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理解线程的创建和终止方法;
学会编写基本的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程序;
理解多线程与多进程的区别。
二、实验平台
ubuntu-8.04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
编写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程序,具体功能如下:
1、服务器等待接收客户的连接请求,一旦连接成功则显示客户地址,接着接收客户端的名称并显示;然后接收来自该客户的字符串,每当收到一个字符串时,显示该字符串,并将字符串按照恺撒密码的加密方式(K=3)进行加密,再将加密后的字符发回客户端;之后,继续等待接收该客户的信息,直到客户关闭连接。要求服务器具有同时处理多个客户请求的能力。
2、客户首先与相应的服务器建立连接;接着接收用户输入的客户端名称,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然后继续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再将字符串发送给服务器,同时接收服务器发回的加密后的字符串并显示。之后,继续等待用户输入字符串,直到用户输入Ctrl+D,客户关闭连接并退出。
四、实验原理
多进程方式使用fork生成子进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fork占用大量的资源,内存映像要从父进程拷贝到子进程,所有描述符要在子进程中复制;其次,fork子进程后,需要用进程间通信在父进程和子进程间传递信息,从子进程返回信息给父进程需要做较多的工作。多线程有助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线程是进程内的独立执行实体和调度单元,又称为“轻量级”进程(lightwightprocess);创建线程比进程快10~100倍。一个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空间、全局变量等信息(这种机制又带来了同步问题)。
1、pthread_create()函数
pthread_create()函数用于创建新线程。当一个程序开始运行时,系统产生一个称为初始线程或主线程的单个线程,额外的线程需要由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
------------------------------------------------------------------- int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i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func)(void *), void *arg); 返回:成功时为0;出错时非0 ------------------------------------------------------------------- |
新线程由线程id标识:tid,新线程的属性attr包括:优先级、初始栈大小、是否应该是守护线程等等。线程的执行函数和调用参数分别是:func和arg。
由于线程的执行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类型均为void*,因此可传递和返回指向任何类型的指针。
常见的返回错误值:
EAGAIN:超过了系统线程数目的限制。
ENOMEN:没有足够的内存产生新的线程。
EINVAL:无效的属性attr值。
2、pthread_join()函数
pthread_join()函数用于等待一个线程终止。
------------------------------------------------------------------- intpthread_join(pthread_t tid, void **status); 返回:成功时为0;出错时返回正的错误码。 ------------------------------------------------------------------- |
该函数类似与waitpid函数,但必须指定等待线程的ID(由参数tid指定),该函数不能等待任意一个线程结束。
3、pthread_detach()函数
pthread_detach()函数将指定的线程变成脱离的。
------------------------------------------------------------------- int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id) 返回:成功时为0;出错时返回错误码。 ------------------------------------------------------------------- |
线程或者是可汇合的(joinable)(默认),或者是脱离的(detached)。当可汇合的线程终止时,其线程id和退出状态将保留,直到另外一个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脱离的线程则像守护进程,当它终止时,释放所有资源,我们不能等待它终止。
参数tid指定要设置为脱离的线程ID。
4、pthread_self()函数
每一个线程都有一个ID,pthread_self()函数返回自己的线程ID。
------------------------------------------------------------------- pthread_tpthread_self(void); 返回:调用线程的线程id ------------------------------------------------------------------- |
线程可以通过如下语句将自己设置为可脱离的: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5、pthread_exit()函数
pthread_exit()函数用于终止当前线程,并返回状态值。如果当前线程是可汇合的,将保留线程id和退出状态供pthread_join()函数调用。
------------------------------------------------------------------- void pthread_exit(void*status); 无返回值; ------------------------------------------------------------------- |
指针status:指向线程的退出状态。不能指向一个局部变量,因为线程终止时其所有的局部变量将被撤销。
还有其他两种方法可使线程终止:
(1)启动线程的函数pthread_create()的第3个参数返回。其返回值便是线程的终止状态;
(2)如果进程的main()函数返回,或者当前进程中,任一线程调用了exit()函数,将终止该进程中所有线程。
五、实验步骤
1、登陆进入ubuntu操作系统,新建一个文件,命名为mthread_server.c。
2、在mthread_server.c中编写相应代码并保存,作为服务器端程序。客户端程序代码同mproc_client.c一致。blog:http://blog.csdn.net/yueguanghaidao/article/details/7060350
3、打开一个“终端”,执行命令进入mthread_server.c和mproc_client.c所在目录。
4、执行命令gcc–omthread_servermthread_server.c-lpthread生成可执行文件mthread_server。
5、执行命令./mthread_server,运行服务器端。
6、打开第2个“终端”,执行命令进入mthread_server.c和mproc_client.c所在目录。
7、执行命令./mproc_client127.0.0.1,模拟客户1。
8、打开第3个“终端”,执行命令进入mthread_server.c和mproc_client.c所在目录。
9、执行命令./mproc_client127.0.0.1,模拟客户2。
10、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服务器端:
客户1:
客户2:
11、在客户端按下Ctrl+D,关闭客户连接。
12、认真分析源代码,体会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程序的编写。
六、参考程序(mthread_serve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