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版本号

完全版本号的组成:

 

主版本号+次版本号+阶段版本号+阶段内意外版本号+日期版本号(6位) +_希腊字母版本号

如:1.0.1.0.111121_R

 

版本号组成介绍:

主版本号:功能模块有大的变动,比如增加多个模块或者整体架构发生变化。
次版本号:和主版本相对而言,次版本号的升级对应的只是局部的变动。但该局部的变动造成了程序和以前版本不能兼容,或者对该程序以前的协作关系产生了破坏,或者是功能上有大的改进或增强。
阶段版本号:局部的变动,主要是局部函数的功能改进,或者bug的修正,或者功能的扩充。
阶段内意外发版版本号: 在阶段版本正在研发过程中的意外发版。
日期版本号:取软件发布当天的时间
希腊字母版本号:α(Alpha)             内网测试版
                 β(Beta)               外网测试版
                 R(Release)            外网正式版
 
 
注: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个阶段版本号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
    这里我主要举例说明介绍下阶段内意外发版版本号:
    eg: A公司针对某一款产品计划在11年11月1号和11年12月30号两天做发版更新。 
           11年11月1号的版本号为:1.0.1.0.111101_R
          11年12月30号的版本号为:1.0.2.0.111230_R
         突然,在11年11月1号到11年12月30号之间的某一天(我们假设为11年12月15日),A公司的B领导在计划外决定要紧急发一次版处理一个紧急的小问题,此时这个版并不属于11月1号的版本,也不属于12月30号的版本,这个版其实是在11月1号版本的基础上的一个更小的版本  -> 阶段内意外发版版本
         这时候,12月15号这天的版本号则为: 1.0.1.1.111215_R,这时我们发现主版本号、此版本号和阶段版本号同11月1日的版本号都相同,除了日期版本号不同以外,只有阶段内意外发版版本号不同。  
 
 
 
 
 
 
另外说一点,如果11月1号代码没有做备份,直接在其基础上按照计划开发12月30号的版本,那么12月15号这天的发版会很纠结,外网正式网的代码版本是11月1号发的,代码已经加入了12月30号的东西,故而不能用来直接修改发版 -> 软件版本的控制很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测试,产品)