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命令行用法【转】

memcache命令行用法【转】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1-17 17:08:20 / 个人分类:memcache(d)

查看( 9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转来学习收藏,多谢该作者,原文地址:http://lv78.blog.163.com/blog/static/189702048201112224053973/

1、启动Memcache 常用参数
    memcached 1.4.3 
    -p <num>      设置端口号(默认不设置为: 11211) 
    -U <num>      UDP监听端口 (默认: 11211, 0 时关闭) 
    -l <ip_addr> 绑定地址 (默认:所有都允许,无论内外网或者本机更换IP,有安全隐患,若设置为127.0.0.1就只能本机访问) 
    -d            独立进程运行
    -u <username> 绑定使用指定用于运行进程 <username> 
    -m <num>      允许最大内存用量,单位M (默认: 64 MB) 
    -P <file>     将PID写入文件<file>,这样可以使得后边进行快速进程终止, 需要与 -d 一起使用

    如:
    在linux下:./usr/local/bin/memcached -d -u jb-mc -l 192.168.1.197 -m 2048 -p 12121
    在window下:d:\App_Serv\memcached\memcached.exe -d RunService -l 127.0.0.1 -p 11211 -m 500
    在windows下注册为服务后运行:
    sc.exe create jb-Memcached binpath= "d:\App_Serv\memcached\memcached.exe -d RunService -p 11211 -m 500" start= auto
    net start jb-Memcached

2、连接:telnet 127.0.0.1 11211

3、写入memcache
   <command name> <key> <flags> <exptime> <bytes>\r\n 
   <data block>\r\n

    a) <command name> 可以是"set", "add", "replace"。
    "set"表示按照相应的<key>存储该数据,没有的时候增加,有的覆盖。
    "add"表示按照相应的<key>添加该数据,但是如果该<key>已经存在则会操作失败。
    "replace"表示按照相应的<key>替换数据,但是如果该<key>不存在则操作失败

    b) <key> 客户端需要保存数据的key(名称)

    c) <flags> 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的整数(以十进制的方式表示)。
    该标志将和需要存储的数据一起存储,并在客户端get数据时返回。
    客户可以将此标志用做特殊用途,此标志对服务器来说是不透明的。

    d) <exptime> 过期的时间
    若为0表示存储的数据永远不过时(但可被服务器算法:LRU 等替换)。
    如果非0(unix时间或者距离此时的秒数),当过期后,服务器可以保证用户得不到该数据(以服务器时间为标准)。

    e) <bytes> 需要存储的字节数(不包含最后的"\r\n"),当用户希望存储空数据时,<bytes>可以为0

    f) 最后客户端需要加上"\r\n"作为"命令头"的结束标志。
    <data block>\r\n

    紧接着"命令头"结束之后就要发送数据块(即希望存储的数据内容),最后加上"\r\n"作为此次通讯的结束。

    结果响应:reply
    当以上数据发送结束之后,服务器将返回一个应答。可能有如下的情况:

    a) "STORED\r\n":表示存储成功
    b) "NOT_STORED\r\n" : 表示存储失败,但是该失败不是由于错误。
    通常这是由于"add"或者"replace"命令本身的要求所引起的,或者该项在删除队列之中。

   如: set key 33 0 4\r\n
        ffff\r\n

4、获取/检查KeyValue
    get <key>*\r\n
    a) <key>* 表示一个或者多个key(以空格分开)
    b) "\r\n" 命令头的结束

    结果响应:reply
    服务器端将返回0个或者多个的数据项。每个数据项都是由一个文本行和一个数据块组成。当所有的数据项都接收完毕将收到"END\r\n"
    每一项的数据结构:
    VALUE <key> <flags> <bytes>\r\n
    <data block>\r\n

    a) <key> 希望得到存储数据的key
    b) <falg> 发送set命令时设置的标志项
    c) <bytes> 发送数据块的长度(不包含"\r\n")
    d) "\r\n" 文本行的结束标志
    e) <data block> 希望接收的数据项。
    f) "\r\n" 接收一个数据项的结束标志。


    如果有些key出现在get命令行中但是没有返回相应的数据,这意味着服务器中不存在这些项,这些项过时了,或者被删除了
    如:get aa
    VALUE aa 33 4
    ffff
    END
 incr/decr <key> <value>rn
5、删除KeyValue:
    delete <key> <time>\r\n

    a) <key> 需要被删除数据的key
    b) <time> 客户端希望服务器将该数据删除的时间(unix时间或者从现在开始的秒数)
    c) "\r\n" 命令头的结束

6、检查Memcache服务器状态:
   stats\r\n
   在这里可以看到memcache的获取次数,当前连接数,写入次数,已经命中率等;

    pid : 进程id
    uptime :总的运行时间,秒数
    time : 当前时间
    version : 版本号
    ......
    curr_items : 当前缓存中的KeyValue数量
    total_items : 曾经总共经过缓存的KeyValue数量
    bytes : 所有的缓存使用的内存量
    curr_connections 当前连接数
    ....
    cmd_get : 总获取次数
    cmd_set : 总的写入次数
    get_hits : 总的命中次数
    miss_hits : 获取失败次数
    .....
    bytes_read : 总共读取的流量字节数
    bytes_written : 总的写入流量字节
    limit_maxbytes : 最大允许使用的内存量,字节

7、高级缓存细节查看方法:
   stats reset
   清空统计数据

    stats malloc
    显示内存分配数据

    stats cachedump slab_id limit_num
    显示某个slab中的前limit_num个key列表,显示格式如下
    ITEM key_name [ value_length b; expire_time|access_time s]
    其中,memcached 1.2.2及以前版本显示的是 访问时间(timestamp)
    1.2.4以上版本,包括1.2.4显示 过期时间(timestamp)
    如果是永不过期的key,expire_time会显示为服务器启动的时间

    stats cachedump 7 2
    ITEM copy_test1 [250 b; 1207795754 s]
    ITEM copy_test [248 b; 1207793649 s]

    stats slabs
    显示各个slab的信息,包括chunk的大小、数目、使用情况等

    stats items
    显示各个slab中item的数目和最老item的年龄(最后一次访问距离现在的秒数)

    stats detail [on|off|dump]
    设置或者显示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on,打开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off,关闭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dump,显示详细操作记录(每一个键值get、set、hit、del的次数)

8、清空所有键值 
   flush_all
   注:flush并不会将items删除,只是将所有的items标记为expired,因此这时memcache依旧占用所有内存。

8、退出
   quit

你可能感兴趣的:(memcache命令行用法【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