设定合适的标记,这样操作队列才知道操作已经完成。

- (void)cancel
{
    [super cancel];
    [self.connection cancel];
    self.isFinished = YES;
    self.isExecuting = NO;
}

当连接完成加载后,它向代理发送回调:

- (void)connectionDidFinishLoading:(NSURLConnection *)connection
{
    self.data = self.buffer;
    self.buffer = nil;
    self.isExecuting = NO;
    self.isFinished = YES;
}

就这么多了。完整的代码可以参见GitHub上的示例工程。

总结来说,我们建议要么你玩时间来把事情做对做好,要么就直接使用像 AFNetworking 这样的框架。其实 AFNetworking 还提供了不少好用的小工具,比如有个 UIImageView 的 category,来负责异步地从一个 URL 加载图片。在你的 table view 里使用的话,还能自动帮你处理取消加载操作,非常方便。

扩展阅读:

  • Concurrency Programming Guide
  • NSOperation Class Reference: Concurrent vs. Non-Concurrent Operations
  • Blog: synchronous vs. asynchronous NSURLConnection
  • GitHub: SDWebImageDownloaderOperation.m
  • Blog: Progressive image download with ImageIO
  • WWDC 2012 Session 211: Building Concurrent User Interfaces on iOS

进阶:后台文件 I/O

在之前我们的后台 Core Data 示例中,我们将一整个文件加载到了内存中。这种方式对于较小的文件没有问题,但是受限于 iOS 设备的内存容量,对于大文件来说的话就不那么友好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构建一个类,它负责一行一行读取文件而不是一次将整个文件读入内存,另外要在后台队列处理文件,以保持应用相应用户的操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使用能让我们异步处理文件的 NSInputStream 。根据官方文档的描述:

如果你需总是需要从头到尾来读/写文件的话,streams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来异步完成这个操作

不管你是否使用 streams,大体上逐行读取一个文件的模式是这样的:

  1. 建立一个中间缓冲层以提供,当没有找到换行符号的时候可以向其中添加数据
  2. 从 stream 中读取一块数据
  3. 对于这块数据中发现的每一个换行符,取中间缓冲层,向其中添加数据,直到(并包括)这个换行符,并将其输出
  4. 将剩余的字节添加到中间缓冲层去
  5. 回到 2,直到 stream 关闭

为了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我们又建立了一个示例应用,里面有一个 Reader 类完成了这件事情,它的接口十分简单

@interface Reader : NSObject
- (void)enumerateLines:(void (^)(NSString*))block
            completion:(void (^)())completion;
- (id)initWithFileAtPath:(NSString*)path;
@end

注意,这个类不是 NSOperation 的子类。与 URL connections 类似,输入的 streams 通过 run loop 来传递它的事件。这里,我们仍然采用 main run loop 来分发事件,然后将数据处理过程派发至后台操作线程里去处理。

- (void)enumerateLines:(void (^)(NSString*))block
            completion:(void (^)())completion
{
    if (self.queue == nil) {
        self.queue = [[NSOperationQueue alloc] init];
        self.queue.maxConcurrentOperationCount = 1;
    }
    self.callback = block;
    self.completion = completion;
    self.inputStream = [NSInputStream inputStreamWithURL:self.fileURL];
    self.inputStream.delegate = self;
    [self.inputStream scheduleInRunLoop:[NSRunLoop currentRunLoop]
                                forMode:NSDefaultRunLoopMode];
    [self.inputStream open];
}

现在,input stream 将(在主线程)向我们发送代理消息,然后我们可以在操作队列中加入一个 block 操作来执行处理了:

- (void)stream:(NSStream*)stream handleEvent:(NSStreamEvent)eventCode
{
    switch (eventCode) {
        ...
        case NSStreamEventHasBytesAvailable: {
            NSMutableData *buffer = [NSMutableData dataWithLength:4 * 1024];
            NSUInteger length = [self.inputStream read:[buffer mutableBytes]
                                             maxLength:[buffer length]];
            if (0 < length) {
                [buffer setLength:length];
                __weak id weakSelf = self;
                [self.queue addOperationWithBlock:^{
                    [weakSelf processDataChunk:buffer];
                }];
            }
            break;
        }
        ...
    }
}

处理数据块的过程是先查看当前已缓冲的数据,并将新加入的数据附加上去。接下来它将按照换行符分解成小的部分,并处理每一行。

数据处理过程中会不断的从buffer中获取已读入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新读入的数据按行分开并存储。剩余的数据被再次存储到缓冲区中:

- (void)processDataChunk:(NSMutableData *)buffer;
{
    if (self.remainder != nil) {
        [self.remainder appendData:buffer];
    } else {
        self.remainder = buffer;
    }
    [self.remainder obj_enumerateComponentsSeparatedBy:self.delimiter
                                            usingBlock:^(NSData* component, BOOL last) {
        if (!last) {
            [self emitLineWithData:component];
        } else if (0 < [component length]) {
            self.remainder = [component mutableCopy];
        } else {
            self.remainder = nil;
        }
    }];
}

现在你运行示例应用的话,会发现它在响应事件时非常迅速,内存的开销也保持很低(在我们测试时,不论读入的文件有多大,堆所占用的内存量始终低于 800KB)。绝大部分时候,使用逐块读入的方式来处理大文件,是非常有用的技术。

延伸阅读:

  • File System Programming Guide: Techniques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Files Without File Coordinators
  • StackOverflow: How to read data from NSFileHandle line by line?

总结

通过我们所列举的几个示例,我们展示了如何异步地在后台执行一些常见任务。在所有的解决方案中,我们尽力保持了代码的简单,这是因为在并发编程中,稍不留神就会捅出篓子来。

很多时候为了避免麻烦,你可能更愿意在主线程中完成你的工作,在你能这么做事,这确实让你的工作轻松不少,但是当你发现性能瓶颈时,你可以尝试尽可能用最简单的策略将那些繁重任务放到后台去做。

我们在上面例子中所展示的方法对于其他任务来说也是安全的选择。在主队列中接收事件或者数据,然后用后台操作队列来执行实际操作,然后回到主队列去传递结果,遵循这样的原则来编写尽量简单的并行代码,将是保证高效正确的不二法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线程,ios,gcd,cor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